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个训计划里效果最明显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个案基本信息
冬冬(化名),男, 2011年初生,是头胎,足月剖腹产生,身体健康,长得很壮实。被诊断为重度自闭症。几乎没有语言,能发很少的单个字,但语音不清晰,有发脾气、大喊大叫、自伤、攻击等情绪行为。
冬冬于2014年9月底来到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二、入训第一周表现及原因分析
1、社会性方面。呼叫反应不好,不能主动应答“哎”,没有眼神接触,想将其脸转向老师并看着老师时,就使劲将脸转向其他方向,眼睛出现躲闪。
2、语言方面。对简单的指令坐下,起来,过来、抱抱等能理解,但语言表达很差,几乎没有语言,只会发很少的单个字且不清晰,如妈妈、爸爸、果(苹果)、梨、莓(草莓)、我、棒等, p、b、t、d 音几乎发不出来。
3、情绪行为方面。脾气容易暴躁,当遇到不随其意或不情愿做的事时就会大喊大叫,哭闹并伴有自伤(主要表现为咬自己的手和手臂)和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用手打别人)。
![](/uploads/allimg/170225/4-1F2251HT0939.jpg)
1)需要得不到满足是导致其自伤和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
1939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他们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包括自我攻击和攻击他人。本案例中,冬冬在不愿意完成训练任务,以及其愿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这就验证了“挫折攻击”的假说。
2)不合理强化是导致其自伤攻击行为的另一重要原因。
据冬冬妈妈介绍,冬冬在家出现哭闹、自伤和攻击行为时,家里往往立即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奶奶家时更是如此。因此,冬冬的自伤攻击行为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但是由于家长过分的关注与干预 ( 不合理强化 ) ,最终导致了自伤行为频率提高,程度加重,发展为危害其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自伤攻击行为。
3)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其自伤攻击行为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冬冬几乎没有语言,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身心需求,因此,一旦遇到不顺其意或被迫做其不愿做的事时,势必会引发其出现烦躁情绪,进而出现以自伤攻击行为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4、专注力方面。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有多动行为,训练过程中会自行下位从教室这头跑到另一头,手里正玩着玩具,但是眼睛却又看向别的地方。
5、自理方面。不会用语言或手势主动表达上厕所意愿。入训一周内有坐着尿尿情况发生。
三、训练措施
(一)建立训练时的配合能力,增加训练效果
在训练时个案是否配合老师进行训练,对康复训练效果至关重要。因此,配合能力的建立是训练之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冬冬虽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但是有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因此,在训练之初我就利用听指令来建立其配合能力,比如把手放好、回来、过来、抱抱、拿、捡、放、坐下、起立、开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等等,慢慢地其与我建立起了较好的配合能力,为接下来顺利进行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从动作模仿训练慢慢向声音模仿训练过渡
对于没有语言的孩子,从动作模仿逐渐进入到声音模仿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对冬冬的训练我正是按这样的程序进行的。
训练之初我发现无论我做什么动作他都愿意跟着做一样的动作,但是让他跟着做发音模仿时,他则表现出烦躁和不愿意。因此,在训练之初我把训练的目标放在了大动作模仿上,我和他一起拍手、跺脚、弯腰、扭腰等,并一起反复地做《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爸爸去,妈妈去,小宝宝也要去)、《我有一个金娃娃》(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脑瓜,我把金娃娃弄丢了,我哭,我使劲地哭;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脑瓜,我把金娃娃找到了,我笑,我大声地笑)、《拍拍手》(拍拍手,点点头,敬个礼,握握手;拍拍手,点点头,笑嘻嘻,好朋友)等的大动作模仿操,当其大动作模仿进行得很好时,我又开始向精细的手指动作模仿进行,每天我和他一起反复地做《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1 点点头,咕噜咕噜 2 小蜗牛,咕噜咕噜 3 爬高山,咕噜咕噜 4 扇扇子,咕噜咕噜 5 敲大鼓)、《手指变变变》( 1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个毛毛虫; 2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剪刀; 3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叉子; 4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个小铲子; 5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扇子; 6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电话; 7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个小捏子; 8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把小手枪; 9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个小钩子; 10 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根小麻花)。
通过这种动作与声音相结合的动作模仿操的反复模仿与训练,慢慢地冬冬开始在做模仿操时能跟着我偶尔发一个字了,我抓紧时机不断地强化,当他说对了,我立即表扬他“对了,你真棒”等。慢慢地他开始愿意跟着做发音模仿了,当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和他说时,他能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模仿发音。
经过近两个月的反复训练与强化,冬冬已能较好地跟着我进行发音模仿了,能说两个不同字的词了,对看卡片发音模仿不再抵触了,能一次性读完 10 几张卡片,而跟读卡片在刚入训时是根本无法进行的。
(三)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改善其哭闹、大叫、自伤和攻击等不良行为
在本案例中,我主要采用正强化、消退和替代等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善冬冬哭闹、大叫、自伤、攻击等不良行为。
当他发脾气闹情绪时,告诉他“你可以说我生气了,但是发脾气、咬自己、打别人是不对的”, 假如他仍然咬自己,我就采用消退的方法,不予理睬他咬自己的行为,当他停止自伤时,我再次关注他,并反复和他强化“我生气了”,引导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经过近两个月的矫正,冬冬已学会在闹情绪时主动表达“我生气”,哭闹、喊叫、自伤和攻击行为较入训之初明显减少,目前出现自伤咬自己手时,只是轻轻地把手放到嘴边然后就会松开。
四、训练效果
1、社会性方面。呼叫反应时能应答“哎”,但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对于呼叫仍然没有反应,并且眼神接触时间太短。在社会性互动方面,喜欢与小朋友游戏,兴奋得满脸笑容,看着别人的眼神似乎很好,但是由于注意力太过分散,所以眼神显得仍然是游移不定的。由于社会性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因此,对于冬冬的社会性训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语言方面。冬冬在语言方面的进步较大,从入训之初只能发很少的单个字,到目前已能较好地进行发音模仿,并能说出两到三个不同字的词,如苹果、玉米、芒果、西瓜、踢球、骑马、我棒、我要、我想、我玩、我生气、我高兴、我爱你等等。
3、情绪行为方面。当遇到不顺其意或不愿训练的事时,已能主动表达“我生气”,喊叫、哭闹、自伤和攻击行为减少,即使有自伤行为发生时,也只是轻轻地将自己的手轻轻地放在嘴边,当老师不予理睬时,自己就会将手放下来。
4、自理方面。入训之初不能用语言或手势主动表达上厕所意愿,目前已能用语言主动表达上厕所意愿——尿尿,上完厕所能主动冲水并洗手。
5、专注力方面。入训之初训练不到 10 分钟就要下位,现在能在老师的要求下坚持 20 分钟,虽然不下位,但是训练中仍有注意力分散,影响训练进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专注力训练。
![](/uploads/allimg/170225/4-1F2251HJWC.jpg)
扫码下载家机构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