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小明RDI家庭教育计划

作者:毕永红 更新时间:2009-08-0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一、 RDI参考活动
1、 摆荡飞翔:参考《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P82活动11,主要参考P84对年长儿童的操作方法。
形式:
(1) 妈妈坐在床上,爸爸和阿姨用床单摆荡小明,爸爸数“1-2-3”飞进妈妈怀里,妈妈挠小明痒痒;
(2) 小明坐在床上,爸爸和阿姨用床单摆荡毛绒玩具等,爸爸数“1-2-3”,让毛绒玩具飞向小明。
要点:
(1) 数“1-2-3”变换节奏,使儿童难以预见何时会出现高潮时刻,从而激发儿童的兴奋与期待;
(2) 要逐渐通过变换节奏让儿童产生对教练的依赖,也即是能够在高潮前主动去看教练,分享自己的兴奋与期待;
(3) 鉴于儿童对妈妈的依赖和爸爸掌握RDI较熟练,建议每次小明的飞翔对象为妈妈,而喊节奏则为爸爸。
备注:儿童目前的情感分享尚未很好建立的情况下,不要引入其他的小朋友轮流参加,也不要在活动要点之外再加入更多的规则,那样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不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发展情感分享能力。
2、 攀爬跳跃:参考《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P74活动8,主要参考P75从步骤一开始。
形式:
(1) 爸爸引导小明走平台例如桌子,爸爸数“1-2-3”跳进妈妈怀里;
(2) 阿姨小明走平台如桌子,爸爸数“1-2-3”跳进爸爸怀里;
(3) 小明如果熟练后可以自己走平台如桌子,爸爸(或者妈妈阿姨)数“1-2-3”,小明跳下;
(4) 小明站在大龙球上或者任何其他较高的物体上要往下下时,也可以进行这个游戏;
(5) 在外面楼梯的最后一级台阶上,教练引导小明站住不动,数“1-2-3”再一起跳下;
(6) 在外面走路或者下楼梯的时候,教练突然站住不动,数“1-2-3”一起跳下。
要点与备注:参考活动1的要点1和2以及备注。
3、 吃瓜子(或者其他好吃的):
形式:
当小明在卧室忙于其他的事情时,教练可以开始这个游戏。教练拿一个瓜子,进到卧室边走边发出希奇古怪的声音,如果小明抬头看向你,教练就把好吃的给小明吃。
要点:
(1)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关注他人的存在,关注他人的声音与动向;
(2) 开始可以只是小明看向教练就可以得到好吃的,逐渐可以增加一点要求,比如要求小明自己走过来吃。
备注:这个活动可以作为儿童注意力被其他东西分散时的吸引注意力的办法,如果儿童对教练手中的好吃的不感兴趣,可以再换其他的好吃的,不过如果儿童都不怎么感兴趣,也不要灰心丧气,可以试试其他的办法。
4、 接瓜子或者其他好吃的好玩的:
形式:
教练手中拿瓜子,轻握小明的小手放在桌面(或者其他平面)上,教练手拿瓜子在小明的小手上方,教练数“1-2-3”,数到3把瓜子丢进小明的手中。
要点:
(1) 教练要辅助把小明的小手放在桌面上稳住,而且教练拿瓜子的手不要左右晃动,否则增加了难度很容易引起儿童焦躁;
(2) 数“1-2-3”变换节奏,这一点同活动1中的要点1和2。
备注:这个活动一般是在儿童喜欢吃某物品时进行,儿童需在活动期间维持一定的注意力,如果发现儿童不在状态,教练也不要强行进行。
5、 抢瓜子或者其他好吃的:
形式:
跟儿童说明规则,将瓜子放在桌面上,教练数“1-2-3”,谁抢到瓜子谁就可以吃掉。
要点:
(1) 数“1-2-3”变换节奏,参考活动1中的要点1和2;
(2) 开始应该先让儿童赢多几次,然后偶尔让其抢不到一次。
备注:本活动小明似乎还未明白这是一个游戏,小明有点不能接受别人把瓜子抢走,但每次小明都抢走的话则表现得很理所应当似的,一会就消失了兴趣,因此这个活动目前建议偶尔试一次,不要强作。
6、 抓脚丫:
形式:
教练有点坏地微笑着看着小明,慢慢地把手伸过去挠小明地脚丫,边挠边哈哈大笑。
要点:
(1) 教练有点坏地微笑着看着小明,是一定要做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发起活动的信号,我们的期望是小明能回应我们的这个信号,例如微笑的看向我们的眼睛,在活动开始前与我们分享心中的期待与兴奋;
(2) 把手往前伸的速度可以变化迟疑停顿等,这与前面活动数“1-2-3”变化节奏的道理是一样的。
备注:这也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做的游戏,比如吃饭的时候,比如想不起下面要做什么的时候,比如儿童被其他事物分散了注意力的时候。这也是一个拉回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7、 画画、看书时的活动:
形式:
在儿童画画、看书时,自己也找一张纸坐在旁边,看看小明在画什么,说“小明在画××呀,我要画××”,边画边说自己的画,观察儿童的反应,通常小明会看看教练的画,继续画自己的,不过常常小明会参照教练的画加给自己的画加一点变化,这时教练可以说“哎~这××还真不错,我也××。”这样两个人相互参照进行画画。
要点:
(1) 一开始教练的画要尽量贴近儿童喜欢的内容,不要变化太大,但也不能一点变化都没有,通常是一个很小的变化,比如丁丁的嘴巴有了牙齿等;
(2) 要记住我们的重点是情感分享,虽然这个活动中有很多的参照,事实说明小明也的确表现出一些参照能力,但我们目前的重点是在情感分享,也即#p#分页标题#e#关键是小明看我们的画,看我们的活动,如果什么时候即使我们不吱声小明也能自己主动看我们在画什么,小明能自己主动跟我们说她画的什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备注:虽然重点是让情感分享,但一定不要发指令让小明看我们的画、说自己的画等,否则小明可能会很有压力只是为完成任务,达不到情感分享的目的。看书也可以参照这个活动进行。


