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游戏还能在生活中看到吗?寻找失落的游戏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个旋律,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都非常熟悉,那个时代的跳大绳、打口袋、丢手绢、找朋友等游戏更是人们幼年时美好的回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群体游戏还能在生活中看到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用了两周的时间进行了探访和调查……
曾经的游戏少有人玩
日前,在哈市香坊区教育局的协助下,记者以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常玩的十种游戏为调查内容,对200名中小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今的青少年对过去的一些游戏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游戏都没听说过。
以“找朋友”为例,在接受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只有三人玩过或听说过这种游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而像跳大绳、嘎拉哈、占坑和跳大田地等游戏知道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1.25%、23.5%、2.5%和3.5%。记者在哈市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的一些中小学走访时发现,如今的学生,在课间和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所玩的游戏都很乏味。
11日,记者在道里区一所中学看到,正在上体育课的一群学生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分成了好几拨,十几名女生和男生懒懒散散地坐在旗杆座旁边唠嗑,另外12名男生分成两排,面对面站着拿着一个篮球传来传去。
12日,记者在南岗区一所小学门前随机询问了几位放学后一起回家的五年级女生 “放学后你们一般干什么?”,她们不假思索地回答:“看书”、“写作业”、“看一会儿电视”、“上上网”。“你们在体育课、课间或者放学以后在室外做游戏吗?”几位女生一齐摇头。
曾经的游戏为何“落寞”
为什么曾经的那些群体游戏不为现在的青少年所知、悄然失落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士,发现时间、场所和如今的社会形态是以前那些群体游戏消失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报告显示,44.5%%的儿童没有时间去做游戏,33.5%%的儿童找不到游戏的场所,另有22%%的学生家长认为这些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允许孩子玩。15日,家住哈市道里区安国街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上初中的孩子,平时放学回家就看书、看电视,自己虽然有让孩子出去玩的想法,但楼房外面就是马路,想活动也没有地方。
安和小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都非常溺爱,生怕在户外活动时磕碰到。他曾经组织过学生进行一些例如找朋友、跳大绳等当年的群体游戏,但是没进行几次,就有学生家长来找,说这些跑跑跳跳的游戏不适合孩子,要求改换游戏项目。
据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研究人员曲文勇介绍,这些游戏的消失,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过去人们居住在大杂院中,邻里之间的交往频繁,居住空间越来越狭小,现在居住以楼房为主,户外活动场地设施不足,户外活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家长过分呵护,使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增加,与孩子交流沟通时间减少、质量下降,也让那些有活力的游戏开始远离本所属于的那个群体。
从“群体”没落到“单兵”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会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还有跳皮筋、打口袋、嘎拉哈……都是互相配合的集体活动,又唱又跳十分热闹。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不乏耍赖翻脸的,但这并不会惊动老师和家长,因为我们那个时候都很鄙视动不动就报告老师叫父母的伙伴。”33岁的哈市市民刘迪在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孩子的游戏都趋向单打独斗,像打电子游戏、玩网络游戏等,即使聚在一起的游戏,也只是到游乐场或商场的淘气堡中玩,还必须有家长跟着,真是一点乐趣都没有。”
的确,那些年过三十已为人父母的人都非常感谢童年的那些老游戏,因为那些主要以户外大运动量又有一定智力参与的老游戏不仅给了他们欢乐,也带给他们健康的身体。市民张先生说:“我们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打沙包、丢手绢、跳皮筋,这些活动偏重于户外,运动量也不小,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无形中既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脑力,甚至那种创造意识、冒险意识好像也和当年那些游戏有关。而现在的许多孩子户外活动太少。”
