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统训练游戏化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感统部 金沙风
爱玩是人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在玩中长大的。玩是一个孩子与外界心灵交流互动的一个媒介,孩子年龄段的不同,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玩耍是他们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孩子的物质生活比精神生活更富有,孩子居住的环境和物质生活上的过分满足,使得孩子的内心思索欲望有所下降,很多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一切需求家长皆可满足,时间长了,缺少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几年来的动作发现,有些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有问题,而是他们后天的生活环境所致,很多孩子一生下来,父母疲于上班,孩子整天和老人呆在家里,有的甚至是和保姆、电视为伴几年,想想孩子的幼儿期正是孩子语言、动作、交流的敏感期,正是孩子玩耍的重要时期,如果被我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孩子该玩的天性剥夺了,想想孩子现在的感统失调也就不足为怪了。记得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我们应从小就给孩子创造一定的游戏刺激环境。
那么,作为感统老师,我们在运用专门的感觉统合器材对孩子进行有关的训练活动时,更应该创设一个让孩子愉快,而且更愿意参与的游戏气氛,让他们在生动的情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改善前庭、触觉、本体感等动能,促进孩子综合动作能力以及高深运动企划能力的建立。那么,我们该怎样设置游戏化的感统课堂呢?
首先,情节趣味化。
赋予感觉统合训练过程游戏化的情节,能增强趣味性、娱乐性,激发孩子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注意力更集中,记忆清晰,思维更活跃。比如:做推球练习时,在孩子前面放置一些保龄球或者饮料瓶,让孩子故意撞倒,孩子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定会非常主动,注意力也非常好。幼儿坐于平衡台上两两相对拉大锯,幼儿趴于滑板学做小乌龟,将老鹰抓小鸡、警察抓小偷、捉迷藏等孩子们喜欢的情节融入感统训练中,孩子更能获得成功与自信。
第二,语言游戏化。
在训练中,教师语言的游戏化,能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关心、启发、暗示、引导和鼓励指导幼儿,而不是以主观命令去代替他们想,代替他们做,其目的是启发孩子的主动意识和想法。
第三,器材形象化。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感统器材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看到它,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为了让训练变得更为主动愉快,让幼儿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我们赋予这些器材生命、灵性,将它们形象化、游戏化,并围绕训练器材设计训练活动,如“有趣的滑板”我们将它变成汽车,幼儿独自坐在上面,手做方向盘,用脚跟帮助移动,前后左右开车;将它变成小火车,两个、三个、四个连在一起向前爬,唱着“火车火车呜呜响,咔嚓咔嚓……”对孩子来说既锻炼了孩子前庭功能,又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利用丰富的感统器材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持续性以及整体动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