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康复 > 生活自理

谈物体恒存概念的发展与引导(二)

作者:吴虹蓉 更新时间:2006-01-1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贰、「物体恒存」的重要性为何?

    由于婴儿一向将自己与宇宙视为一体,如果物品或人物自眼前消失,即表示他(它)已经从宇宙中消失,随即也自宝宝的心智消失;然而到了宝宝八个月大左右,他开始对事物呈现恒久性,换句话说,「物体恒存」的概念在此时开始萌芽。由于人物会移动,声音和表情都明显吸引宝宝的注意,再加上能满足宝宝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所以宝宝会建立人物恒存的概念;也是因为宝宝开始了解除了自己以外,外界上有其它事物的存在,他才得以形成所谓的「情感依附」。在敏感的依附阶段,由于妈妈的怀抱,必须的食物,以及确定在要求时妈妈就会有反应等等的正向经验,让宝宝觉得外在世界是他能信任的地方,才能与外界建立可预知和期待的安定关系。有了这种信任,生命有了希望,孩子将成为我们所说的乐观的人,他不会害怕与亲人分离,因为他相信与亲人分离是暂时的分离,并不是表示自己被遗弃了!这种智能的发展也是空间概念和逻辑思考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0-2岁的「感觉动作期」阶段,宝宝除了在视觉上需要有分辨主要物体与背景的能力之外,记忆力是掌握物体恒存概念获得的另一主要能力。宝宝必须记得消失于视线中的人或玩具,以及记得他们藏匿的地方。宝宝的记忆提供给他自己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而我们藉由观察宝宝记忆的限度,将可获知他理解发展的程度。由此可知幼儿在这个时期非单纯地发展「物体恒存」的概念,其它像因果关系,空间与模仿能力等等都要一起发展才行,彼此相互影响交织成密切而广泛的智力网络。

    参、需要教幼儿「物体恒存」的概念吗?

    基本上「物体恒存」的概念是自然发展的,是不学而能的。然而孩子如果在发展上较为落后,或想要赢在起跑点上的现代父母亲们,预备一个丰富的环境、与宝宝玩适当的活动、有良好的依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另外我们建议应提供给幼儿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这包括吃饭、睡觉、换衣服都有一定的处理步骤,以及稳定、一致的照顾态度;照顾者确实地响应孩子的需求,以提供孩子「基本信赖」的产生。对于两岁左右的幼儿,「秩序」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秩序被成人打乱了,就会让他感到不安,甚至会出现状似任性的行为。因为外在的秩序即是在协助幼儿形成内在的秩序,进而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心智。幼儿对秩序具体的外在表现行为,就是他知道什么东西应放在什么地方,也有要把东西放回固定位置的倾向;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改变,也有相同的秩序需求。

    肆、物体恒存概念V.S.特殊幼儿

    如果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是正确的话: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不变的顺序及阶段性,对于特殊幼儿而言,他们的第一个认知阶段「感觉动作期」与一般幼儿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可能花较多的时间才迈入第二个阶段的前运思期。

    对于这么幼小的孩子来评量他们的发展,通常施测者会要求幼儿以「动作」或「语言」来响应问题,才能真正地确定幼儿已具有此概念,或具备某项能力。然而「动作」及「语言」的表现正是发展迟缓幼儿最大的难题,因此,如果要以教科书的方式来与测试宝宝的发展,将不易了解宝宝实际的能力。

    因此,根据上述各年龄所展现的物体恒存的表现态样,家长或老师们如欲测量宝宝的能力,应以互动、活泼的方式先与宝宝玩一玩,暖身一下,让他在游戏中先看到您的示范是有趣、好玩的,也预先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项活动上,才不至于突然的转换活动,会让他楞住,不知如何反应是好!还有,如果是要玩藏匿物品,除了先使宝宝熟悉活动之外,使用幼儿最喜欢的玩具或零食开始,成功的机率也会比较大。

    而对于动作发展较慢的幼儿,大人要带一点肢体的协助或提示,也要让孩子透过反复的练习来获得此项概念;对于视、听觉有损伤的幼儿更是要积极建立他们对环境及主要照顾者的安全感,大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会懂就忽略他的感受;对于有自闭倾向的幼儿,则应善用他们的特质,培养他们物品使用后放在固定位置的好习惯,建立起基本的秩序。在居家的环境中,将物品摆设地井然有序,鼓励幼儿进行探索环境,让幼儿不断地有重复操弄玩具或物品的机会,同时给予简短、明确的语言等等,都是协助幼儿理解事物的基本法则。

    一个看似简单的「躲猫猫」游戏,在幼儿生命最初的两年竟是奠定他未来人格发展、人际关系、想象力及符号认知(例如:阅读)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可言喻。而家有发展迟缓幼儿的家长,常常是先忧虑孩子「不能」的部份,认为一定要有「特殊」的手法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其实不然,任何概念的形成及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可及的,孩子必须透过大量地反复练习、鼓励;由衷地赞美与肯定,慢慢地成长、渐渐地成熟。所以爸爸妈妈滴水穿石地耐心引导及对孩子学习动机的诱发,就显得格外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岂可假手他人呢?

加入收藏
Tag: 引导 发展
上一篇:谈物体恒存概念的发展与引导(一)
下一篇:从幼儿学习特质谈注意力的集中(一)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如何教授孤独症儿童社交技巧?
  • 如何培养自闭症孩子的金钱意识与观念?
  • 训练自闭症孩子吃饭应注意的问题
  • 多多放假做什么?
  • 教给年幼孤独症儿童新的技能
  • 抬起头、挺起胸
  • 自闭症儿童技能训练--刷牙
  • 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在引导者身上?
  • 帮助多多预计未来
  • 自闭症康复感知觉训练之听觉辨认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