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特殊儿童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依然严重

作者:嫣墨 更新时间:2022-06-2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其中,“发展特教,师资先行”,是已被发达国家近百年的特殊教育发展所证明的规律。以社会性别视角切入观察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性别的需求与困境,进而“对症下药”。

  特殊教育行业:女多男少

  教师队伍性别不均衡问题已是全球共同存在的现实。近些年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性别失衡问题在普教教师队伍中、尤其在城市教师队伍中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特教队伍的失衡未见缓和。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更需要爱心、责任心、耐心,而女性本身具有的母性关怀较男性具有优势。另外,对于特殊教育而言,由于特殊儿童残障情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份职业除了要求更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照料”的需求更甚。其次,特殊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师培养机构,那时大多的特殊教师要么是从普教队伍里转过来,要么是来自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普通教育师资里男少女多,也就导致了特殊教育队伍里的这种现象的延续。

  然而,男老师和女老师从性别角色方面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男性的阳刚气质在教育与康复训练过程中对特殊儿童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在教育过程中,男性教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特殊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和处理紧急情况时,男性教师的力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从特殊孩子的需要出发,他们既需要有女性教师也需要有男性教师。为此我们建议,首先在未来高校招生中,考虑增加特殊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的比例,尤其是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应向男生倾斜。其次,特殊教育学校在今后的教师录用中也应该重点引进男性教师。再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如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具有特色的优惠政策,吸引男性教师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以使未来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性别比趋于合理。

  特教男教师的典范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感统部主任金沙风老师说,目前在康达在职男老师超过二十个,在康复机构中,这种人数还算比较多的。他们对工作认真、以独特的教育方式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给儿童父亲一样的保护,在上课期间,特殊儿童突发各种意外情况的时候,男教师能及时并快速的解决。感觉统合训练课程一般是训练课居多,相对来说在大龄特殊儿童训练的时候,男教师相对女教师有更好的优势在体力和威严方面震慑大龄特殊儿童的威望。在大龄男性特殊儿童青春期更是需要男老师的辅导,以便能在性格培养上,带动孩子性别取向的发展。

  特教教师年龄和专业水平问题

  目前,特教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平均年龄较小,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水平极待提升等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特教教师的学历水平一般都为本科学历甚至是硕士,但我国有不少特教教师其学历水平尚未达到本科学历水平,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另外还暴露出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特教教师的离职问题,尽管迄今为止发达国家也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导致特教教师离职的原因较多,如经济收入少、特教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但有的女教师离职是因为受到来自大龄特殊儿童的性骚扰和暴力,所以如何保护她们,也是我们今后需要讨论的问题。由此看来,提升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稳定特教教师队伍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特教师资培训有待加强

  针对特殊教育师资,性别分配需要均衡;专业化教学能力,建议探索多元化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加大培训投入,调整培训内容结构,提高培训层次;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地位,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支持性环境。特教专业老师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呼吁社会关注特殊教育,关注特教教师: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特殊教育法》,保障、规范特教发展;希望社会不仅注意到特教教师的贡献,同时能给予其职业发展的社会认同及荣誉认可。

加入收藏
Tag: 男女比例 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
上一篇: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与青少年的性教育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我以母亲身份教弱智儿
  • 武汉自闭症儿童遭遇就学难
  • 自闭症教战手册(十七)
  • 自闭症儿童教育与辅导
  • 婴儿心理发育需要环境刺激
  • “任性的宝宝”应当如何对待
  • 自闭症教战手册(四十一)
  • 幼儿心理偏离莫等闲
  • 自闭症教战手册(五)
  • 三位孤独症孩子和母亲的故事(之三)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