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我的自闭症学生
第一次「真正认识」自闭症学生始于六年前,阿正的野蛮让我几乎「身心俱创」;半年后当我再一次接触自闭症学生,阿奇可爱的固执,让人「温暖窝心」;接下来的第二年,小云、阿驹零碎天赋优秀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第三年,面对阿亮的胡闹,迫使我想尽办法「对症下药」;第四年,在阿亮的身上,终于看到「希望之光」。
阿正是一个无语言,会仿说,具攻击性与自我伤害的自闭症孩子。有一次因茶壶不小心掉落地上,殴打同学后至辅导室谘商室休息,至第四节上课中在无人陪同下回到教室,此时的我正背对门口低头个别指导其它学生功课,冷不防被阿正从后脑勺重重一击,几乎要昏了过去,中午过后,我开始觉得头晕、头痛、颈椎不能动,晚上有呕吐现象,后来经医生诊断为「头部外伤并脑震荡及第五颈椎损伤」,接下来足足半年多在医院进出,待我销假回校上课时,阿正早已毕业,转至另一阶段的安置与求学。
阿奇有固定语言与固着行为。第一次上课告诉阿奇:「老师手不方便拿很重的东西,记得上课前帮老师拿上课用具,下课钟声响要关门窗。」就这样一直到毕业,阿奇即使上一节刚上完体育课满身大汗,下课钟响急着上厕所,他仍永远记得「上课前,来帮老师拿上课用具,下课钟声响要关窗户」,自闭症孩子的可爱与固着行为,怎能不让人窝心?
小云有简短语言,会仿说,活在自己世界,是个青春期思春少女的自闭症女孩,阿驹则是会丢东西、骂人,藉不停上厕所逃避上课,喜欢对人表达友善,但总是方法错误,并具超强画图能力的自闭症小孩。
面对两个不同问题的自闭症学生,我尝试在教导家政技能课程时运用「结构性教学法」(TEACCH)、「视觉线索教学策略」与利用行为改变技术,帮助他们在学习课程内容时减少因其生理问题产生的行为困扰,导致的学习与教师教学上难题。也就是于家政课程中运用工作分析,结合行为改变技术与结构性教学法,以求得学习成效。结果发现,阿驹虽不喜欢操作性的家政课程,但运用他喜欢上网与画图为增强物,能减少其上课干扰行为并达成教学目标。
小云经由一连串策略介入后,表现出色,并发现她深具家事能力的特质,也让我了解到若能经有系统的教学设计训练,将来绝对可在社会上扮演一个很好的螺丝钉角色,不必靠父母或社会福利救助就能自食其力。
阿亮生性喜欢与人接近,却不停重复同样的话题与动作。在教导他语文课程时,其行为为我带来不小困扰,并影响其它同组上课学生。
与导师商量对策后,决定为阿亮量身定做行为增强表,并结合导师其它课程时间一起使用,上课将增强表置于其桌面上。一个学期后,其上课干扰行为减少了,再试着运用鹰架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搭建现实情境与国语文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沟通。结果发现,他可以理解功能性、实用性,不具抽象性的语词文意,但对抽象或较艰深的文意则无法理解。且运用「关键语意图」为提示重点,学习联贯性语文表达时,他会以「视觉性思考学习策略」,即眼睛所看到的图示为关键语词表达意思,并会用其记忆力优势和视觉优势,以「图画式」方式「读」关键语意图。这样的结果让我发现,可以运用图解式语意图帮助自闭症学生与人沟通。
特教这条路,曾有喜悦,曾有萌生退缩之念,更曾有汲汲营营准备一堆教材教具却使不上力的挫败;如今一路走来,益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星探,寻寻觅觅,希望在教导这群折翼的天使当中,寻找可以使他们发光发热的力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