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I 1
目 录
第一级 新手…………………………………………………… 2-89
Stage I 专心 第一级,第一阶段 活动01-19…… 2-32
Stage II 参照力 第一级,第二阶段 活动20-30…… 33-50
Stage III 调控能力 第一级,第三阶段,活动31-37…… 51-63
Stage IV 协调合作 第一级,第四阶段,活动38-54…… 64-89
第二级 学徒……………………………………………………90-144
Stage V 变化 第二级,第五阶段,活动55-64……92-106
Stage VI转化 第二级,第六阶段,活动65-72……107-119
Stage VII同步化 第二级,第七阶段,活动73-80……120-133
Stage VIII双人游戏 第二级,第八阶段,活动81-88……134-144
第三级 挑战者…………………………………………………145-227
Stage IX 协力合作 第三级,第九阶段,活动89-102……147-166
Stage X 共同创作 第三级,第十阶段,活动103-112……167-183
Stage XI 即兴创作 第三级,第十一阶段,活动113-121…184-198
Stage XII 同伙 第三级,第十二阶段,活动122-138…199-227
进度追踪表…………………………………………………… 227-245
第一级 新手
序言(略)
阶段目标(略)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1
我的话很重要
活动重点
。发展沟通的专注力。
。教导孩童重视你的话语。
。教导你如何说话,以便让孩童听你说话。
摘要: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必须重复叙述你想说的话,而变得灰心沮丧?许多自闭症程度不等的孩童无法专心的听你说话,他们很容易分心,使得说话者需要一再重复他要说的话,并且负起沟通的一切责任,确保沟通的讯息已经收到。这项练习活动隐约强调的重点是,在沟通进行中说话者与听话者都有责任。如果孩童可以规律地转移他的焦点,并且专注你的谈话,你可以跳过这个练习。
在孩童们学习使用间接暗示来增加他们封于说话者的注意力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孩童们对提示(像是:『注意听,看我!你听到了吗?』)产生依赖感,还要让孩童知道何时要专心,上述的直接提示会让孩童变得更依赖提示,一直等着有人给他暗示要他仔细听,然后才会将注意力转到沟通者身上。在项活动中,我们所用的间接提示并不会造成相同的依赖感,孩童会觉得是自己自愿转移注意力方向,而不是有人要求或告诉他要这么做。要是察觉这种自发行为的话,孩童就比较不需要依赖提示,而且在将来也比较不需要给予暗示或是提示,就可以专心注意。在我们所有的练习中,你都可以看到这种强调发展自发行为的主题。
你会发觉在这个最初阶段中,一开始的几个活动都跟『练习』不太有什么关联,这些活动比较像是用来改变你的沟通方式,我们希望你能依此来做改变;这些活动你可以把他们当作是新的沟通习惯,而我们希望你也能发展这些沟通习惯。
参与者:
这个练习需要孩童周围所有重要人物的参与。
准备工作:
你要记得这个活动的内容并非只能在某个场所或某个时段才能进行,你应该#p#分页标题#e#要随时持续使用这种沟通的方式,一直到孩童不再需要提示就可以专心注意你所传播的讯息为止。
教练指导:
这里并没有针对孩童的正式说明。当你说话的时候,你会观察孩童注意力的程度,并且根据孩童是否仔仔细聆听,是否用眼睛看你,来评断你的行为,这个练习中有三个基本步骤:
口 步骤一 从容地说话
第一步需要每个与孩童沟通的人放慢他们说话的速度,在字与字之间及句子与句子之间,加入更从容不迫的停顿,这个说话方式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孩童的大量回馈反应才有办法做到。不要低估你改变说话方式的重要性,即使是封于爱讲话的新手,也是很重要的。透过放慢说话速度,以及更加清晰的发音,你所说出的一字一句,都会增加重要性,而且封孩童来说也较容易处理这些讯息。
口 步骤二 平衡
