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倾向儿童个案研究
本班有一学生名叫畅畅(化名),9岁,有自闭症倾向,刚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她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她参与集体活动,她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她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
畅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畅畅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的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我们知道,自闭症倾向的儿童不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倾向孩子走出孤独,参与活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专家也曾提出:“让孩子得到情绪上的成长,满足他某些发展上的需要,并获得自我结构上更统整的层次和情感控制的统整。”
1、从孩子兴趣出发,引起其无意注意,让他服从一些简单的指令。
对于自闭症倾向儿童而言,要引起其注意,必须先从其兴趣出发,引起他的无意注意,然后将他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服从教师的言语指令。但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自闭症倾向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差,所以,给出的指令必须是简单的,而且要统一,变化尽可能少。
2、真诚对待自闭症倾向的孩子,从而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教师摈弃一切成见,对自闭症孩子投以真诚、持之以恒的爱,也包括自闭症孩子走出自闭心理,从身心上接纳教师,从而双方在身心上互相接纳,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
自闭症倾向的孩子由于身心特点,情感极不稳定,不喜欢接近周围的人,对情感的体验也不深刻。要想对其进行教育矫正,让来来接受我是前提,来来刚来校时,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整天哭,不让老师碰一下,起先,当我跟他友好交谈时,常会遭到他的反对、排斥。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得学他的语言、动作,用亲切的语言与他说话,拿出他喜欢吃的巧克力和最喜欢的玩具时,他才慢慢地接受我的接近,解除了排斥的心理。 我觉得在心理上予以温暖的同时,我还注重身体的接触,平时多去抱抱她,有空多陪她说说话,带新鲜的玩具给她玩,吸引她的注意,满足他的某些需要后,常有意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再顺势把他搂在怀中,让他知道老师是多么的喜欢他。这时,他一般都很乐意的接受我的亲热,并回报我一个甜甜的、幸福的笑容。
3、给自闭倾向的孩子创造机会,使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孩子在校时间内,接触最多的便是其他同学。自闭症倾向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也是他们的同龄伙伴,他们之间的交往对其语言的发展更胜于老师的教育。在活动中,正常孩子的积极热情会感染他,充分的调动起他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有利于孩子交往的客观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是建立他们良好同伴关系的最有效的途径。
4、确立多样化奖#p#分页标题#e#励机制,树立孩子良好自信心。
老师的一个表扬、一个鼓励是每名孩子梦寐以求的奖赏。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则更为有意义。在他封闭自己的同时,自卑应该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杀手。为了给来来自信心,我不放过他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及时给予口头肯定、鼓励:“你真行”、“你真棒”有时还予以“小红花”等的物质奖励,以此来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
成功体验对一般孩子来说,或许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对于来来来说,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我常有意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当他获得点滴进步时,我则可夸大他的进步、成绩,从而调动他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让他产生一种期望自己能有更大成绩的心理。
5、家校共同配合。
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不仅需要有教师和专家的参与,而且更需要家长的参与。预见其发展障碍而进行干预,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来来进行教育敢于的过程中,我们与其的家长共同商讨各项教育对策和训练措施,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在实施教育训练过程中协调一致及时交流,发挥互补作用,逐步矫正孩子的缺陷,促进其早日康复。再说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最能洞察孩子心理、生理和情绪的变化,最能了解孩子的所缺所长之处,最清楚孩子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家长与学校配合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训练,畅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能帮助老师做些小事,而且比较乐于这样做,能听从老师的指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乐意和其他同学交往,而且还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能参加集体活动,在晨间活动时乐意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而且会很开心。但是畅畅的情绪还不是很稳定,还偶尔自闭自己,还需要进行行为矫正和相应的训练。
四、结论:
现在的畅畅每天清晨来校,他会奔到我身边,让我牵他的手,咪咪地朝我笑。孩子的动作,表情虽然幼稚,但我能感受到他对爱的回应。爱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居于首位,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所在。对于患自闭症的孩子来说,爱就是安全的保障。虽然自闭症倾向的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但她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应当理解孩子,先不要生硬地去要求孩子适应集体,而应主动地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察觉与体恤孩子的各种需求,不仅是生理的、身体上的,更重要是心理、个性发展上的需求,按孩子本来面目发现、了解他,孩子便会在爱的感召下被唤醒、被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