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男孩咬记者掐医生 母亲挥泪求助
7月25日,省儿童医院,彬彬正接受医生的智力检测记者童迪摄
本报7月25日讯“他成天就这么闹,吼都吼不住”,望着儿子彬彬,家住长沙市狮子山社区的易女士只能流泪叹息。易女士身后那个正向记者扮鬼脸的瘦小男孩就是彬彬,今年15岁,自幼多动成性,见什么碰什么,尖叫、咬人、抢东西是“家常便饭”。随着年龄进入青春期,如今彬彬在异性面前表现出来的异常举动,更让家人时常面临尴尬。
“陪读”入学,9岁退学
易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彬彬自幼多动成性,8岁入读小学就被学校拒之门外,为保证孩子成功入学,她到学校再三拜托,并提前退休当起了“陪读”。但是,“陪读”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勉强度过一个多学期后,彬彬还是被校方劝退。
更让家人恼火的是,彬彬进入青春期后,在异性面前的异常举动更加明显,“有时竟拉扯女生的裙子”。为避免孩子惹出祸端,易女士只能尽量不让彬彬和女生呆在一起,这让孩子更加孤独。
退学后,彬彬还是“不知悔改”,加之受人嘲笑、缺少伙伴,他对别人的不友好举动也变本加厉,由此自然引来不少人的“教训”。讲起孩子的不幸,易女士忍不住有些哽咽,“彬彬很想治好病,但就是控制不住,望着他大口喝中药的样子,就觉得可怜”。
刚咬男记者,又掐女医生
24日上午,在记者陪同下,易女士和彬彬再次前往省儿童医院就诊。一路上,彬彬时而大声叫嚷,一个转身,便又笑着朝记者手臂咬来,不到半小时,记者就被其“善意攻击”数次。
一名女医生为彬彬进行智商检测。医生的问题,并没难倒他,但稍不留神,他的手竟伸到桌下,朝医生脚部掐去。
对“多动症”无特效方案
24日下午,长沙市精神病医院门诊科专家章国强医生给出结论,彬彬的病症属于“多动症”,但目前对于该症的诊治并没有特效方案,唯一的办法是家长通过积极引导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坚持药物辅助治疗,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社会因素也是病因
章国强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患“多动症”的儿童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医学、教育专家的注意,其中社会因素不容忽视。章医生解释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孩子也被卷入“高压”之中,即便是一些先天条件正常的儿童,因家长急于“望子成龙”,对其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和过量的早期智力开发,使孩子承受“力不能及”的压力,也可能患上多动症。另外,网络游戏、暴力色情文化制品的影响,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孩子体内摄入过多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剂等,也会加剧孩子的病症。
对于儿童多动症的防治,章医生建议说,首先要求家长对孩子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则应该采取择中的办法对患病儿童进行教育,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社会其他方面也应给予关心、帮助。他建议广大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应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和检查。
期待市民献计
易女士期待通过本报的报道,能征集到市民和专家的救治意见,帮彬彬寻找到有效的康复途径。同时,本报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儿童心理疾病”问题的探讨,提出相关预防、治疗建议,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献计献策。(本报献计热线:0731—432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