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提示卡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在人类初步学习时,用得最多的就是视、听两种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通常是用听觉去理解语言,上课时视觉配合听觉来使用。但是孤独症儿童的听觉非常不好,不是听不见,而是大脑无法整合信息或是无法接收、寄存信息。所以,他们的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他们甚至用视觉能注意到我们注意不到的东西,在一定的时间内,他们看到的事物比我们多,当然这是针对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而言的。
孤独症儿童目前是无法治愈的,但他们也需要学习。那么,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来理解事物,便很值得研究了。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我发现把视觉优势这一孤独症者特有的特点加以运用,即用多种视觉提示来帮助他们学习,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儿童最初了解社会时,我们可以用视觉提示卡帮助他们学习,再慢慢撤掉,到最终的理解。无论是在运动、认知、语言、自理方面,视觉提示卡无疑是学习最初、最好、最快的工具。下面就从运动、认知、语言、自理方面谈谈如何使视觉提示卡进行训练。
在运动方面,孤独症儿童不能很好地按照要求进行运动,他们不懂得跑和爬怎么区分,不懂得运动数量的界定是什么意思,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从听觉这个角度来说,你是很难教会他们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看,也就是通过视觉来学习。例如:我们可以准备两张图片,一张是跑,一张是爬,图片的呈现使孤独症儿童能明显的看出,图片的儿童在干什么。这时候,我们再配上语言,孤独症儿童就能很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动作。就如同一节舞蹈课上,老师总是以伸手、踢腿的动作来取代语言“把手举起来,腿抬起来”一样。这样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跟容易掌握,更加明白何时做何种动作,以及正确与否。又如:孤独症儿童不能明白跑10圈的概念,他们不知什么时候跑完10圈。因此他们会有不安全感,可能会影响情绪,有时不是他不愿意跑,而是不知怎么跑,什么时候跑,什么时候停止。这时,我们可以准备一张提示卡,提示卡由1—10的数字组成。当儿童跑完一圈时,我们就把提示卡翻到1。以此类推,当我们把提示卡翻到10的时候,就表示10圈已经跑完了,可以结束了。在使用提示卡之前,要告诉儿童看到数字10就不跑了,当然这也要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而定。这样长久一来,提示卡就可以慢慢撤掉了,最后的结果是儿童能按照规定完成任务。
在认知教学时,提示卡用得最多。对于普通儿童来说,也许你说一遍,他们就会明白,就会记住,知道该如何做。但是对于这些孤独症儿童来说,对他们讲解,是非常难理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提示卡来帮助他们学习。例如:我们在教数字排序时,孤独症儿童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数学是属于逻辑抽象思维的,对于孤独症儿童是比较薄弱的部位。进行数字排序时,先从1—5开始。我们要准备三种提示卡。一种是深色提示卡,上面有数字1—5(按顺序排列),它们的颜色比较深。一种是浅的提示卡,上面的数字比较浅。最后一种是有五个格子的白纸。我们先用深色的提示卡,把深色的提示卡摆好,在给儿童5个数字,让儿童根据深色提示卡上的数字顺序,把数字1—5依次摆在深色提示卡的数字上,这样数字便按顺序摆好了。然后再用浅色提示卡,最后用有五个格子的白纸进行排序。由深到浅,再到格子,一步一步降低了视觉提示,使儿童最终能将1—10的数字按序排好。又如:在进行物品分类的教学时,儿童不知道什么是分类,不明白把它们分开是什么意思。这时我们使用的视觉提示卡是两个盘子,一个盘子中我们放入一个水果,另一个盘子中我们放入一个蔬菜。这样儿童在放时,就不会乱放了,知道应放在盘子里,有了一个范围的限制,避免儿童知道水果于蔬菜不同类,但不知如何分开来。再如:按数取物训练,让儿童看到数字2,便拿出2个苹果。我们事先在一张纸上画上两个圈,作为视觉提示卡。这样儿童会一个圈里放一个,正好是2个,作为按数取物的初步学习,我们以这样方式出现,最佳,这样儿童就不会有做错的机会,每次他都是成功的。
在语言方面,有的孤独症儿童仿说现象很严重。不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说的,也不明白什么是别人说的。你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会紧接着模仿你的问题再问一遍,不知道自己应该答什么,这时你再把答案告诉他,他又会仿说一遍,久而久之,便成了自问自答。对于一个能识字仿说现象又严重的儿童,我们便可使用视觉提示卡,来告诉他如何回答问题。例如:有一个儿童叫毛毛,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在提这个问题时,我要先准备一张提示卡,上面写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叫毛毛”,再问这个问题时,要把此张提示卡准备好,问完问题后,要马上拿出提示卡,这时儿童就会自然读出“我叫毛毛”这句话,我们便奖励他“真棒,答对了”,这样儿童自然不会访说了。对于能回答此问题的儿童,但是人称代词分不清,他可能回答“你叫毛毛”,这时我们的提示卡只要写出一个“我”便可以了。在语言训练中,孤独症儿#p#分页标题#e#童通常会根据提示者的口型来回答问题,但是很多字的口型都很相似,如:儿童会将“白”的口型,误认为是“妈”的口型,这样一来就会把“白老师”说成“妈妈”,我们可以用一个手势作为视觉提示,在给口型的同时我们把食指和拇指放在嘴边,边给口型便用手指做打开的动作,提示儿童看到手指打开的时候才说“白”。
自理对一个孤独症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独立性都很难。在此,我们也可以利用视觉提示卡,教他们如何进行自理活动。比如:儿童不知道刷牙的步骤,我们首先要把刷牙这个活动分解成若干步骤,每个步骤的递进程度应是儿童能接受的。这时我们把若干步骤配上图片或照片,按顺序贴到儿童刷牙的地方。每次儿童刷牙时,就可以以此来作为提示,独立进行刷牙活动了。
视觉提示卡可以在很多方面都适用,以上只是举了几个小例子。既然孤独症儿童存在视觉优势,我们便要加以利用,这样能有效的帮助他们来学习。视觉提示在结构化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孤独症早期即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视觉提示能很好的帮助他们,教他们如何学习。通过视觉提示卡,建立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视觉能帮助他们理解,能够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做什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实践证明,使用视觉提示越早越好,因为视觉提示能加快他们学习的进程,使复杂的学习变得有趣和简单,更利于理解与掌握,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视觉提示卡在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蒙台梭利得早教方法与中国的早教实践》主编:晨曦
《0岁开始的语言开发》 殷红博
《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 (协康会)
白朋
20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