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寓刷牙于乐助自闭儿防龋

作者:涂端玉 更新时间:2010-07-1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自闭症、脑瘫、多动症三类特殊患儿父母应学会对孩子的口腔健康预防、监督、治疗“三管齐下”

  自闭症儿童终日里除了吃饭外“撬口难开”,父母很难知道其口腔卫生情况;脑瘫、弱智孩子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不好,牙齿也跟着倒霉;多动症患儿刷牙往往不足三分钟,口腔清洁大打折扣……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了解到:以上三类问题儿童通常口腔状况都比正常儿童差。

  “虽然治疗孩子本身所患‘大病’是这类父母们日常重心所在,但他们却忽略了,如果患儿龋齿丛生,口腔状况极其糟糕,势必影响正常营养吸收,妨碍其发育和治疗效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科主任赵玮表示,如何针对这三类孩子的特殊情况,培养其卫生习惯、加强日常监督并配合就医,个中技巧值得父母学习。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郭江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科主任赵玮

  病例

  自闭症患儿

  牙烂1/3父母仍不知

  小晴(化名)今年四岁,患有重度自闭症,不擅表达的她有天突然捂着右脸痛得在地上打滚,父母赶紧带她就医。检查发现,小晴口腔内1/3的牙齿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龋坏,而此前,父母对她的烂牙情况一无所知。小晴并非特例,据某项统计发现,身心残障者需要接受龋齿治疗的平均牙齿数为8.84颗,而身心残障度越高,龋齿发病率也越高。

  “临床中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赵玮介绍,自闭症患儿由于极少开口说话,又能自主吃饭,所以家长和老师能通过其张合嘴唇发现烂牙的几率也非常低。此外,他们患病了也难以反馈病情,因此,这个群体往往成为龋齿的重灾区。

  脑瘫孩子患龋则情况更糟。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广东佛山某医院曾对500例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过龋齿检查,结果发现患龋率达到77%,且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不断增加。

  “脑瘫患儿的口腔卫生状况是这三类患儿中最差的,因为他们无法自理刷牙,而父母哪怕每天喂饭,也可能对食物残渣滞留、牙齿烂了大洞的情况视而不见,直到孩子牙病急性发作才急忙送医。”赵玮指出,很多脑瘫患儿的家长往往只重视对脑瘫的治疗,愿意日复一日地带孩子去做康复治疗,却忽视最简单的餐后漱口刷牙,导致龋病很容易就拖了患儿的康复“后腿”——吸收不佳直接带来发育不良。

  赵玮介绍,相对而言,多动症孩子是三类孩子中龋坏程度较轻的,但其问题在于不肯老实刷牙,清洁口腔的耐力不够。如果父母也粗心疏于监督,孩子很容易患龋。

  支招

  多种方法可应对洁牙难

  “脑瘫患儿除具有一般儿童所具有的患龋因素外,口腔自洁能力差,家长又没有有效的做好口腔清洁护理,是一个重要因素。”赵玮介绍,对于此类患儿而言,父母应尽量少让其吃甜食、喝甜饮料,在清洁方面,如果是婴幼儿,可以使用蘸了小苏打水或盐水,甚至是清水的棉球帮其清洗牙龈,当其逐渐长出牙齿后,可改换成牙刷牙膏,有的患儿可能偶尔吞咽牙膏,所以牙膏不宜挤太大块。“对他们的口腔卫生护理要比普通儿童更为讲究,任何时候进食完毕都应漱口。”

  对于自闭症患儿,赵玮表示,他们完全能听懂父母的教诲,执行刷牙漱口等行为问题不大。“重点在于家长能和孩子很好地沟通,让其养成良好的洁牙习惯,对于这类孩子最重要的是日常监督检查,如借助玩耍过程劝导孩子经常张口,看看是否有烂牙存在等。”

  “其实别说多动症孩子,哪怕是成人,也难以严格坚持刷牙刷满三分钟。”赵玮表示,首当其冲就应带着孩子去超市购买他们“心水”的牙具,只有“好玩”才能让他们愿意多刷牙;其次,可采取一家三口互相比赛,看谁刷牙能达到三分钟等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不感觉枯燥,自然也就乐意执行。

  赵玮建议,对于以上三类儿童,最好每半年带其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就诊

  “木头人”游戏助孩子乖乖就诊

  “对于这三类儿童,不仅仅是预防难度比较大,治疗往往也较困难。”赵玮介绍,不少高知家庭的父母会刻意回避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拒不告诉医生。“如果是经验丰富的医生还可能快速发现孩子的情况并采取积极措施,如果是年轻医生,很可能双方无法沟通,导致无功而返。”

  而另一大极端则是家长走进诊室就大大咧咧地告诉医生孩子的病情,这也不太合适。赵玮表示,自闭症、多动症、脑瘫儿童内心都较为敏感,自尊心强,如果大张旗鼓地向外人强调他们的疾病,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打击,他们可能越发不愿配合看病。

  “比较好的做法是支开孩子,告诉医生其具体病情,或带孩子进来时用语言‘暗示’医生孩子偏内向或很外向。”此外,赵玮介绍,临床常用于多动症患儿身上的“木头人”游戏也非常奏效,家长不妨学习:“譬如就医前告诉孩子等下看病时要和医生做游戏,数到‘一二三’就不能动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样可以让其在娱乐中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另外,患儿进行口腔治疗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如温言鼓励、安抚等,但不要过度强调看病的痛苦。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自闭的世界 孤独的心
下一篇:培养出来的自闭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救助站里找到离校自闭生
  • 还没结婚先当了“母亲”
  • 国际残疾人日 倾听“我们的心声”
  • 三位母亲一个心愿
  • 老人渴盼精神陪护:谁来陪我聊聊天
  • 走进“雨人”的孤独世界
  • 性格孤僻体质差--当心孩子患上高楼孤独症
  • [共同关注] 谁来为星星买单
  • 无锡开通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 献给孤独症儿童新学期礼物(图)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