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闭症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初探
一、天津地区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的现状
天津地区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可以说是空白,分几方面简述如下:
1、园校方面
在启智、培智等特教学校,只招收程度较好、能坐得住、能自理、无问题行为的自闭症孩子入学;在正常园校,只有非常边缘的、即程度很轻的自闭症孩子能随班就读,但不能入学籍,有活动时学校就让其在家休息。无论哪种学校,入学后都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老师们也不懂得自闭症,一方面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压力和困惑,另一方面孩子们在学校里没有专业的康复教育训练,只是落得个义务教育的虚名,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最终孩子们宝贵的康复时间都荒废了,而老师却觉得付出了努力他们的进步也微乎其微,很有挫败感。可事实是什么呢,我们的孩子只要有专业、有针对地支持和训练,他们是可以持续进步的。
2、家长方面
自闭症孩子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包括学龄前的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教、普教学校,觉得只要进去就是融合,寄希望于跟其他孩子在一起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自闭症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好转。同时家长觉得孩子是在上学,对自己也是个安慰、还稍许有自尊心的满足。这种心理使一些打着能融合的机构、园校钻了空子,吸引了不少家长盲目选择,可由于实际上的教育不是融合的、而是混在其中,同样把好的康复时间给耽误了。当混不下去、家长不得不面对时,就觉得孩子也就这样了,由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而放弃进一步的康复努力;而孩子本身因为没有有效的干预,使他们没能掌握参与社区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最终又回到家庭,成了从所谓“融合”再回到隔离,成为家庭的苦难和社会的负担。
3、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方面
在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里基本都是自闭症孩子,充其量就有几个智障、发育迟缓的孩子,算不上什么融合。一方面,机构乐于走入园校给有需要的在学自闭症孩子以专业支持,但普通园校是拒绝的;一方面,在机构训练卓有成效的自闭症孩子,机构苦于没有渠道让孩子去融合。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的技术力量和一些成熟的经验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以推动融合,或者说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使专业的力量只发挥在有限的来机构训练的孩子身上,没有走出机构惠及在园校中的那些自闭症孩子们。
融合教育是本着回归主流的原则,逐步取代特、普教分离的现状,把有特殊需要的残障儿童纳入到普通教育中,我想这对于残障儿童的心智成长更为有利,对于人的尊重也体现得更为实在。由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不像其他残障类型的教育已经很成熟了,如盲聋哑、智障他们至少可以在特教中获得学习机会,而自闭症孩子是普教、特教都不适合,所以自闭症融合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又尤为困难。
正由于家长们对融合的理解过于简单——与正常孩子在一起就是融合,才生发了某些唯利是图人的欲心,才带来了上面的一些可悲又无奈的现状。什么是真正的融合?我个人的理解至少融合教育中应具备和做到如下几点:
- 帮助自闭症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即在校的时日中对他们是有促进的
- 有专业人员的跟进
- 帮助他们与同伴建立关系
- 主要要发展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 分科要求:即有的科目在集体中,有些科目在小组或特殊班级中
- 各种课程中孩子是有参与的,而不是与他无关地混着、自闭着
要想达到这几点,由天津的现状出发,需要分几步走才能逐步形成融合教育框架,最终实现融合教育的初衷,以实现真正的融合。下面简要写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算是一个发展路径的初探吧。
二、天津自闭症融合教育发展路径初探
1、 科普培训
由教育局牵头,在整个教育系统的特、普教老师中做自闭症相关知识科普培训,使老师们遇到自闭症孩子时至少知道他们怎么了、我可以怎样帮助他。最好同时也培训融合教育的理念和理论基础
2、 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内的融合教育
有条件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可以办个学龄前普教班或幼儿园,按融合比例安排适合的自闭症孩子进入该班级或自己的幼儿园中融合
3、 发动社会资源
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努力发动社会资源,与一些普通园校建立伙伴关系,使机构内的条件适合的孩子可以去挂钩校融合,并随着机构老师的介入把方法带进学校中
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开放一些园校允许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进入到学校中,在老师们接受了科普培训的基础上,以示范、辅导、带徒弟的方式,使老师们进一步更直接快捷地获得更多更实用有效的方法,并结合他们普教的智慧,给自闭症孩子以有促进的学校教育
5、 特教学校零拒收
零拒收不意味着就可以真正帮到孩子们,所以特教老师接受自闭症教育训练方法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以期先实现与智障孩子的融合
6、 普教融合教育试点、示范校
除了老师获得方法的培训外,还应有环境配套、个别化教学、沟通会等方面的体制建立,这需要整个学校从上到下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和认可
7、 送教入户
还有一部分有严重自伤、他伤行为或完全不能自理的孩子,现有的学校条件还不能接纳他们入学,就应将“融合”走出校门送入家门,使这些孩子也有获得康复教育的机会,从而获得一定的康复以减轻家庭负担
8、 需要的支持
要想有融合教育,就需要很多的支持,支持到位了也许指日可待,没有支持步履维艰。这需要:
- 市政府对自闭症群体带来的家庭、社会问题的了解和重视
- 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各相关部门联动
- 政策、法律的建立,保障融合教育获得有利的推行
- 奖励、绩效评核和财政支持鼓励学校积极参与融合教育
- 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给自闭症孩子康复教育补助金,一方面鼓励家长积极带孩子康复;一方面补助金随着孩子带到各个层次的康复教育中,使园校、机构可以有人财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使自闭症融合教育不断进步、完善、成熟
不管怎样,路在脚下,作为一个家长出身办起来的民办非营利的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我们不会等待,我们会身体力行努力推行融合教育,相信终有自闭症孩子有学可上、在学是有促进的、就近入学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