下一步是让你与孩童的满通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保持沟通的『平衡』包含了两个要点,第一,试着不要在任何谈话里,使用比孩童还多的字词,意思就是,如果孩童正常来说一句话里有二到三个字的话,你的句子也要保持在这个长度,如果你的孩童完全不说话,你要使用非常简短的句子; 『平衡』的第二部分就是,在你第一次说完话之后,要先等孩童做出有意义的响应,才可以加入更多的话语,如果你一开始的信息没有受到理会,我们希望你不要持续重复那段话,或是增加更多的信息;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听话者重视我们所说的话,所以要是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话没有受到注意,我们也不要继续给予更多的话语,这一点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继续给予更多话语的话,就会『贬低』你所说的话的重要性。
口步骤三 焦点
第三步就是在你的言谈里置入『焦点』的成分,这种成分尽管是间接的,但是对于孩童来说却是强有力的讯号,让他们知道有重要的讯息出现,因而需要专心注意。焦点帮助孩童察觉哪些字词比较突出、比较具有关键性。焦点之所以比『给提示』还更有效是因为,除了可以用来建立广泛性的观念外,还可以让孩童感觉是他自己『选择』转移他的注意力的。你需要做点实验,看看要如何改变你的说话型态,才会将『焦点』达到最大功效,对孩童的注意力产生最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在句子中的关键之处插入深呼吸、叹息、或口吃,我们可以被某一个字『困住』,一直重复该字,就像口吃一样持续了五秒钟不等的时间,在关键时刻口吃通常会造成目光的转移,而且会迅速增加注意力。如果单单运用口吃没有用的话,我们通常会在口吃的时候,同时在音量上做大幅的改变。
变化:
给予间接提示还有其它方式:改变音调、放慢说话速度、停顿、咳嗽、清喉口龙等。
难题及良机:
有一小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对于这些方法,可能会显得不以为意,他们可能是因为监测沟通环境的能力过差,所以甚至连高度强调的间接提示都无法注意到。这些孩童需要初步的行为修正训练,先学习对于直接提示做反应。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练习应该要在行为修正训练后才进行。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2
我失去声音了
活动重点
○发展对睑部表情的专注力。
○增加非语言性沟通的重要性。
摘要:
这个活动与『我的话很重要』相似,都是在强调他人的沟通应该是孩童的注意力中心,这个活动的不同点在于,我们现在将注意力的重心从言谈的话语转移到脸部。许多爱说话的孩童,当别人对他们说话时,大都可以专心注意,但是他们完全无视于伴随言语而来的非语言沟通,他们尽管可以持续进行沟通,但是他们会将脸朝向一旁,或是走掉,甚至会躲到别人看#p#分页标题#e#不见的地方,他们不重视非语言沟通,而且当我们跟他们相处的时候,他们会不经意想训练我们也这么做,但是遗憾的是,根据研究指出,说话者的意图,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是经由非语言管道传达。这项练习对于想成为教练的人来说,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训练过程。
参与者:
我们再一次需要孩童周遭所有重要人物的合作来进行这项练习。
准备工作:
在这项活动中,新手必须寻找出你进行的非语言沟通,以便获得乐趣、刺激、和必要的讯息。要是新手可以立刻轻易在身旁找到另一个人来说话,你的努力将会付诸流水。你要确保这项活动的目的不是施予孩童『沉默治疗』,或者让孩童有负面经验,我们并不是建议所有人都要忽略孩童,或是把他说的话当耳边风;相反地,我们其实是要每个人不要那么强调用语言来做响应,而尽量透过丰富、清楚、夸张的非语言方式来做响应,
请决定在哪一段时间里,你要假装失去了声音,并确保当时没有其它人会『替补』你的位置,而且还要确保你失去声音的时段,是发生在与新手沟通很重要的时刻,这一点就包括了,你要确保你跟新手相处的时候,其中有一段时间你们的所在之地没有任何会吸引新手注意力的物体,像是计算机、电动玩具等。要是新手根本不能领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项练习就不太能够有所进展。如果你相信新手会有所了解的话,你可以跟他解释失去声音是一项练习。在这里你学习的就是你只能使用你的脸和你的身体进行沟通,你可以邀请新手跟你一起玩,让他也假装他失去了声音。
