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疗育与亲职教育(二)
贰、社会作用与亲职教育
一、亲职教育的基本概念──
亲职教育被认为是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随者世界潮流的趋向,社会的变迁,父母所面临的子女一代不同于一代,子女所面对的环境在不同的时空也有不同的改变(汲宇荷 1986)。亲职教育的意义,在内容与范围上亦因社会的转变而扩大。依汲宇荷(1986)归纳亲职教育之概念,包括教育子女的能力、夫妻角色职分、亲子关 系的认知、祖辈的角色与职分,分述如下:
1.教育子女的能力:
亲职教育是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以形成其适当职份的教育。
2.夫妻角色职份:
培养双亲教育子女的能力除了学习照顾子女的生活起居、与人相交往、社会的价质 观等,亦包括夫妻角色职分教育的学习。
3.亲子关系的认知:
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亲子关系随者子女成长而有不童的内涵与意义,亲职教育 也就产生不同的实质内容。
4.祖辈的角色与职分:
祖辈在家庭的"亲职教育"角色与功能,也因双薪家庭的普遍及祖辈介入教养,而对家庭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往往由于祖辈与亲职的角色、功能与职分长混淆不 清,使两代管教态度不一致,更造成对成长中婴、幼、儿童及青少年学习困扰困 境。
综合以上分析,可了解亲职教育的主要目的便在培养下一代潜能完全发挥,并提升父母的能力,使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更和胁与发挥最大功能。
二、亲职教育的方法──
目前大部份机构所运用的亲职教育,大致上为透过下列各项方法实施:
(一)、利用「人」来推广亲职教育──
1.演讲:
利用父母各种集会,如学校家长会,邀请亲职教育专家学者以"父母亲职教育"为题材作专题演讲,使父母了解教养子女的原则与方法。
2.访问:
利用家庭访问的机会对个别父母提供教养子女的参考方法与适当态度。
3.研习:
政府单位、社教机构、民间团体、基金会亦经常办理"亲职教育研习会",邀请未婚男女、父母亲共聚一室,一起研究与讨论,共享经验。
4.座谈会:
利用恳亲会,或社教机构、民间团体、基金会举办"亲职教育座谈会"。
(二)、利用「物」来推广──
1.刊物:出版亲职教育系列丛书或在报章杂志刊登亲职教育文章,提供父母有关知识。
2.广播:利用广播台,邀请亲职教育人士主讲或推广亲职教育知识。
3.电视:在电视上播出有关亲职教育节目,或请专家上电视讲授。
4.视听教材:录制亲职教育影集、录音带及拍摄教育影片提供为婚或已婚者参考。
5.电话咨询服务:直接提供电话服务给父母亲来电询问有关亲职教育知识。
6.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个案咨询,与个案共同讨论亲职教育以及团体服务。
三、社会工作与亲职教育──
家庭的福利服务,依谢秀芬( )描述,应包括下列四类:
1.与社会制度有关或社会资源缺乏的问题:如失业、疾病、低所得、身子残障等。
2.与家庭关系有关的问题:如夫妻间的冲突、亲子关系障碍、 婆媳不和等人际关系的问题。
3.家庭成员有社会适应上的困难问题:如青少年问题,老人问题。
4.欠捐的家庭问题:如单亲(*)家庭因家庭成员入院,受刑或机构养护,不得不离 开家庭生活所产生的家庭问题。
面对家庭所可能遭遇的亲子问题,援助父母了解子女以更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来培育人个健全的儿女,乃是社会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在服务过程,除了结合专家提供育儿的知识外,有时父母还必须了解人与情境的反应,以了解自己的教育态度是如何影响儿童,及何因素影响着自身的教育态度。因此社会工作的参与就显得相当重 要。
社会工作方法所重视的特点包括下列各点:
1.人与环境。
2.人与人相互作用。
3.社会性功能。
4.以做决定及解决问题为主。
因此,社会工作在临床上除了重视直接服务外,也重视环境处遇,帮父母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时甚至介入亲子的沟通过程,目的除了给孩子一个适合他生活的家庭外,亦协助父母及孩子甚至祖辈达到最良好之家庭适应及亲子关系。此外,关于亲职教育之特色,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1.是人与人的关系。
2.父母必须了解环境与孩子及自己间的关系。
3.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细小事件,以及在事件中父母的角色地位。因此父母的社会功能占极重要的位置,当然更包括了父母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决定的能力, 及做决定之后负责任的能力。
由以上所述,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工作与亲职教育的功能及相关性。
参、结论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一方面连结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环结,同时也是行为规范与社会理想的基本依赖之所寄。家庭功能是否发挥,不仅影响个人生理与心理需要的满足,同时也影响社会的秩序及持续。而主宰家庭的主要人物是父母,父母本身是否健全,是否能提供一个健全的养育场所来养育下一代,是亲教育工作最关心的。家中有发展迟缓的孩子,家庭成员本来就会面对较大的压力与适应上的问题,因此会工作者利用亲职教育的各种方法,以促进家庭既有功能的发挥,并促使家中每一成员自我的成长发展,及和谐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