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缺锌 关于锌的常识
鉴于自闭症儿童缺锌的情况较为普遍,现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锌的常识:
锌是人类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有50多种酶含锌或与锌有关,在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缺锌对儿童生长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食欲下降或异食癖(喜欢吃泥土、玻璃、树叶、纸片等)是儿童体内缺锌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长期严重的儿童缺锌可出现下肢骨骼发育不良,出现类似关节炎样改变,甚至引起生长发育迟滞,骨龄落后,身材矮小,尚可引起脊柱异常弯曲;青春期缺锌可致性发育迟缓、贫血、伤口不愈、异食、厌食、尝味能力下降等。锌与儿童的智力发育关系也较密切。检测分析表明,智力较高,成绩优良的儿童少年,其血锌和发锌含量相对较高。锌还是肝脏和视网膜内维生素A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视黄醛的合成和变构。缺锌时酶的活力受影响,影响视黄醛的作用和维生素A代谢,导致暗适应功能失常;缺锌可致T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削弱机体的防御抗病能力。
国内补锌的药不多,儿童最常用的为葡萄糖酸锌,用量小儿1日3~8mg或酌减。可选用的制剂有葡萄糖酸锌颗粒剂、糖浆、口服液,颗粒剂每袋10g含葡萄糖酸锌70mg(相当于元素锌10mg),每日1袋;糖浆或口服液每支10ml含元素锌10mg,1日10ml。此外,锌与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复方制剂有小施尔康、小儿善存片等,口服每日1片。
锌以安全范围相对较大而为人熟知,故矫治缺锌的剂量(1日10mg)几无不良反应可言。但长期大量服用可对中性细胞移行的抑制而影响免疫反应,并有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脱皮等刺激症状,为减少反应宜在餐后服用。补锌要合理,不宜一下子吃得过多,过量锌进入体内可引起铜、铁缺乏,因为锌可干扰后两者的吸收。
人的初乳含锌丰富,每升(公斤)约含锌20mg,宜哺乳给小儿,另缺锌者可多食猪肝、鸡肝、羊排、瘦肉、牡蛎、海带、白菜、茄子、土豆、扁豆、黄豆和小米;市场上也有加锌的食盐或糖,均有益于补充。
最好用食物补锌:从营养学观点来看,人体最好是从食物中补充锌,而不是靠口服液或其他含锌强化剂,因为这是不安全的。一般说来,动物性食物含锌比植物性食物多,尤以贝壳类海产品含锌量最为丰富,如每10克的海蛎肉含锌47毫克,每10克蛏子含锌13毫克,每100克扇贝、海螺、海蚌含锌量都在10毫克左右;动物肝类含锌也较高,如每100克猪肝、鸭肝含锌约为6毫克;每100克瘦肉含锌3毫克左右;鸡、鸭、鹅等禽类肉,每100克含锌量约为1.5毫克。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将肉类(不包括海产品)分为红肉和白肉两大类,红肉是指瘦猪肉、瘦牛肉、瘦羊肉等颜色偏红的肉,而白肉是指鱼肉、禽肉等颜色较白的肉,总的说红肉含锌量一般高于白肉。
植物性食物中食用菌类含锌不少,如每10克口蘑菇含锌高达9毫克,东北的黄蘑菇、松蘑,张家口的红蘑以及福建的双孢蘑菇每100克也含锌4——8毫克。一般蔬菜与瓜茄类含锌都较低,每10克含量多在1毫克以下。豆类及豆制品含锌量略高。每100克谷类含锌量也多在1毫克左右,但大麦、黄米和西藏的糌粑含锌较高,分别达4毫克、3毫克和9毫克。不过,谷类和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草酸和纤维素,常干扰锌的吸收。
已被确诊为缺锌的儿童,除应改变不合理的膳食习惯,注意荤素搭配、多吃上述富含锌的食物外,还应补充锌剂,同时注意有无服用引起体内营养元素流失的药物,应根据情况减量或者停用。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已被诊断为锌缺乏的儿童每日补充5毫克元素锌即可起到治疗作用。5毫克元素锌约相当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乳酸锌分别为12.4毫克、18.8毫克、33.8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