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个案初探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它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尤其是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发展。“极度自我封闭”和“强烈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正的两个主要症状。
一、个案简介
我们有一个学生叫张克鹏,男孩,11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张克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在语言发展方面,张克鹏的语言是“鹦鹉学舌”似的机械重复别人的语言。他不会把语言作为与人交流的工具,只是模仿别人的语言,而且不会正视着与他人对话。
2、在行为表现方面,张克鹏平时总是喜欢歪着头、斜着眼睛看别人。他对数学及文字的机械记力明显增强,却缺乏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联系。他听到有节奏的音乐,会很专注,看到快速的画面变动,就会聚精会神,眼睛紧紧盯住闪烁的银幕。
3、在交际交往方面,张克鹏缺乏与人建立情感的能力。他对周围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缺乏与人交往的一种意识,不能发展友谊。他更不会扮演角色,且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
4、在情绪反应方面,他的行为很多动,兴奋时会不停的拍打课桌,不高兴时会“嗯”“嗯”表示不满,甚至有时会故意摇晃凳子以表示反抗,来表现他的情绪。
二、训练措施
我针对张克鹏的语言反面的缺陷,对他进行了教育和训练。
1.实物强化法
我给张克鹏训练的内容是面对老师正确叫出“x老师”。开始时不断跟他重复“x老师”、“x老师”,让张克鹏的记忆中有这个“x老师”的印象,在张克鹏心里有这个概念之后,就会重复我说的“x老师”,但眼睛不会看着老师,总是骨碌碌转到东转到西,头也转来转去。然后我再着重强调眼睛看着老师,同时叫老师。光靠嘴巴强调张克鹏很难做到,于是我又上了山楂片,让张克鹏看到山楂片,并问他“要不要”?张克鹏清楚的的回答“要”!于是我就强制他要用眼睛看着老师,并叫“x老师”。当然他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眼睛和头,我就用双手托住张克鹏的脸,让张克鹏强迫性的面对老师,并同时强调眼睛看着老师,叫“x老师”做的正确,就鼓励他“真棒!”:“真聪明!”同时奖给他一片山楂片。开始时,张克鹏当然是为了想吃山楂片才努力,这样反复很多次后,他渐渐游侠习惯了,了解到叫老师时应该要眼睛看着老师。现在,它能够在提醒下眼睛看着老师并叫“X老师”。
2、抓住契机法
抓住时机,因机制且地训练。可以进行语言相关能力训练:注视人与物,听从拼音指令,动作模仿,交流愿望,使用某些手势符号,理解物品名称。要给他们丰富的评议刺激,可以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说话,如“宝宝吃饭”……要注意目光与他对视;也可以对着现实情景说话,如“汽车来了”……边说边用手指引孩子去看。隆隆喜欢走老走去,他经常喜欢走到我的讲台边上,于是我趁张克鹏走到旁边看着我用电脑打作业时,就对张克鹏说“电脑,这是电脑.”让她多重复几遍,以此记住“电脑”这个词。待张克鹏熟悉后,我会直接问他“这是什么?”让他回答出“电脑”这个词!开始时张克鹏还是会无意识地重复一下我问的问题“这是什么?”在我的反复强调下龙龙的回答就是“这是电脑”他逐渐有了概念,会尝试着说出“电脑”。在张克鹏回答正确时对他进行赞赏,表扬他“很好”真棒。通过不断反复、连续的强调、练习,现在如果再问到了这个问题,他已经能正确回答“这是电脑”了。抓住契机就是要对他采取注重性言语沟通,主要是刺激他的语言表达,同时要在他回答正确时再次对他进行重复“对,这就是‘电脑’!”以此达到语言概念的深入效果。
3、游戏引导法
游戏可以给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张克鹏开始时不会参与集体性的游戏。于是,我以小范围的游戏作为突破口,在两三人参加的搭积木游戏中,让张克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同时有意识地告诉她“一起玩”。这样一遍遍地重复游戏,重复说话,让张克鹏的思维中有这个印象。慢慢地,张克鹏先是习惯和几个少数的小朋友一起搭积木玩,并且会主动说“一起玩”,发展到现在能跟大家坐在一起搭积木了。
4、运动训练法
这是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作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我们的大锻炼可有一项活动时拍皮球隆隆开始时只喜欢拿着皮球到处乱窜,而且总喜欢坐在篮球架下看着别的孩子拍球,或者扔球投篮。我与张克鹏玩起了传球游戏。因为他不会拍球,所以先玩这个简单的游戏。起先张克鹏的眼睛总是看着别的地方,该怎么操作一无所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演示,同时讲解球应该在地上先弹一下,然后用双手接住。接着,让他尝试着学做。看得出来,张克鹏一开始学还真是有困难,意识,我不断采取鼓励措施“我们一起做”、“再试试看”、“张克鹏一定能行的”,让他也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再试试看”“一定行的”,在鼓励的同时手把手教他。这样,张克鹏渐渐地有了一点兴趣,然后慢慢尝试着,一次比一次表现好。很快,他就能跟我一起玩了,而且在玩#p#分页标题#e#的同时,他也能跟我一起用语言表达“好”、“一定行”。感觉统合训练法就是用语言和行动鼓励他们,逐步客服平常教育训练中他们的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原因,逐步培养他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他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并逐步协助他建立起足够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
看到张克鹏所取得的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对弧独症儿童进行一系列因时制宜的言语训练,让孩子在训练中得到启发,调动他们对事物反应的积极性,不断矫正他们语言方面的缺陷,从而达到训练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