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孤独症儿童教育中的提醒作用

作者:王淑琴 更新时间:2008-11-1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目前患孤独症的学生在培智学校中有很大的比例,甚至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中也有此病例出现。孤独症由于神经系统的广泛发育障碍,具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等行为障碍、情感表达困难造成的情绪障碍等显著特点。其中高功能孤独症如果发现早,教育康复及时、有效,各种功能性障碍会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恢复到与我们正常人一样,这样的报道尚未见到。

提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通常在一个行为发生或一个事件发生前由主动方或相关方对当事方发出的具有忠告性质的语言和信息,以达到规避危险和减少失误的目的。提醒对于当事方总是善意的。提醒具有预示性和提示性的特点。我们认为适当的提醒,可以增强孤独症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他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效的“泛化”他参加参与性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教师在教育时通过运用正、负强化方法和行为矫正技术中的“代币制”方法,对其进行行为矫正,再运用提醒方法,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这一学生的观察,在他即将出现情绪或行为异常前,运用手势提醒、表情提醒、抚摸提醒等方法对其行为进行“泛化”,以达到正确参与活动的目的。

提醒有助于孤独症患者减少失误,提高其行为、语言、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等方面的正确率,增强其勇于走出孤独症的自信心。这样在他们有了稳定的情绪、基本的学习技能之后,就能真正的回归主流。

加入收藏
Tag: 教育 儿童
上一篇:孤独症训练中的泛化与巩固
下一篇:孤独症的家庭训练治疗方法有哪些?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多媒体教学与自闭症儿童教育
  • 怎样对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 进幼儿园一周后被退园 孤独症孩子呼唤伙伴
  • 孩子患上感觉综合失调症
  • 弘爱开班小记
  • 儿童孤独症训练问答
  • 自闭症儿童如何选择适合的班别与老师?
  • 自闭症教战手册(五十八)
  • 结构教学法对中部地区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学习效果(十一)
  • 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八)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