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型孤独症”
“兴奋型孤独症”
27月龄的男孩,语言发育落后。他常常听而不闻,好象听不懂大人的话;大人教他说话,他总是不理睬。他自己能说话,但非常简单,比15个月大的表妹差了很多。他非常好动,但能安安静静地看电视。他最喜欢看的是广告、娱乐、识字和科普等节目,有故事情节的卡通也比较喜欢。他对识字节目特别入迷,已经认得几百个字。别人都说他聪明。另外,他对音乐也很入迷,这是胎教的结果。怀他的时候,妈妈天天听胎教音乐。出生没几个月,爸爸想测试一下胎教的效果,就放了一段妈妈怀他的时候经常听的乐曲,结果他非常兴奋,似乎记得这首乐曲。
最让家长担忧的是他不跟人进行目光接触,缺少目光追踪,不会察言观色。家长上网查了一下,有人说是“兴奋型孤独症”,觉得不放心,才带孩子来看。
对照CCMD-3孤独症诊断标准的第一项:1、他对集体活动感兴趣,对集体的欢乐有共鸣;2、交往的技巧不是很好,但能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3、不会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有交往;4、虽然不会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但能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5、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6、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会寻求同情和安慰。
既然第一项就不符合了,那就不是孤独症了。但是,这个孩子的表现还是让我觉得他是孤独症,理由是:1、缺少目光交流;2、拒绝学习;3、听而不闻;4、不按常规玩玩具,而是抓起来扔,喜欢听撞击的声音;5、拿别人的手去够东西。
如果不是孤独症,就应该考虑多动症和感受性语言障碍。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而出现多动。感受性语言障碍是语言发育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是语言理解能力差,因为听不懂而学不会说话。
我建议家长带他去别的机构再看看,以明确诊断,同时尽早进行言语训练。孩子拒绝学习,那就先帮他养成学习的习惯,就是让他学会静坐,如果不配合,就困住他。等他安静下来后教他做某些事,学会一件就下课。正常孩子可以边玩边学,孤独症和多动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在玩耍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由这个孩子想到胎教的问题。近年来,胎教的作用被扩大了,许多人都热衷于胎教。但是,胎教的效果一直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相反,有人发现,胎教也有副作用。胎教通常都是借助于音乐的,音乐作用于右脑,而语言是左脑的功能,过度刺激右脑有可能抑制左脑的发展,导致语言发育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