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过动症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定义: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儿童俗称过动儿,主要的症状是其行为持续的表现在注意力不足或过动和冲动方面的障碍。注意力不足的症状,如常常分心、健忘、丢东西、无法遵守规定、不能专心听课或完成作业、不能专注于细节的工作及活动等。过动行为的症状,如常常爬上爬下或跑来跑去、坐不住、手脚不停扭动、多话、很难安静玩耍、经常变换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工作。冲动行为的症状,如不能自我克制的抢说话、插话、打断别人谈话、侵犯他人的活动、不能耐心等候、抢先插队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儿童,常因上述的注意力缺陷或过动/冲动的症状,导致生活、学习及人际适应的严重困难,妨碍个人在社会、学业、或职业上正常的功能。此外,有些过动儿也会有情绪或学习困难和动作不协调的情形,容易发生违规、意外事故、人际关系不良或学业成绩低落现象。依美国心理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标准,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的症状(宋维村、侯育铭,民86;洪俪瑜,民87),如下述:
一、具有下列(一)或(二)中的事项:
(一)不专注:出现下列不专注的症状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此问题造成个体的不适应,且和他/她的发展成熟度不一致:
- a. 经常无法注意细节、或在学校功课、工作的活动上经常因粗心而犯错。
- b. 经常无法持续注意力在功课、一件事或游戏上太久。
- c. 经常表现出好像不注意听别人对他说话的样子。
- d. 经常无法遵循指示和完成学校功课或其它指定任务,但并不是因故意反抗或听不懂指示而无法完成。
- e. 经常无法把事情或活动做的有条理。
- f. 对于需要持续花心力的活动,经常表现出逃避或强烈的不喜欢。
- g. 经常丢掉(或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如作业、铅笔、书本、文具或活动所需要的玩具)。
- h. 经常容易为外界的刺激所干扰而分心。
- i. 经常忘记日常生活所需的事物。
(二)过动-冲动:出现下列过动-冲动的症状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此问题造成个体的不适应,且和他/她的发展成熟度不一致:
【过动】
- a. 经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椅子上坐不住(身体蠕动不停)。
- b. 在教室或其它被要求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仍会离开座椅。
- c. 经常在不允许到处乱跑或乱爬时,仍会乱跑乱爬。
- d. 经常无法安静参与一项游戏或休闲活动。
- e. 经常说话很多。
- f. 经常表现出像一部机器驱动着,无法静下来。
【冲动】
- g. 经常在问题还未被说完,就把答案冲口而出。
- h. 经常无法排队等待,在一项活动或游戏中,不易与人轮流等候。
- i. 经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活动。
二、在七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
三、症状必须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在学校、工作或家庭)。
四、症状会造成临床上的显著功能损伤,可能妨碍个人在社会、学业、
或职业上的功能。
五、排除普遍性的发展迟缓、精神分裂、或其它精神疾病、情感性疾
患、焦虑疾患、分裂性疾患、或人格异常。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原因
一、神经生理的因素:
- 脑部功能失调:因脑神经传导系统中化学因素不平衡所致。脑部网状刺激系统无法节制脑部神经的警觉和兴奋所致。
- 脑部发展迟缓:即因大脑额叶活动少,不能有效管制注意力和冲动。
二、遗传因素:患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儿童中,20%~30%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会有同样的行为问题。因此,推测受遗传影响可能性大。
三、环境因素:
- 环境中的毒素,如母亲怀孕期间滥用烟酒、空气和水污染、铅及多氯联苯等毒素,对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影响,虽未完全证实,但可能是刺激脑神经而造成不自主过动反应的危除因子。