19日,记者在哈市一些商场的儿童玩具部看到,虽然还有一些空竹、沙包等传统玩具,但是乏人问津,孩子们根本不感兴趣,倒是偶尔有大人打听。“像空竹这样的玩具已经很少有孩子会玩了。”某商场营业员董欣告诉记者,“而沙包和球类也已经被改造成了安全的海绵芯,更适合在室内玩。一般大人带孩子来买玩具,首先考虑的是玩具的安全性,沙包也正是因此才变成‘绵’包的。其次,家长和孩子都更偏爱开发智力的益智型玩具,这些玩具大都是要求孩子动手动脑的,但是运动的功能不大,而且普遍都适合一个人坐在家里玩。另外,像电脑这样的大件‘玩具’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普通家庭,孩子在电脑旁坐上一天更成了常事。游戏越来越由群体配合走向单兵作战了。”
游戏形态“塑造”青少年性格
哈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张大生认为,现在的学生大多通过电话、电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与同伴交流,或花大量时间与图书、玩具、电视等进行单向交流,缺乏与同龄人之间面对面正常的情感交流与行为交往,这些纯语言或文字的交流不利于学生社会人格全面健康发展。团队游戏和集体项目可以帮助青少年积极地融入社会和集体,为青少年提供自我表现、建立自信心、体会成就感和联系社会的机会。一位经常参加群体游戏的人回忆自己的玩耍经历时说:“青少年时代一起做游戏往往让参与者的性格变得开朗,我就是由原来不太合群的孩子,变成了现在好交往的性格。”
张大生告诉记者,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时,才成为一种心理疾病。这些人疑心重,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应该从小就开始预防。而大多的群体游戏都带有竞争性和对抗性,失败是避免不了的,青少年恰恰可从这些失败中学会如何面对输赢、挫折。“有人将双胞胎编组实验观察,结果有趣地发现,那些有组织地参加群体活动的青少年,在形态、机能、素质发展等方面都超过同胎生的兄弟姐妹。这有力地证明,群体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良好性格的塑造。”张大生说:“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增多,很大程度上与群体游戏的落寞有关。而游戏疗法也是对儿童心理治疗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群体游戏 归去来兮
游戏活动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可以从神经类型这个角度加以验证。在日前中日少年儿童身体学术调查团进行的中日儿童神经类型比较研究中发现,中国儿童神经兴奋发育推迟。正常情况下,神经类型中的兴奋发展在小学时已基本完成,达到平衡状态。但是由于现在静态活动增加,身体运动减少,导致幼儿时神经兴奋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到青春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疏导能力差;同时,体内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阻碍紧张等不良情绪消除,就会产生大量的心理问题。
哈市香坊区教育局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应改变以往竞技技术的传授,开展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各项群体游戏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那些“老游戏”应该发挥余热。
哈市小学教师杨冰认为,光凭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满足不了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需要的。学校要在传授体育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而重拾那些群体性的“老游戏”,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成功感、成就感。
中国儿童自闭症网的驻站专家张教授告诉记者,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群体游戏、与同龄人沟通的兴趣。家长应配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这样,孩子的运动兴趣也会被培养起来。社会、学校、家长应一起努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群体游戏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且使学生不断增加这方面知识,使他们受益终生。
附:对哈市2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
问题
选项及调查结果
1、你玩过或听说过以下哪种游戏?
A、丢手绢(178人)B、跳大绳(25人)C、嘎拉哈(47人)D、占坑(5人)E、打口袋(169人)F、跳大田地(7人)G、找朋友(3人)
2、如果听说过,你觉得这些游戏好玩吗?
A、好玩(47人)B、一般(73人)C、不好玩(80人)
3、为什么玩不到了?
A、时间不允许(89人)B、找不到游戏的场所(67人)C、有些游戏有危险性,家长不允许(44人)
4、你现在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A、电子游戏(78人)B、网络游戏(26人)C、体育运动(91人)
5、你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还是喜欢自己玩?
A、小朋友(137人)B、自己玩(63人)
6、父母让不让你出去玩?
A、让(93人)B、有时候让(58人)C、不让(49人)
7、你每天玩的时间是多少?
A、2个小时(43人)B、1个小时(59人)C、半个小时(61人)D、半个小时以下(37人)
8、父母同不同意你和其他小朋友或同学一起玩?
A、同意(93人)B、不同意(107人)
9、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和交往感到困难吗?
A、很困难(27人)B、比较困难(59人)C、有时候困难(42人)D、不困难(72人)
10、是否不爱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表示意愿也不用语言表达?
A、是(89人)B、否(1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