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自强缘于“自信”
都说“教育改变命运”,可对于很多聋盲学生来说,先天的不足注定他们难以摆脱社会弱势群体的地位。面对这些孩子,我们的老师该怎么办?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了市特殊教育学校。
这是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康复训练班上课的场景,这些孩子非聋即哑,要教会他们发出正常人的声音,难度可想而知,孩子听不到怎么办?老师只能让他们摸着自己的声带感觉那微妙的变化。
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常常是满头大汗。最难受的还不止这些,很多孩子由于聋哑连带智力发育缓慢,很难管教,甚至在上课的时候扇老师的耳光。
老师们介绍:必须要让这些孩子尽可能恢复部分语言功能,能与正常人沟通,这样有助于确立孩子的自信心,将来尽快融入社会。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懂得了老师的心。
对于高年级同学,学校了改变过去的“救助”教育模式、代之以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诸如雕刻、烹饪、服装裁剪、中医推拿等一技之长,今后好自食其力。你看,玉雕班和烹饪班上的这些同学,技艺多棒!还没出校门呢,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了,有的孩子甚至盘算着自己做老板。
校方介绍:搞职业培训,让学校投入了几十万的设备投资,但能让孩子们找到自信,感觉到未来的人生有保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