- 其它环境因素,如工商社会生活步调过快,学校功课压力和同侪竞争,家中的人际不和谐,父母和老师们的忙碌匆促等具压力的环境,都可能加重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不专注、冲动和过动特质。
四、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虽是造成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主要原因,但不良的环境因素,则会引发症状恶化的不利反应,形成恶性循环,也逐渐冲击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心理,导致退缩、缺乏信心和丧失自尊心,容易有忧郁情绪或向外攻击的倾向,受到同学、老师或家人的不喜欢。若未善加辅导,可能会发展各种防卫心理或行为问题,如说谎、掩饰、幻想、自我吹嚧、打架、纵火等危险行为,以博得他人注意,而使人际关系更加不良,症状更加恶化。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一、学习障碍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智力有高智力、中等智力、亦有低智力者,但伴随有学习障碍的比例不低。因此,若并有学习障碍时,补救教学应序注重,以减少学业落差。
二、情绪障碍
有些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儿童,在日常生活及课业学习方面,因常遭挫折,易有自尊心偏低而导致忧郁情绪,或因常冲动闯祸,深怕被责骂而紧张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也应对此加以辅导或治疗。
三、违规行为障碍
在不适宜的环境中,有些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易出现如说谎、打架、偷窃、损坏东西、违反规矩、纵火或不听从指示等行为问题,应予辅导。
四、动作协调障碍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常常发现具有运动协调不平衡的情形,加上过度活
动,常会发生意外。因此,视动协调、动作平衡等亦应加以训练。另外有些幼儿或幼童,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如眨眼睛、装鬼脸、摇头、骂脏话等。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教育与治疗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处理,须先经过详细的诊断分析,由专家进行评估,加上父母和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儿童行为表现的意见,作综合的诊断,再设计处置和治疗方案。
一、教育原则
药物治疗本身并不能根治过动症状,只能暂时控制不专心、过动和冲动的行为,仍应经由有效的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治疗着手,以培养过动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改善人际关系。以下的教育与辅导原则,提供父母及教师的参考:
- 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及接纳孩子的过动事实与行为,多发现长处给予赞美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 以直接指导替代苛责,孩子的课业不佳或违规行为,应勤于关心和逐步渐进的教导,以培养信心,不宜经常的辱骂或苛责。
- 适度的调整或安排环境,减少导致分心的外在干扰因素,例如戴耳机、书桌上架三面板等。
- 评估儿童维持注意力的长度,缩短单元长度,适时调整教学流程及学习活动,预防问题的发生。
- 善用显著的图示、标识及作息表等,协助孩子安排适宜的规律化作息,包括有发泄精力和放松紧张情绪的时间和活动。
- 协助孩子与同侪朋友建立友谊,学习与人交往所需的礼貌和基本知能。
- 教师及父母可充实和学习行为管理的知能,以富有组织和结构化的方法,教导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 多与孩子讨论及练习日常情境中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办法。
- 寻求社会和学校的各种可能资源,共同帮助孩子。
- 善用各种学习管道学习。
- 善用多种感官,有效的传达讯息。
- 结构化的环境及活动。
- 减少活动间的空闲时间。
- 提供替代性的学习方式。
- 提供不同之课程,允许作业或考试的调整。
二、药物治疗