二、 活动中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 任何时候教练不要用一种完成活动的心态进行活动,不要在活动中发指令让儿童完成活动;
2、 所有的活动适可而止,不是活动时间越长越好,也不是活动越多越好,活动的质量是关键;
3、 活动中牢记情感分享的目标,不要加入太多的游戏规则,这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4、 如果发现儿童的注意力走了,不要拉着儿童继续进行活动,教练可以自己自娱自乐一会,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去追随儿童;
5、 不是只有兴奋激烈的活动才是情感分享的活动,平静的愉悦的微笑,甚至很平静的一瞥,都可以是情感分享;
6、 虽然变化可能会吸引儿童的兴趣,但变化太快太多也可能会让儿童不能适应而丧失兴趣,变化的节奏要紧紧跟着儿童的节奏,保持在一个稍高但不是太高的水平上;
7、 每次活动要有一个教练为主导,杜绝多人引导活动的情况,这个教练要能够较细微的体察儿童的情绪状态,灵活的调整自己的节奏与方法;
8、 小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大人要尽可能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状态,娇柔造做过于夸张会让儿童觉得很假产生迷惑和警戒,这就要求教练在活动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活动而不是完成活动!

加入收藏
Tag: 计划 RDI 教育 家庭
上一篇:RDI游戏回忆 后续笔录
下一篇:RDI教学纪实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RDI实践日记
  • RDI教学纪实
  • RDI教学对自闭症特征的影响
  • 大白鲨来了!~RDI教学笔记
  • RDI游戏小团体----部分活动观察及改进意见
  • RDI 6
  • RDI 15
  • 人际关系发展介入课程简介
  • 小伟的RDI成绩单
  • 自闭症儿童RDI游戏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