刚成立的青岛市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近日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些患儿的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是自闭症患儿的事实,强行将孩子当作正常孩子抚养。 据了解,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前期已经接收了少部分患儿接受系统康复训练。“有一个小朋友,最初是奶奶把他送进来接受康复训练,被妈妈知道后,马上把孩子接了回去。的确有很多家长,不能面对孩...
2007-11-08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孤独症在儿科发育性疾病中已占首位,但目前接受治疗的患儿却不到两成。无机会接受特殊教育训练的孤独症患儿,将成为终身残障。10月22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将专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举办培训班。 专家介绍,孤独症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团队的概念,需要老师、家长、医生的紧密配合,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若他们...
2007-10-19
不厌其烦地旋转茶杯、反复拍手或用脚尖走路,这些都是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有时,就连医生也会忽略这些平常的预警信号,耽误了儿童自闭症的黄金治疗时期。 美国"孤独之声"网站15日开始免费提供自闭症视频,帮助自闭症儿童家长及时判断病情。 自闭症网站 "孤独之声"...
2007-10-16
很少说话,说话时也从来不看人…… 以为儿子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个性,当儿子被医生确诊为孤独症时,这位糊涂妈妈才恍然大悟。 家长 曾把孩子的“个性”当优点 近日,记者在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林楠老师处了解到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案例,案例说的是她一年前接触过的4岁男孩豆豆(化名)。...
2007-09-26
(1)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不存侥幸: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医学上也称精神发育迟滞,这是客观存在,是活生生的现实,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违背科学而相信迷信,怨天自责,自寻烦恼,更不能心存侥幸,认为是“大器晚成”而耽误了孩子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唯一能改变孩子现状的办法就是尽早发现问题,早期治疗,早起干预,早期训练,这...
2007-09-14
孤独症的产生原因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医学上也没有较好的治疗方式无法进行根治,再加上社会的重视不足,缺少公益机构的支持,这使绝大多数的家长采取了自救的方式来养育患儿,这也就决定了孤独症儿童家庭的无奈。他们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单独地进行着一场养育患儿的“战争”,而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很长…… 患病儿童知...
2007-09-03
一、感觉统合及动作的训练1、感觉统合训练与动作训练的重要性 A、是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观点来看。感觉统合失调所导致的问题:语言发展迟缓,社会交往的障碍,情绪障碍、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这些与自闭症都是类似的。自闭儿通常存在感觉统合的方面的问题。B、增进动作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动机,有助于其融入伙伴之...
2007-08-15
7月14日,由上海学前网家长互助会的一些妈妈们自发组织的“关爱自闭症小朋友玩具拍卖会”,在73位小朋友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实现慈善筹款3435元,这笔款项将捐给轩轩———一个不幸的自闭症孩子。 据了解,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症的疾病,...
2007-07-24
南海网7月16日消息: 新闻回放:4岁男孩从小就没说过一句话,孩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怀疑患有自闭症,急坏父母。 最新动态:16日,现在海口居住的湖南人傅女士打来电话,说她的孙子到湖南某医院诊断,说是自闭症(孤独症)后。经人介绍,他们到长沙某治疗孤独症基地进行全托治疗,4个月后,孙子的状况大...
2007-07-17
生命有如渡过一重大海,我们相遇在这同一狭船里,死时我们同登彼岸,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 ------泰戈尔 我看了半天的孩子,有的孩子整个的哭,有的孩子一句话也不说,即便是你问他,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孩子多数还小,满脸的懵懂,眼睛似乎...
2007-07-05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狭窄的兴趣、刻板怪异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尽管自闭症的发现已逾半个世纪,但病因至今不明。目前世界上没有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也没有一种办法能彻底治愈自闭症,但可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化训练减轻其病...
2007-07-02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可导致终生疾患,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行为训练。行为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开始的时间和训练的规范性,越早效果越好,最佳时机是3岁以前,其次是6岁以前。但是,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严重不足,许多孩子都是过了6岁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时机。 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但我...
2007-05-29
綜合以上闡述自閉症孩子社交溝通障礙的理論,家長在教導有關孩子時應留意以下原則: 一 把重點抽出 教導孩子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重點,並引導孩子在類似的事物中找出類似要點; 二 有層次地表達 將社交情境的資料有層次地表達,構成一個溝通藍本,以協助他們認知和預測不同的社交情境,並輔助他們對不同社交情境作出適切的反應; ...
2007-04-25
新华网哈尔滨4月21日专电(记者曹霁阳)把一双鞋说成“两个鞋”,鸡蛋糕说成“蛋黄糕”,生活中3岁至5岁的儿童常常会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造词”。医学心理学专家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造词现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孩子们之所以会使用这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新词”,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而且对词...
2007-04-23
村长的话:学生有超过一半时间留在家中,最了解学生的人一定是家长,如果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学与教效能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以下是匡智元朗晨曦学校的家校合作经验分享,来看看他们的经验。 ............................................................. ...
2007-04-19
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因此,让幼儿学会交往不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任务,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下面谈...
2007-04-18
「家庭之乐,其乐无穷;互相关怀,互相共励;不离不弃,共步成长。」有些人认为,对智障儿童的家长来说,享受家庭乐似乎是十分奢侈的,因为他们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那有时间和精神来想甚么「快乐」呢!无可否认,子女有特殊需要,作为家长的是会比一般家长更加忙碌,所面对的困难也比一般家长为多。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压力,家长们更需要停...
2007-04-10
相信绝大部份的家长跟我一样,没有和语障儿相处的经验,虽然以前在念书的时候曾经跟表姐一家去聋哑学校办活动,跟聋哑生用纸笔交谈,但那毕竟跟现在不一样。我们在语言治疗上的摔一大跤,除了让我们觉醒改变治疗心态与方法外,还让我深思一件事情,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语障儿相处时,怎么让他们知道我们也很关心他们的"声音&quo...
2007-04-10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读书,但他们坐在小学课堂里会规规矩矩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和习惯吗?前天上午,长江实验小学里,杭州多家幼儿园大班孩子进行小学生活的全过程体验。 镜头一 注意力“15分钟”是道坎 9点40分,数学课。随堂旁听的家长们有个重要任务:观察自己孩子课堂上的注意力,并及时在学校提供...
2007-04-04
本报讯(记者文莲)祖庙街道东城社区李海顺(化名)夫妇自订计划在家训练自闭儿子的事迹,经本报2月12日报道后,不少热心市民纷纷打来电话,表示对他们的关注。日前,在本报记者的牵线下,南海九江一位儿子也患自闭症的家长梁先生,当面跟李海顺夫妇进行了交流。 前不久,南海九江的梁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表达了想与李海顺夫妇见...
200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