教练指导:
当你准备好的时候,停止使用言语来响应孩童,在这短期间内,要维持生动吸引人的表情,将大量的专注力保持在孩童身上,对于孩童所做的沟通,要给予大幅响应,还要大量利用指头做指示、用手打手势,以及放大你的脸部表情,将情绪维持在兴高采烈的状态。如果可以的话,邀请新手以刺激的方式互动。但是不要把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玩游戏,因为做这些事情不需要说话。还有,绝对不要让任何人『取代』你,成为孩童的沟通者。
变化:
这个活动非常适合家庭和小班制的环境来进行,而且还有好几种类似的变化也很重要,可以用来练习,其中一种叫做『我失去听觉了!』在这项练习中,你可以说话,但是要假装你无法听见孩童说的话,因此孩童必须设法以非语言的方式沟通,你可以跟有办法理解的孩童说,你可以读唇语,如此一来,他们就必须找到你的脸,面向你,以便让你『读』他们说的话。
难题及良机:
跟之前的练习一样,要是孩童没有与你沟通的强烈需求的话,这项活动就不会有效,如果这种情形出现的话,你要先进行行为修正的『塑造』训练,来发展孩童沟通的渴望。要是这个活动对孩童心理造成过度的烦乱,就不应该继续进行本活动,不过有许多孩童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反抗这种沟通活动,你不应该因此而停止进行活动。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3
突如其来的声音、预料之外的举动
活动重点
○对说话者保持注意力。
○互动时将专注焦点保持在同伴身上。
摘要:
跟需要提示才会注意你的人说话,是件再也恼人不过的事,与这个情况不相上下的,就是跟一个专注力会『偏离』,容易分心的人说话,当你一开始讲话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飘到别的地方去。这个活动就是针对这种类型的孩童所设计,他们起先可能会注意跟他一起互动的人,但是他们会很快分心,无法维持注意力。这个练习的假设就是,许多孩童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是因为他们失去兴趣,或是因为他们被环境中更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孩童可能会随意地#p#分页标题#e#专注某样物体或先前的某项活动,或根本不将说话者『放在眼里』。
参与者:
这项练习不太需要孩童周遭所有人的参与合作,但是愈多人参与练习的话愈好。
准备工作:
这个活动也是不能只局限在某个特别时段才进行,因为如此一来效果不能彰显。在与孩童进行沟通时,一旦孩童表现出他有维持注意力的困难,你就要随时做些预料之外的举动,有一点重要的注意事项我们想再一次强调:如果你希望孩童能更加注意你所说的话,你必须学会使用更少的话语来沟通,并且加强说话语气,从容不迫的将话说出,要是你不重视你所说的话,不要期望你的话会受到重视。请你记得,要提升任何商品价值的方法,就是让消费者认为这项商品非常贵重。
教练指导:
首先,决定你要使用哪些预料之外的举动,我们在本练习叙述的最后提供了一些范例,你需要在练习进行中当一个良好的观察者,留意一些蛛丝马迹,它们会指示出孩童是否专心注意你,一旦你发现注意力有下降的趋势,停止你正在说的话,马上做出你事先想好的预料之外举动,然后观察一下效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维持热诚的正面态度及表情,动作应该要很戏剧化,他们可以让孩童感到『吃惊』,但是不能让他们感觉可怕或是受到威胁,我们在练习最后简短条列了一些行为,你可以自行加入更多。
变化:
当我们让孩童练习技巧的活动变得『了无新意』的时候,『预料之外的举动』不外乎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可以替活动『加料』。有一些孩童无法将目光持续专注在向他说话的人身上,但是却认为当轮到他们说话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会落到他身上,对于这种孩童来说,一个相当出乎预料的举动就是,在他试着要沟通的过程中,突然别过头去,不过当然你必须先相信孩童会注意这个举动,而且会尝试要你将目光移回他们身上,才可以这么做。
