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中善用自闭症儿童的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是自闭症儿童很典型的一种行为表现,它并不是完全由孩子自发或自愿去进行的。在引导者看来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最头疼的问题,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马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制止,甚至会因为孩子的自言自语而终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用尽所有能用的办法专门“扼杀”它。可结果是:孩子不但没有停止这种活动,反而形成了反强化。自闭症儿童的自言自语比较像一种刺激,对付它很难。
我的观点是:
1、以优补劣,拓展学习。正是因为孩子理解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把语言(词汇或者描述性语言)和事或者物进行正确的链接,造成孩子不能正确地描述事和物。因而表达时,只是单一刻板的重复或自言自语
凯凯是个胖嘟嘟的男孩子,对物品的属性和归类有很好的认知。刚来的时候,了解到孩子四岁时,开始经常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动作;到了六岁,开始重复说一个词语,边说边笑好像觉得很有意思;现在近八岁了,会经常不停地重复一些广告句子或者电视里面的台词。每当这个时候,凯凯妈妈就会停止一切活动,竭力地用语言制止他或者用动作使凯凯闭紧嘴巴,可当手一放开时,他还会继续把话说完,拦都拦不住,家长无可奈何。
在凯凯入班,我细细的观察和评估后,发现孩子注意力过分集中、行为刻板。想来这是他突出的特点了,我便正视他的这种特点,帮助他从他兴趣点出发,拓展学习。
比如他刚开始光说“苹果”、“苹果”……我就跟他一块儿说,苹果苹果红苹果,苹果苹果大苹果,苹果苹果削苹果,苹果苹果吃苹果,苹果苹果苹果树,苹果树开花,兔宝宝摘苹果,兔宝宝给姥姥送苹果,苹果皮脆,苹果园有拉苹果的拖拉机。甚至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苹果“咕咚”掉到河里把不思考的小动物都吓跑了……。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怕他不懂,只有我说得越丰富他懂得越多。重复是他因能力差、不善联想和推理的一种玩法,我可以教他更高级的玩法和事理。如果他长大了以后研究苹果种植或象牛顿那样研究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由于他们专注的特点,兴许会有所建树。
2、善用孩子的兴趣点和分享欲望。与人去分享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只不过由于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和障碍阻碍了他,从而导致孩子一些自言自语和刻板的行为。
记得有一次,在感统室门口看到他,他正在原地打转,,嘴巴里不停地说着:球球,球球。。。。。。只见他一只手拿一个绿球球,另一只手拿一个红球球。我便抱住飘飘忽忽东晃西晃的他,反复地拉他的手拍着球球念:“绿球球、绿球球,红球球、红球球,拍绿球球,拍红球球……”,他东看西看似乎没听我讲,可我一停下他却不乐意了。哦!我知道了,他其实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呐。念着念着,我突然故意说错:“绿西瓜,绿西瓜,绿—西—瓜!” 他一愣,看了红球球一眼,嘎嘎地笑了起来,看着球和我的脸笑。我明白了,他原来懂了我的话。老师真可笑,分明是绿球球,怎么念成了“绿西瓜”。他虽然没有来用语言更正我的“错误”,可从孩子的笑脸上,我完成了他与人分享的需求。继而,就没有出现拿着球球原地打转并不断重复语言的他了。
是呀,孩子也有自己喜欢的物品和游戏,当他高兴的时候,也需要与人去分享,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只不过由于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和障碍阻碍了他,从而导致孩子一些自言自语和刻板的行为。正如凯凯一样,当我利用了他的兴趣物,解决了他对于球球的重复语言。
不过,孩子感兴趣的事和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来改善和提高孩子的能力,还要靠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多多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努力吧,我们的孩子情感丰富,只要我们从他们的兴趣点拓展开来学习东西,重复着教他概念,把旧的概念和新的概念编排着,滚动向前地教。孩子一定能帮孩子“去掉”自由自语的行为,学会有效地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