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训练主动表达时应注意的问题
自闭症孩子一直不会主动,一直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会主动地去搭讪,不会主动的要求东西。这样家长就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因为他不会把感受说出来。
由此可见,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而非靠自己假设。那么在训练过程中,我们
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把握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动机,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如:孩子饿 了,教他说:“饼干”。孩子渴了,教他说:“水”。要外出时,教他说:“衣服、鞋。”等等。利用孩子的仿说能力来训练主动表达也是很好的一种辅助方式。
从名词开始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逐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学会使用名词表达需求比较有实用性,会使孩子加深对语言功能性的理解,会使孩子更愿意使用语言来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表达方式除了有语言以外,还有很多辅助性工具可以帮助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图片、手势、机器等等。不同能力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方式或其他辅助性工具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语言表达能力。但要注意无论选择哪种辅助工具都要伴随语言的存在,这样使用辅助性工具才可以诱导语言的出现。
训练中家长要注意强化物的管理与使用。最好随时管理在自己的手里,不能轻易地让孩子得到,每次奖励给孩子的强化物,量不能过多,每次的强化物不能太单调,让孩子玩够了,吃饱了,强化物失效了,孩子主动表达的欲望就会减少,对孩子主动表达的训练就不会有很好效果。
家长要把握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在固定的一种情况下,孩子学会了使用主动语言表达需求后,要泛化多种情况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的人去交往时,孩子都会使用正确的主动语言来表达需求时才说明这个孩子真正具备了主动语言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