依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成因的神经生理因素观点,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源自脑神经功能失常和化学因素的不平衡,因而未能达到适当的刺激,运用刺激性药物,如利他能(Retalin)、安非他命(Amphetamine)等可以协助控制注意力、冲动和过动行为,国内约70%~80%的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可以因服用这类药物,获得症状的改善(宋维村、侯育铭,民85;洪俪瑜,民87)。药物治疗应请有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师诊疗。
药物治疗应注意事项(洪俪瑜,民87):
- 六岁以下或孩子本身伴有自闭症、精神病、内向性适应问题、或孩子家族有上述病例的个案,对副作用的反应较强,应尽量避免对这群患者用药。
- 因个人体质、年龄和体重不同,药物剂量亦不同,通常由最少剂量开始,并视儿童反应及副作用作调整,家长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孩子的反应。
- 学童因学习之需要,通常建议在早餐前服药,服药后一两个小时药效最佳,所以在上课时能有最佳状况学习,但在假日或周末可以考虑停药,以让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恢复正常食欲和暂免副作用之弊,另可观察儿童在未服药时的表现,供决定是否停药的参考。
- 教师及父母应对儿童服药后之反应加以记录,提供医生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参考。
- 治疗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非只牵涉儿童一人而已,需要家长、教师、或其它相关的人共同参与治疗计划。
- 药物服用期间,是孩子学习状况最佳的时候,应善加教导与辅导,以增加孩子的学习效果,获得学习的成就与自信心。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类别、效果、副作用及预防措施(洪俪瑜,民87,135~141页):
药名 |
种类 |
研究效果 | |||
---|---|---|---|---|---|
中枢神经兴奋剂 |
Retalin利他能、 Amphetamine安非他命、 Pemoline |
70%有效改善学习能力、 减少冲动、延长记忆 | |||
抗郁药 |
TCAs三环抗郁剂 Non-TCA Antidepressants 非三环抗郁剂 |
效果较兴奋剂差 | 抗精神病药 |
Phenothiazine、 haloperidol12等种药物 |
效果较兴奋剂差 |
药物之副作用 |
因应或预防之措施 | ||||||||
---|---|---|---|---|---|---|---|---|---|
食欲减低而影响体重 |
控制用药时间 | ||||||||
生长高度减缓 |
暂时性的,适当药物治疗计划 | 失眠,不易入睡 |
服药时间距离睡眠长些、 或药剂减少 |
过度好动、安静或沮丧 ( 与平日表现相差太大) |
药剂太多,减少药剂 |
肺部问题 | 每三个月检查肺部 | 药物依赖、成瘾 | 适当药物计划,如药物假期 |
探讨的问题 |
可能的原因 |
建议改进之道 | ||||||||||||
---|---|---|---|---|---|---|---|---|---|---|---|---|---|---|
1. 是否只在某些情境才出现过动的问题?
|
出现问题之情境的因素如时间、人、活动性质、环境 |
| ||||||||||||
2.他的过动问题和其同年龄、同性别的同侪相比,是否有显著的差异? | 大人的要求过高或过少 | 调整大人之要求 | 3.是否曾抱怨所参与的活动或所从事的工作,或是工作、活动相关的人、事、物? | 对该情境或活动没兴趣、或(无法获得应有的满足)(受到不适当之压力) |
|
4.在该情境所从事的活动或学习内容与孩子平时之表现相比是否符合他的个性、能力或表现水平? |
|
|
5.所要求之活动或工作之长度或情境是否与孩子平时之习惯的差不多,是否符合孩子可以容忍的? |
|
|
6.孩子是否有服用抗过敏、抗气喘或抗癫痫之药物?在孩子未服用药物之期间是否有相同之问题? | 药物副作用 |
|
可能 疾病或 障碍 |
诊断标准 |
常出现之特征 | |||||||||||||||||
---|---|---|---|---|---|---|---|---|---|---|---|---|---|---|---|---|---|---|---|
智能 障碍 |
|
| |||||||||||||||||
自闭症 |
|
|
抽动性障碍 (杜瑞氏症、 慢性动作抽搐性动作障碍) |
|
经常突然出现快速抽搐式的动作 经常出现无意义之发声或脏话,但 内容与情境无关。 | 儿童精神疾病 (儿童失调性异常) |
|
|
情感性疾患 (躁郁症、 郁症) |
|
|
精神分裂症 |
|
|
焦虑性疾病 (恐慌性疾患、 恐惧症、 强迫性疾患) |
在特定情境会系统性的出现失控式的异常行为反应(恐慌、不安、静不下来) | 在某些情境下会出现与异于平常的行为反应,例如焦虑、不安、多话、哭、生气、暴怒、反抗或强迫性行为(如洗手、来回走动) |
资料来源:APA (1994):DSM-IV与沉楚文等着(民83):新编精神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