难题及良机:
我们再一次强调,必须仔细辨别哪些行为有可能会让孩童感到惊讶,甚至让他们吃惊,而有哪些行为真的会让他们觉得烦躁。
预料之外的举动:
○说话时或走路时,离孩童愈来愈近。
○在句子中间加入一个无意义的字。
○戏剧性地用手抓住你的头,用可笑的方式张开你的嘴巴,装出非常惊讶的表情。
○说话的时候,先以悄悄话的音量说话,然后逐渐变大声,然后再变回悄悄话。
○脱掉鞋子,把鞋子放在头上(或是类似的行为)。
○当你在说话的时候,拿一块手帕放在你的脸上,或是把它当作你和新手间的屏障。
○说话说到一半,忽然跌倒。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4
颂唱
活动重点
○加强语言发展。
○把语言当作创造性的媒介。
○利用语言来加强刺激感和乐趣。
○透过语言的帮忙,可以将行动『绑』在一起。
摘要:
要是能正确的使用语言,语言其实足够相当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加强孩童融入社交天地的兴奋感及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语言将我们的活动和行动绑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单位,以便让孩童察觉活动的连贯性和组织。在一般典型发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创意地玩弄语言。在这项练习中,我们着重在发展语言,将之视为约束组织的要素、加强刺激的要素、以及加强玩乐感的要素。
参与者:
教练和孩童。
准备工作:
如果你还不知道孩童的一些特有词句,一开始先记住几个,除此之外,即使新手能够非常流畅说出这些词句,你必须学习如何以有限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说出来#p#分页标题#e#,我们即将使用的是语言的一种惯用形式,与『歌唱』比较相近,比较不像对话般的谈话。
教练指导:
练习的一开始,我们要你发展一套简单、可以重复的句子,当你跟孩童一同从事例行活动时,或是当你在孩童附近自己做自己的事时(没错,我们要你大声唱给自己听!)就哼唱这个句子,不管孩童的语言能力如何,该句子要保持简单。如果你正走路到厨房去,你可以试着哼:『走、走、走到厨房去~』最后一个字要拉长,而且每个重复的『走』都要用大声的音量唱出来。将眼光朝向孩童,点头并且绽放微笑,邀请孩童一起来参与,随着你颂唱的节奏踏步走路,就像军人走路的模样,在逐字的重复该句几次之后,以热情活力的口吻,将句子中某个要素置换,一次一个就好,举例来说,当你走路到厨房时,可以热情哼着: 『我们要到、到、到厨~房去~』改变不同字强调的语气,政变你行动的速度、改变其它的要素。当孩童习惯于这些曲调,并且也乐在其中后,你可以加入里面更有玩乐性质的要素,举例来说,在你开车的时候,可以试着哼:『我们在骑~马~』要是孩童可以迅速加入你颂唱的行列,不要感到惊讶。
在第一级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希望你能持续运用颂唱进行活动。例如,当进行『建造山脉』活动时,可以一边搬运]赖骨头到『山上』,一边哼唱: 『我们在建造一座山~脉、山脉、山~脉~~我们在建造、建造、建造一座山~脉~~』
第二步就是参与孩童使用的词句,然后逐渐修改这些词句。这就需要去学习并重复孩童已经在使用的词句,通常要用机械式的方法来做,当你在重复句子时,你应该在重复时加上稍微的差异,但是你的音调和强调语气,都要比孩童的更加夸张。一旦孩童体认到你加入了他们(一般都会用眼神关注你或是对你微笑),你就知道你有一个可以用来玩弄的句子,试着在句子中加进单独一个字,举例来说,假如孩童看着一个装满弹珠的杯子,嘴里说着: 『三百个泡泡。』你可以将它改成:『三百个大泡泡!』当你逐渐『主导』句子的时候,不要等孩童先说出这句话,你要开始成为该句子的创始者,并且以非语言的方式邀请孩童加入你的行列,当你进行这项练习时,停顿在句子中不同的地方,让孩童预先完成该句子。接着可以持续加入字汇、强调语气、速度、甚至旋律的变化,装出极度可笑、嘻弄的声音,然后无预警地持续改变下去。
变化:
对于喜欢重复问不相关问题的孩童,试着在他们问问题之前,先对他们哼出: 『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并且重复好几次:要是孩童一直重复同一个问题,响应他的时候,用颂唱的方式重复该问题,并且加上:『真棒的问题,真漂亮的问题!再问我另一个问题!』你再一次的邀请孩童参与你一同玩乐,而不是专注于他谈话的讯息内容。
难题及良机:
你会惊讶的发现,要是你将孩童熟悉的重复词句加入颂唱中,就会比较容易修改及产生变化,又不会失去乐趣,孩童也不会有反抗的举动。跟之前的活动一样,我们建议你一天中经常练习这个活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与第一级所呈现的活动一起整合进行。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5
出乎意料的称号
活动重点
○利用新奇感来分享幽默。
○假装的技巧。
○灵活思考力。
摘要:
这个练习是让孩童接触幽默的绝佳途径,而且这个练习并不需要事先打草稿或是准备长篇大论的内容,除此之外,这个活动也强调灵活的思考,这项练习的幽默并没有复杂的内容。你要随时准备好做出十分滑稽的动作。不过尽管这个活动很简单,对于各年龄层的孩童来说,『预料之外的#p#分页标题#e#称号』会带来大量的乐趣。你要记得,这项活动在一天之中你只能进行少量的练习,还有不要将这个活动只局限在某个时段,要不然会糟蹋了其惊讶的成分。
参与者:
你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这个活动,要是你可以维持孩童的行为规范的话,你可以在小团体或是课堂上进行。
准备工作:
活动一开始,你可以使用一个箱子,里面装满小型的日常用品,你和孩童可以面对面坐着,相距数英呎,并且把箱子放在你面前。如果你是在小团体里进行活动,可以把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圈,箱子放在中间,但是还是要确保箱子离你最近。
教练指导:
这项活动共有两个步骤:
口步骤一
从箱子中拿出任何物体,例如一只鞋子,然后假装它是另外一种东西并说: 『我拿到一顶新帽子。』把鞋子放在头上说:『看起来优不优雅?』可以用夸张的脸部表情和音调做加强的效果,你要记得与孩童的目光相交,并且一起大笑,重复这个动作好几次,一直到你认为可以让孩童试试看为止。试着利用手势动作,做出相同次数的非语言性『闹剧』活动。
口步骤二
在你尝试了这项练习活动一阵子之后,可以对孩童所说的替换物品做出新的回应。当孩童拿了一件物品并说这是另外一件物品时,你可以回答该物品其实又是另外一种物品,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童从箱子里拿了一个安全别针,他说: 『你看,我拿到一只袜子!』你应该接着说:『没错,你拿到一瓶蕃茄酱。』
变化:
确保你持续在箱子中加入新东西,以便随时都有新的惊奇。我们希望你能逐渐不要依赖『道具箱子』来进行这个活动,你能够也应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找到可以利用的道具,一段时问之后,你可以几乎拿起任何一样东西,微笑地说:『你认为这是什么?』如果孩童做出可笑的猜测,你可以说:『没错!』如果孩童给你一个制式的答案,你可以说:『不对,这是____!』你要保持微笑,并且夸大你的声音,以便让新手知道你是假装的。
难题及良机:
有人会担心,如果我们第一次在教导语言的时候,开始变换称号,不爱说话的孩童有可能会因此变得茫然困惑,不过,我们从来没见过这种事情。事实上我们发现,以玩乐性的方式教导语言,会让孩童使用生字或新句子的意愿提升,而且一般成人对语言迟缓的孩童所施予的典型『要求』压力,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然而,要是你有所顾虑,你可以仅利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练习,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头上,用肢体动作来表示这是一顶帽子,而不说一个字。我们发现,练习这种可笑称号的活动其实对于语言学习有所帮助,你有办法立即明了,该孩童是否能够欣赏你的幽默,是否拒绝你的幽默,还是根本处于困惑茫然的状态。刚起步的时候,要是参与者过于冲动,无法等轮到自己时才从箱子拿东西的话,把箱子放在背后,只有在轮到孩童的时候,才把箱子给他。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6
