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训练
训练能治好孤独症吗?
假如把“治好”理解为医学上所做的“治愈”,即患儿不再有孤独症,使孤独症患者的大脑生理异常情况得到完全改善,那么从目前来看,几乎可以说没有办法。但是,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却有很多。有些孤独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人已经上大学,有的人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专家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不过已不再具有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力。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只是极少数,而且与他们一直得到的良好训练分不开。
训练是目前推一被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良好的训练能够使其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可以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自立。如果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往往会出现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使得社会甚至家人都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就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训练要进行多长时间?
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干预工程,需要训练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几乎在他们成长的全过程都需要伴随训练矫治。只要坚持正确的训练,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人们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具备人们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美国孤独症研究所所长瑞姆兰博士(一位家长,儿童心理医生)就曾经说过:“当你面对孤独症患儿时,要努力去感觉他这一段时间又学会了什么。”一位已经帮助自己患孤独症的女儿成功地走上独立生活道路的德国母亲感慨地说:“孤独症的孩子能走多远,只有上帝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与昨天相比,我的女儿今天又学会了什么。”
行为训练法为什么对孤独症儿童有效?
行为训练法的核心是行为改变技术,以强化理论为基础。强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实验证实并提出--只要方法得当,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条件改变人的行为。例如:通过正强化(奖励性刺激)促使某些行为的产生;另外某种行为在受到否定后(拒绝或惩罚性刺激)会逐步消失。强化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行为障碍者建立适应社会的行为方式,消除不适应社会的行为方式。
行为训练法还可以全面、持久地帮助大多数孤独症患者获得许多重要的技能,无论他们处于哪个年龄段。
美国心理学家Ivar Lovas 教授于60年代开始探索用行为训练法治疗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障碍,30年来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至今仍被认为是促进孤独症儿童良性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
行为训练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1)将行为分解为细小的、可以测量的单元进行系统教授。小到注视别人,大到复杂的主动交往行为及社会交往互动,都被划为若干个步骤。
(2)在教授每一个步骤时(通常以一对一的教学开始),都伴随有提示和指令,有时要从手把手开始。
(3)教授活动要重复多次,直至患儿达到要求。将患儿已学会或已消失的行为记录下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巩固性练习,并注意将在课堂上学会的行为技巧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应用。
(4)教学活动从一对一开始,逐步变成小组上课和集体上课.增强血儿的杜会适应能力。
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行为改变技术的五元素:
指令:用语言给予孩子刺激,表达训练者的要求。如:“坐下,看妈妈。”“把皮球放到筐里。”
辅助:一种附加的刺激,被用于有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
个体反应:孩子在听到指令后的行为表现,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强化:训练者对孩子正确反应所做的奖励。
停顿:在下一个指令之前的时间空隙。
怎样发指令?
发出的指令要具备三个特点:
(l)清晰:准确告知孩子做什么。如:“坐下,看着我。”
(2)简短:使用尽可能少量的词语。
(3)统一:重复同样的内容时使用同样的话语。在训练初期尤其应当这样做。
孩子不听从指令怎么办?
孤独症儿童常有不听从指令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而不是故意不听,因此要学会使用“辅助”技巧。
“辅助”是一种附加刺激,被用来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做出(训练者)所期望的反应,帮助孤独症儿童在指令和期望之间建立联系,并保证孩子反应的正确性,使强化得以实现。
辅助的方式有哪些?
辅助的方式由强到弱排列如下:
(l)身体辅助:通过接触孩子的身体,以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反应。这种辅助也就是常说的“手把手教”。只是在训练中,因活动内容不同,接触的部位不仅有孩子的手都,还有其他部位(如帮#p#分页标题#e#助孩子坐下,帮助孩子把脚抬起去踢皮球)。
(2)手势辅助:用身体动作向孩子示意出正确的反应行为。在发出指令后,如果孩子没有即刻做出正确的反应,但根据训练者的判断,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则可以做示范动作,或指点目标,提示孩子做出。
(3)语言辅助:用语言补充指令或给出正确答案,示意给孩子正确的反应行为。
在语言训练时,语言辅助也包括给出正确的答案或提示。
怎样运用“辅助消失”技巧?
孤独症儿童很容易出现对辅助的依赖,即在听到指令后不主动作出反应(尽管他能够做到),而是等待他人的辅助,所以需要运用“辅助消失”技巧很重要。“辅助消失”技巧包含两个方面:
(l)减弱辅助程度:在辅助孩子完成一个动作时,训练者从一开始进行就要有“辅助要逐渐消失”的概念,将辅助的方式依“身体辅助一手势辅助一语育辅助”顺序依次递减。当孩子的反应能力不能顺利发展时,三种辅助方式要交替使用。
(2)降低辅助频率:每一次发出指令后,都要观察孩子的反应,也就是要“等待”一会儿,如果孩子仍无反应,再重复发出指令,重新给孩子一次机会,尽力降低辅助频率。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孩子的动作常常是在训练者的辅助下才能完成,有时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而且是一遍又一遍,那么还要给予奖励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许多家长在训练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就失去了奖励孩子的心情。总觉得:“这个动作是我帮他完成的”;“这么大的孩子了,连这么简单的动作也要人帮”。在这种心境中,常常忘记对孩子进行奖励。
如前所述,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是整个行为训练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为了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获得“奖励”的机会,达到“强化”的效果。如果在辅助孩子完成之后,不及时给予奖励(夸奖性的语言、表憎、动作或食物),整个过程就无法进行下去。达不到强化的效果,辅助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会异化成为“代劳”。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握训练机会?
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原则可以归纳为:随时随地、因势利导、坚持原则、循序渐进。
(l)抓住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时机:在孩子起床、穿衣、洗漱、上厕所、吃饭、出门、坐公共汽车等活动时,要求孩子的行为尽可能符合社会规范。
穿衣服:能自己穿吗?能自己分辨前后反正吗?能分辨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吗?
吃饭:能自己吃吗?能坐在餐桌旁边吃吗?能不挑食吗?吃完饭能帮助大人收拾餐具吗?
上厕所:能自己完成吗?能选择正确的排便地点吗?能在穿好裤子之后再走出厕所吗?
坐公共汽车:能按顺序上、下车吗?知道坐公共汽车要买票吗?知道售票员验票时出示车票吗?知道不能丢掉票吗?
在商场里:知道先交钱才能打开饮料吗?知道把钱交给谁吗?
在朋友家: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吗?想拿东酉时知道问谁吗?
教孩子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就必须向孩子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就是指令,而帮助孩子理解和遵循指令就是训练的开始,行为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也就贯穿于其中了。
(2)抓住孩子有要求的时机:当孩子想要拿什么、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时,家长首先要把握此时此地是否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如果应该,就要要求孩子的行为符合规范(循序渐进地要求);如果不应该,就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并对他提出反要求。即他应该先做什么。这种情况下,孩子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强化物,而反要求就是指令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