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婴幼儿辰辰偏食行为矫正案例
一、 案例描述
(一)基本情况
辰辰,男,2岁半。2005年九月进入特殊班。
父亲陈ⅹⅹ,36岁,大学本科\外企会计;
母亲张××,34岁,大学本科,某小学语文教师。
2005年辰辰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自闭症,表现为刻板、无语言,交往困难,平时有很多异常行为,进食时偏食严重,在成人的协助下只吃白饭,不吃蔬菜和荤菜,喜欢吃饼干之类甜食。
2005年3月辰辰曾去儿童医学中心注射脑活素6个月,效果不明显。2005年儿童医学中心测定智商(IQ)50以下。
二、案例分析
日本的一位专家将自闭症偏食说是与他们的认识障碍有关。但这种认识障碍对孩子的进食行为形成干扰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家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矫正的条件,这种干扰就会减少或消除,反之则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
辰辰因从小有奶奶带领,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偏食现象也没引起注意,也不知如何训练,任孩子吃白饭,吃些饼干之类甜食饮料。
婴幼儿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迅速时期,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在这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偏食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均衡。由于辰辰偏食严重,喜欢吃饼干之类甜食,因此辰辰长得非常瘦小。要解决辰辰偏食问题,首先要矫正消退辰辰偏食不正确行为,建立正确行为——能吃点蔬菜和荤菜,同时做好家园协同工作,及时和辰辰的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知道孩子偏食带来的危害。
(一)训练计划设计
(1)运用ABA的训练:因行为是可塑造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回合公式:
指令(刺激)__反应 (孩子)__结果(强化)__ 停顿__
下一回合
(2)运用替代法:即先让辰辰吃下小半碗米饭,然后在一勺中放一点蔬菜(不让孩子看见)等他吃下一小勺,再在小勺里放上比第一次多一点的蔬菜,逐渐过渡让孩子能看着老师放下一点蔬菜喂下一勺,二勺直到蔬菜和米饭一起吃下。
(3)运用认识法:因为自闭症婴幼儿偏食和他们的认知障碍有关,可运用简单的“图文配对”、“看图说话”,让辰辰辨别,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初步懂得小朋友样样都吃身体好。
(二)训练计划实施
第一阶段05.9-05.10
阶段目标:能在成人协助下使用勺吃下半碗米饭。引导辰辰看同伴吃蔬菜及荤菜。
方法与措施:1)运用协助法:即老师协助幼儿吃下半碗米饭。
2)试喂下一点菜汤。
3)向家长宣传偏食危害。
效果:在老师协助下辰辰使用勺吃下半碗米饭和喂下菜汤1-2小口。(开始吵闹不肯吃、后喂下)
第二阶段05.10-05.11
阶段目标:能自己使用勺吃下半碗米饭。在成人协助下喂下一点菜汤,或一点蔬菜。
方法与措施:1)运用ABA训练法和回合公式,能自己使用勺吃饭。
2)运用协助法:在老师协助下能喂上2-3口菜汤。
3)请家长配合在家庭中用此方法进行训练。
效果:能自己使用勺吃下半碗米饭,在老师协助下喂上2~3口菜汤。
第三阶段05.11—05.12
阶段目标:自己使用勺吃米饭,会目光注视菜,在老师协助下,用勺取蔬菜吃。
方法与措施:1)运用替代法,在米饭中加入少量的菜,能吃下一点菜。
2)教家长运用替代法在家对辰辰进行训练。
效果:会自己使用勺吃米饭,在老师协助下吃下一点青菜;自己有意识用勺取一点青菜。
第四阶段05。12-06.1
阶段目标:会自己用勺取菜吃,试喂少量肉。
方法与措施:1)运用ABA训练法,
2)协助法
3)家园协同,共同训练
效果:能自己用勺吃米饭和蔬菜,不肯吃肉,吵闹。
第五阶段06.1—06.2
阶段目标:会自己用勺取菜吃,继续试喂下一点肉。
方法与措施:1)运用ABA训练法
喂肉(刺激)__抗拒或接受 (孩子)__批评或表扬(强化)__停顿__ 下一回合
2)协助法,教师协助用勺取肉吃。
3)家园协同,共同训练
效果:能自己吃下蔬菜等,用手有意识拿起一块肉尝试吃。
第六阶段06.2-—06.3
阶段目标:会自己用勺从碗内取菜,取肉吃。
方法与措施:1)继续运用ABA回合公式,替代法训练幼儿吃菜、肉。
2)家园协同:共同矫正,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训练。
效果:有较大的进步,会自己吃含肉制品,如馄饨、馒头等,会自己从碗内取肉吃。
三、问题与思考
半年来通过运用ABA回合公式训练、协助法及替代法,辰辰目前在园基本改变了偏食行为,能自己吃下一些蔬菜和荤菜。初步矫正了他偏食行为,对辰辰在认知、健康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小肌肉运动有所发展。在训练中,我们感到以下三点在训练中是至关重要:
1.家园协同:矫正自闭症婴幼儿偏食行为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的肯定与支持是训练成功的关键;
2.策略运用:自闭症婴幼儿差异大,训练中要针对不同婴幼儿运用不同策略进行训练,因人而宜是训练成功的关键;
3.持之以恒:自闭症婴幼儿反复性大,有刻板行为且语言理解能力不够,矫正异常行为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