双教练法
活动重点
○迅速转移目光。
○享受与社交同伴的新行为。
○期待带来兴奋感的行动。
摘要:
『双教练法』或『单教练法』的变通方式,应该要包含在一开始的『课程计划表』里,以便每天与第一阶段的孩童进行这些刺激、有趣的活动,这个方法进行的场所应该要没有显著的分心物品,在这个环境里,要把所有会导致分心的事物降到最少,以便让你成为孩童四周最有趣的事物,而不需要与孩童最喜欢的物品或游戏争相吸引孩童的注意。这个活动唯一的困难,我们从名称里就可以略知一二,就是需要两位教练的参与才能进行。
参与者:
最好要有两位教练(若是有需要,也有『单数练法』的变通方式)。
准备工作:
确保你所选择#p#分页标题#e#的适当场所,没有任何物体或是物体非常少,也没有会造成孩童分心的刺激物,我们要孩童的注意力中心是人。
教练指导:
首先,教练们需要一致同意使用联合的策略,也就是说好当某一人作为『焦点』时所要做的事情;接下来你们要决定,当你们最后靠近孩童,而且接受到『开始』的指令时,哪一种动作会是孩童喜欢希望你们做的(如果孩童的状况可以的话)。然后教练会给予孩童一个代表『开始』的简单暗号,让孩童在教练接近的时候使用,我们比较喜欢的暗号为点头以及摇头,点头就表示『继续下去』,摇头就表示『不要继续下去』。你要确保孩童知道如何使用暗号以及何时使用暗号,也就是当你们两个人非常靠近孩童,而且准备好要做动作的时候,才可以使用暗号。
游戏一开始的时候,两位教练分别站在孩童的两侧,距离四英呎的地方;两位教练轮流分别向孩童的方向跨出一大步,跨步的教练应该要做一些戏剧性或是可笑的动作,以便成为『焦点』,吸引孩童注意,这有可能会造成孩童目光的转移,也有可能会让他跟你们一同大笑。当孩童专注于其中一位教练时,另外一位教练也立即做动作来转移孩童的注意力;你们两人应该要同时移到孩童身边,而当你们终于移到这个位置时,要逼近孩童的上方,并夸张的点着头,等着孩童给予『开始』的暗号;当孩童点了头,就开始做一些安全、有趣的胡闹游戏,像是搔痒或是把孩童丢到懒骨头上面去;如果孩童摇摇头,你应该要退回一开始的位置,重新向孩童靠近一次。
变化:
如果只有一位教练的话,你仍然可以进行这个活动。你可以进行『定住』游戏的变化型,在下一阶段我们会提到这个游戏。慢慢靠近孩童,定期做出一些戏剧性的噪音和动作,当孩童将目光移到你身上时,你要马上『定住』直到他将目光移走为止,然后你又继续做同样的事情,一直到你紧邻孩童为止。有些孩童在活动的高潮时,真的会很喜欢被两位教练抱起来,因为教练在数到三之后,会轻轻将孩童甩到一堆懒骨头上面。
难题及良机:
你会发现我们在这个活动中,会试着让孩童当一个主动的沟通角色,我们会尽快让孩童感受到他们对社交互动的健全掌控力,我们相信,『社交自我效能』的感觉对于享受及『拥有』社交互动是很关键的,有些孩童可能会完全无法沟通,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耍让他们知道,无法沟通会被理解成『开始』的暗号,然后教练就会自行要决定采取那一种行动。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7
隧道游戏
活动重点
○增强视觉参照力。
○增强情绪协调。
摘要:
我们在好几年前偶然产生利用布制隧道的想法。我们在一家店里看到一个六呎长的可拆卸式隧道,马上灵感一现,觉得可以好好利用这种隧道来进行游戏,我们发现,对于年幼的孩童来说,隧道是项不可或缺的物品,因为他们根本不会专注于他们的父母,或是参照他人的情绪,即使没有安全感也无所谓。这项练习可以迅速增加年幼孩童的视觉参照力,以及其情绪依赖性的程度,还有与其周遭成人的协调性。
参与者:
一般来说,需要两位教练和一位孩童。其中一位教练必须是新手情绪上依赖的对象。
准备工作:
你需要一个五、六呎长的可拆卸式布质隧道。
教练指导:
这个活动共有四个步骤:
口步骤一
一位教练要站在隧道的出口处,另外一位要牵着孩童的手,温柔地将孩童带至隧道入口处。如果孩童拒绝进入隧道,先用手肘稍微轻推他,但是如果他真的不想进去,绝对不要强迫他进去。
口步骤二
一旦孩童进入隧道,『入口教练』要马上离开孩童的#p#分页标题#e#视线范围,不过要确保孩童知道他不能爬回入口,你或许可以将入口处稍微提高,以便明确向孩童表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向前爬才行;『出口教练』要在隧道出口处一下子出现,一下子消失,要让孩童在隧道爬行时,可以注意到他的出现和消失。
