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以生活适应为核心探索适合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内容》的开题报告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8-06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一、课题名称:

  以生活适应为核心探索适合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分析:

  (一)课题研究背景: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近年来,我国随着临床诊断医学的发展,许多自闭症儿童被确诊,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上海各区县的辅读学校招生的学生中表现明显。08年7月,我校招收一年级新生九名,其中五名经精神卫生专家测定为自闭症,占整个班级学生数的55%以上。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在招收智障孩子为主的辅读学校变得十分迫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立论依据:课题中的关健词生活适应是指自闭症儿童必须具备的初步人际交往常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并遵守一些社会基本规范秩序。我们认为这是现代人生存的最基本的元素。适应生活的教学要求遵循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生活适应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缺陷,我们必须开展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教育与训练。关健词教育训练是指有别于医疗手段的促进自闭症儿童发展的干预措施,目前医学界对自闭症儿童的成因,发病诱因、病理基因尚不清楚,医疗手段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且自闭症的发病年龄早,很难被及时发现而得到早期治疗。因此当这些自闭症儿童送入学校,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教育与训练的手段对这些孩子进行有效干预,才能使这些孩子尽可能回归主流社会,减轻社会负担,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关健词适合是指:目前对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已不断深入,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训练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地域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一些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地区所研究出来的经验未必能适合我们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因些我们要研究一些适合这些自闭症儿童的同时又被老师与家长能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内容与训练手段,这才是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假设:自闭症儿童之间虽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些孩子由于同一病因,必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五个自闭症儿童个案的研究,探索出一些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训练的方法。谨通过此课题研究积累的一些资料和经验,期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对自闭症儿童在教育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三)课题研究整体思路:目前针对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已取得专家与老师的认可,个别化教育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规律的。然而我们在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时候,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及制定方法和步骤的,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很少去关注相同类型的智障学生在接受个别化教育的时候会呈现哪些共性。也就是说这些个案的研究缺少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生活适应为核心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的研究找出弥补自闭症学在个别化教学这一环节中的空白,反过来为更好的制定个别化教育训练的内容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自闭症儿童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以招收重中度智障学生为主的辅读学校内,自闭症儿童占特殊孩子的比率不断提高,面对着这群难以沟通教育的特殊孩子,领导与教师迫切需要寻找比较行之有效的教育训练内容与方法。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群众基础,也就要说课题的研究会得到领导与教师们的积极支持,领导重视了,科研经费也有一定的保证。有了一定的经费就有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加强课题组的领导,本研究课题聘请了陈建平校长作顾问,使全体科研组人员有了领导的核心力量。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一年级的五位新生,五位学生处在同一年龄段,相对年龄较小便于早期干预,由于研究对象集中在本校又在同一班级,使研究工作开展较为方便可行,而且这五位学生将在本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刚开头,有的是时间,这更加便于我们的观察与后续研究。

  再次,本课题组人员几乎清一色的一线教师,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段,他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这是课题项目能认真完成的有生力量。还有这五个孩子的家长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为实现家校合一,正确实施个别化教育训练有充分保证。

  另有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因素是,目前全市的辅读学校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新的二期课改的理念正需要科研的加入,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这历来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本次市级层面的课题会积极推进本校课改的进程。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自闭症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进行教育训练的可行性内容,为学校教师与家长提供适合这类儿童教育训练方法与内容,也为学校对这类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以及评价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学校特殊教育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践探索自闭症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可行性教育训练的内容。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辅读学校开展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提供数据与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国内外关于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研究成果。

  2、五位自闭症儿童教育现状的研究

  (1)五位自闭症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

  (2)五位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

  3、针对自闭症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的教学训练可行性内容进行研究

  (1)针对自闭症学生,研究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个别化教育训练的内容;

  (2)针对自闭症学生,研究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教育训练可行性的内容;

  4、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教育训练内容实施后的评估

    自闭症学生实施后的评估(前后对照表)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08.4—2008.1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收集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资料、组织分析探讨、掌握课题研究的有关动态和情报资料;对本校一年级五位自闭症新生开展现状调查;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

  实施阶段(2009.1—2010.12):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形成关于自闭症学生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教学训练可行性内容的相关实施方案;根据个别化的训练方案认真实施计划,根据实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记录、修改方案、同行交流及请咨询有关专家并做好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形成文字,收集资料。

  总结阶段(2010.12—2011.6):对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加以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

  七、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课题组成员:

  陈建平、沈奇华、蔡红梅、姜华、朱彩月、顾玉花、金 欢。

  具体分工:

  1、课题方案和内容的设计(沈奇华)

  2、课题顾问(陈建平)

  3、课题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姜华、陈建平#p#分页标题#e#、蔡红梅、朱彩月、顾玉花、沈奇华)

  4、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金欢)

  5、自闭症学生的研究(顾玉花、沈奇华、蔡红梅、朱彩月、姜华)

  7、课题资料库的整理和完善(姜华、金 欢)

  8、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沈奇华)

  9、课题总结报告(朱彩月)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关于自闭症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教育训练的可行性内容研究的案例;

  2、《以生活适应为核心探索适合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内容》的总结报告

  3、自闭症儿童训练手册。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和奖励:

  整个课题研究涉及资料收集、文献查阅、案例研究等,需要一定的经费。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投入一定的研究经费,并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力争以充足的经费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对于课题研究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松江区辅读学校课研小组

2008年10月10日

加入收藏
Tag: 生活适应 教育训练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孤独症家庭教育康复的支持和措施
下一篇:采用个别指导形式对随班就读自闭症幼儿家长进行家教指导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儿童之教育与辅导(2)
  • 自闭症患儿在理解外界方面(三)
  • 如何认识精神发育迟缓疾病
  • 不要只顾孩子的生理疾病~谈孤独症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模式
  • 目前国内外是怎样看待精神发育迟缓的?
  • 孤独症儿童在理解外界方面的问题(六)
  • 自闭症教战手册(六十一)
  • 人称代词——在集体课中的应用
  • 个别化训练计划-1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