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行走:读不了万卷书,行得了万里路
出发仪式上“孤独的行走”六人团队与志愿者在一起
大型关爱自闭症活动《孤独的行走》今天是行走的第二天,“孤独的行走”六人团队中的自闭症青年陈萌的妈妈说:“也许我的孩子读不了万卷书,但行的了万里路。”这一呼声成了当今星儿妈妈的最强音,给星儿家庭以鼓励和支持。
9月3日,由两个自闭症青年、一位母亲、一名领队、两名志愿者组成的“孤独的行走”六人团队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启了挑战川藏线的旅程,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网名,陈萌叫茄子,昌荣叫冬瓜,小梁叫黄瓜,小军叫白菜,陈萌妈叫菜花,窦一欣叫土豆。他们将用45天时间,用滑板行走2000余公里,抵达西藏拉萨。成都的自闭症公益组织、特殊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志愿者在成都一特殊教育学校为“窦老爹”的团队举行了出发仪式,数十名自闭症孩子和家长为他们表演了节目。
昨天中午12点44分,出发仪式刚结束,“窦老爹”就带着他的团队在细雨中出发,开启了突破之旅。他们首站去往成都的一个郊区崇州市,30公里的路程用时4小时30分。今天行走的途中,他们来到一早点摊,阿萌礼貌的点餐:“姑娘,这是啥馅的?”对面40多岁阿姨亮了眼睛,一下没反应过来。饭毕,“姐姐们”迫不及待的拉着礼貌帅哥拍照。
领队窦一欣,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爷们儿,发起了这个名为“孤独的行走”的活动。自闭症孩子们称他为“窦老爹”。6年前,他从一名老板变身为公益人士,全力帮助自闭症患者,为此花光了所有积蓄。
“窦老爹”有着丰富的户外行走经验。2012年,他带着自闭症青年画家陈萌,耗时近半年,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走到最南端的三亚,行程7000公里。
而这一次,他又多带了一个自闭症青年。他们将从成都行走至拉萨,完成第一阶段的“突破之旅”;再飞回成都,由成都出发,通过火车、轮船、搭车、行走等方式,耗时一个月抵达上海,完成第二阶段的“发现之旅”。途中,自闭症青年将与沿途的自闭症孩子交流,并尝试问路。
窦一欣说,这几年从事公益活动下来,钱已经花光,他本想就此停止。但是,想到那些自闭症的孩子,他还是忍不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因此,他决定再次通过行走的方式,吸引社会关注,为100个自闭症孩子筹集学费。
此前,第一次的行走让他获得了奥运冠军冯坤的帮助,并在冯坤等人的资助下成立了“静语者家园”——一所专为成人自闭症群体而成立的公益组织。
窦一欣说,整个社会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相对较多,但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自闭症儿童长大后的状况。而实际上,自闭症是一种终身无法治愈的精神疾病。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自闭症孩子正在长大,但是因为缺乏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往往只有待在家里,情况越变越糟。“静语者家园”和“孤独的行走”活动,就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帮助成人自闭症群体。
本次活动还将联合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及各地专业机构、院校开展成人自闭症生存现状调研工作,借鉴国外先进模式,结合中国自闭症家庭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自闭症发展及养护措施的模式。
22岁的陈萌是第二次参加行走。他7岁学画,画作颇受专业人士好评。第一次的行走,让他成为了自闭症孩子们心中的明星人物。2014年,陈萌登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在各方助力下追梦成功。
陈萌的妈妈说,通过上一次的行走,陈萌有了很大变化,他变得更乐于主动接触人,对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次,她将陪孩子一起挑战川藏线。
本次行走增加的自闭症青年叫徐昌荣,来自山东邹城,正是看了《中国梦想秀》之后,他央求妈妈带他参加第二季行走。此前从未出过远门的他有点胆小,初次见面的时候头都不敢抬,面对未知的行程,他心怀忐忑却又充满期待。他说我要挑战自己,要代表其他自闭症孩子走出去,让大家认识我们。
这次出发仪式,这个小团队还特别准备了自制的明信片,让自闭症孩子们写上自己的愿望。他们将带上这些明信片启程,抵达拉萨后将明信片寄回孩子们手中。
自闭症孩子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愿望
“孤独的行走”六人团队在细雨中出发
行走的途中早点摊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