口步骤三
如果要增加点刺激感, 『出口教练』可以移至隧道的外部,并且轻轻前后摇动隧道,让孩童感觉像是在游乐场玩一样,要是你注意到这个举动会让孩童想在隧道里待久一点的话,你要马上停止,尽管这个游戏对孩童不会有伤害,但是教练可能会因此感到无聊。
口步骤四
当孩童靠近隧道出口的时候, 『出口教练』应该要在窥看的同时,做些可笑的表情,和加强语气的音效。当孩童爬出隧道时,教练应该要抱起孩童,面对面的抱着他,然后迅速进行下一个刺激的活动,我们一般都会加上一个『桌面行走』的活动,举例来说,教练马上将孩童就近置于一张坚固的长桌上,然后移到桌子的另外一头,『入口教练』则当孩童的『看护者』,在孩童后面走着,但是不可以碰到孩童,孩童这时候则走到桌子的另一头,投入『出口教练』的怀抱里。我们发现,孩童会全神贯注地注意桌子末端的成人。
变化:
在后面的活动里隧道还有许多用处。教练可以将隧道直立,进入隧道里,然后玩『躲猫猫』游戏,就像真人弹跳玩偶箱一样。学徒也可以利用隧道作为进入俱乐部会所的通道。我们强烈地建议你购买一个隧道,尤其是当你的孩童还未达就学年龄。
难题及良机:
有时候孩童会自愿『困』在隧道中间,拒绝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采取好几种方法。因为隧道是可拆卸的,所以可以缩短隧道的长度;我们可以提高其中一端,让隧道倾斜,如此可以『暗示』孩童该出来了;最后,我们可以用稍微强一点的力量摇晃隧道,因为孩童可能会因此决定,他如果继续爬完隧道的话,会觉得比较舒服。经过几次的试验后,就不会再有这种情况的问题了。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8
攀爬跳跃
活动重点
○增加兴奋感和欢笑。
○提升察觉能力。
摘要:
阿诺.米勒和艾琳.米勒(Arn。ld and EileenMiller)在麻州波士顿创立了认知发展中心,这是一个针对自闭症儿的创新治疗学校,他们在好几年前发现,要是将孩童置于升高的物体上,他们的注意力和参照力会立刻提升;我们都知道,只要在安全的情况下,孩童都喜欢从稍微升高的地方向下跳;综合以上两种成分,我们在好几年前创造了一个叫做『攀爬跳跃』的练习活动。我们已经使用这个活动长达十年之久,但是,每当我们在研讨会讨论及呈现这项练习活动时,总是会有人质疑我们,为什么可以鼓励孩童爬上高处向下跳,这样会有受伤的危险,不过这几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位孩童因为我们的鼓励或是在家里从事攀爬跳跃而受伤,然而,我们还是要做以下警告:如果你对于这个活动有如此顾虑,请不要尝试这个活动。
参与者:
一开始我们希望有两位教练和一位孩童。一位教练要当『看护者』,然后取决于孩童的运动神经能力及警觉性,可以选择耍扶持孩童,或是保持在可以『抓』到孩童的距离;另外一位教练在一排懒骨头上躺着或坐着,懒骨头要摆在桌子边缘的正下方,这位教练则作为『接受者』,当孩童跃离升高的平台时,要接住孩童。当孩童学会了这项活动,而且当教练也决定他们不要对这个活动做太多限制的时候,#p#分页标题#e#可以仅利用一位教练来进行练习。
准备工作:
你需要一张稳固的平台,大概跟孩童一样高,至少要有六张稳固的懒骨头或是类似的软垫。将懒骨头整齐放置在铺有毯子的地板,紧邻着平台。我们知道你会做明确的判断,决定合适的高度,以及该孩童的安全问题。
教练指导:
共有三个步骤,大略叙述出孩童可以达到的进度:
口步骤一
方法非常简单,我们一开始把一个幼童抱起来,将他放在一个升高的平台,一旦到了平台上,我们就不可以离开孩童,接下来缓慢摇动孩童的手和自己的手,然后数到三,数的时候情绪要随着数字变得愈来愈兴奋,一数到三,我们就引领着孩童离开平台,跳到另一位在软垫上等候的教练怀里。孩童并不需要任何提示或是暗示,眼睛就会明显地专注在底下的教练身上,当孩童落下时,教练必须看着孩童的眼,抓住孩童之后,就开始做一些简短的面对面胡闹游戏,或是搔搔痒,然后再重新开始。
口步骤二
当孩童有所进展时,或是孩童年纪较大时,可以在紧邻平台的一侧放置一个稳固的阶梯,然后引导孩童爬楼梯,到达平台的边缘。当孩童这么做的时候,仍然要有一个看护者,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口步骤三
当活动有更大的进展时,我们经常可以让孩童独自进行活动,而我们只要在软垫上等候,孩童就可以自己攀爬,走到平台的边缘,然后跳到我们的怀里。
