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与爱的区分
自听过王梅教授的讲课后,至今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再去惯坏孩子,要去爱他们”,但是这个爱要怎么样爱,不能怎么样去惯?爱与惯的区别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自参加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家长心中所谓的“爱”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有求必应式:打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想给他所有他想要的东西,而且常常是要给他最好的,有时候都不知道他需不需要。
2.从没想过训练他独立,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只想着他还小,没这个能力,等他再长大一点再说吧,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衣 食住行全包,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像个名符其实的“奴才”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包,水杯,鞋子以及衣服。等到他长大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主”会有多么的不适应.
3.有些时候从不告诉他“你错了”,对他的错,你总是一笑了之,没有想过要告诉他:“你这样做不对,你不可以这样,以及唉。。他本 来就是特殊孩子”等等,总是拿这样那样的借口来给他台阶下。
4.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及大的伤害和挫折感,还有就是嘴边老是挂着:“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这些都是家长们心中所谓的“爱”。
听完了上次的讲课后,我意识到爱是:“在他想要,但还没有提出要求时,你就已经给予了他”,当他需要时就给他,满足他的需要。而惯则是:“他哭着闹着问你索要时,你给予的”,当孩子哭着问你要个玩具时,你给予的。这两种方式都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而孩子得到的方式不一样,一种是给予,一种是索要,所以不要再惯坏了孩子,而要用我们给予的方式去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