变化:
如果平台够稳固,而且你的身材也适合的话,你可以与孩童一同练习攀爬跳跃,不过要先等孩童已经熟练步骤三才可以尝试这么做。牵着孩童的手,让孩童先爬,然后一起移到平台的边缘,手仍然牵着,互相注视对方,一起数到三跳下平台,像一个合作的团队一样,一起站起来走回到阶梯重斩开始。我们可以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练习这个活动,举例来说,你可以在户外用露天平台或是门廊练习,但是如果其高度会对身体造成危险,绝对不要使用。对于喜欢游泳的孩童来说,这也是一项很合适的活动。
难题及良机:
不管孩童的技巧有多熟练,还是要确保你仍然是活动的主导者,你掌控活动的顺序,以及数数字的节奏,孩童只能依照你的指示攀爬或跳跃,绝对不能让他自己采取行动。你要确定孩童能够了解,这个活动需要成人来当看护者,以及需要特殊的装置才能进行,绝对不要让孩童独自练习这个活动。如果你觉得孩童不会遵守你对攀爬跳跃所设下的限制规定,要马上停止这项活动。这个活动很显然的是有趣的活动,而不是让孩童受惊吓的活动,如果孩童不喜欢的话,要立刻停止。我们发现,只要仔细改变高度,和改变两位教练的角色,即使是对这项活动感到恐惧的孩童,也能够安全地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9
情感分享
活动重点
○注意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对脸部表情做响应.
○变换身体姿势和目光,以分享情感。
摘要:
渴望亲近的人给予充满感情的触摸,是人之常情。对于某些孩童来说,他们响应这种用身体表达之情感交流的能力有严重缺陷,而且有时候可能会造成尴尬或是不合适的举动。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孩童,让他们学会理解和响应简单的语言及非语言情感分享沟通。我们会告诉你,如何与学龄前孩童及年纪较大的孩童进行活动。
参与者:
学龄前孩童需要两个教练,一个当『看护者』,另一个『接受者』 ;年纪较大的孩童只需要一个教练就够了。
准备工作:
这项活动需要一张长方形桌子,其高度要能够让学龄前孩童的眼高与教练的眼高相同,两位教练要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对于年纪较大的孩童,不需要任何道具。
学龄前孩童的教练指导:
这项活动共有四个步骤:
口步骤一
『看护者』教练帮助孩童在#p#分页标题#e#桌面上站起来,并且面对着『接受者』教练。小心看护着孩童,以便引导他的行动和确保他的安全。
口步骤二
『接受者』教练向新手伸出双手,但是不能碰到他,然后等着孩童将目光转移到他脸上,一旦孩童这么做,即使只有一下子而已,也要马上吸气鼓起脸颊,将孩童的手拉到自己脸上,这个动作确保孩童的眼光会为了分享刺激感而停留不动,『接受者』教练将空气吐出来,同时,还要夸大脸部的表情和声音。
口步骤三
『接受者』教练将新手举起来,抱在怀里,用《划船歌》的旋律唱『妈妈』两个字。
口步骤四
『看护者』教练把孩童放回地上,跟他一起走到『接受者』教练那里, 『接受者』教练要先降低身子到孩童视线的高度,然后把孩子接过来, 『接受者』教练把孩童交回给『看护者』教练,然后重复之前叙述的模式。
年龄较大孩童的教练指导:
这项活动共有两个步骤:
口步骤一
父母与孩童坐着,视线高度相同,父母温柔地把自己的脸移向孩童,直到碰孩童的头,然后父母说: 『我爱你.』如果孩童爱说话的话,让孩童回复: 『我也爱你,』
口步骤二
三四个家人围坐一圈,孩童坐在中心,不按照顺序每个人轮流呼叫孩童的名字,让孩童走向呼叫名字的人,然后两个人慢慢把头靠近,轻轻碰触额头,并重复上一个步骤所说的动作。家人围成一圈站在桌子的每一侧,他们可以不按照顺序地转动孩童,让孩童在彼此之间移动,与每个人拥抱。
变化:
针对学龄前孩童,你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变化,你可以将孩童移至地上,在他四周摆满懒骨头。这时候孩童不需要桌子,就可以在教练之间移动,而且还可以用目光注视教练,在两位教练之间独自移动。
难题与良机:
再强调一次,要是把孩童放在桌上或是平台上会让你担心,你可以先降低自己的高度,与孩童的视线高度相同,然后再进行活动。
第一级,第一阶段,活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