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拒绝食菜的个案分析
摘 要:蔬菜和肉类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种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自闭症孩子拒绝食菜,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规律。本文通过系统脱敏的方法,循序渐进,一步步的改善自闭症儿童拒绝食菜的行为。另外,也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当然也需要改善自闭症儿童本身不食菜的刻板行为。并且根据这些方法制定了相关的训练内容。结论是:在多种方法的干预下,孩子之前拒绝食菜的用餐习惯有所改善。
前 言
自闭症的研究在特殊教育行业中已经引起重视,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各有差异,而我在此只是探讨自闭症孩子不食菜的问题。
因为每个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饮食问题。但是,有些家长只是知道自己的孩子不食菜,具体什么原因则未深究。或许是因为自闭症孩子的局限性而无法了解,也或者是家长自己的意识不够,或者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所有的原因只是一个空旷的推测。本文针对自闭症儿童不食菜的现象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到的方法,并且所用方法已见成效。
1案例背景
1.1个人情况
姓 名: 魏千钧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2007年09月21日
成长历史: 3岁之前和妈妈或外婆生活在山东老家,现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深圳
确诊日期: 2010年5月2日在山东济南儿童医院确诊为孤独症儿童
入学时间: 2010年10月到蓝天社接受训练
1.2家庭情况
千钧爸爸: 一家工厂的技术员。据千钧妈妈描述,千钧爸爸长期在外工作,与孩子聚少离多。因为对孩子的了解不够,爸爸的心态有点操之过急,总是觉得千钧没有进步,对他失去信心的同时注意力也开始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了。
千钧妈妈: 妈妈的工作主要是照看孩子。在千钧两周岁之前,妈妈与千钧没有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而当她忙于事情的时候则把千钧交与外婆照料,但外婆和妈妈对孩子过于宠爱,要求不高。当千钧哭闹时,妈妈会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另外,在和千钧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千钧妈妈虽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状况,但是对于他不良行为的训练却束手无策,只是一味得把康复孩子的希望放在老师身上。老师说什么妈妈做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方法去引导千钧。
2案例介绍
千钧在没有大人干扰他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玩,他喜欢把物品摆放一排,然后自言自语。会模仿语言,但对语言的理解力较差,对事物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局限性。比较喜欢听歌和唱歌。在生活上喜欢吃零食,在用餐时拒绝食菜。
千钧是日托学员,只有中午与晚上在学校就餐。而且只是食用白米饭,以至于大便不畅,妈妈很是担心千钧的健康状况。
据了解,千钧在两岁的时候是食菜的,而在三岁的时候就拒绝食菜,家人想尽一切方法都无济于事。
根据千钧之前有食菜的经历,结合千钧妈妈目前想要改善千钧饮食问题的要求上,决定近期先改善千钧的饮食问题,为此,我先对千钧进行了连续10次的观察,发现千钧一点菜都没有吃。其中有4次在教师与妈妈的帮助下仍然出现吐菜的现象。然后我再把米饭与汤混合起来让他食用,结果千钧拒绝进食。而且,当重新为之准备米饭时,他也不再食用。
3案例分析
针对千钧不食菜的分析有以下几个:
3.1菜类本身的问题
(1)或许是因为菜质比较硬,孩子嚼不碎。因为懒惰的缘故,不想再食用坚硬的菜种。
(2)或许是某一次的菜有他不喜欢的味道,吃了一次之后就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永久记忆。从而,对其他的菜也存在了厌恶感。
3.2养育方式的问题
(1)所选菜的种类有局限性,只是固定的吃某些菜类。不变换菜的样式。孩子渐渐的厌恶了此种菜肴,而家人就误认为千钧不食菜。
(2)父母本身不爱吃菜,无意中造成了孩子“我也不用吃菜”的错误认知。
(3)父母无意中发表对菜的不恰当意见,影响了孩子的喜好。
(4)父母的娇惯,当千钧不吃菜时,父母就一味地迁就孩子,孩子吃菜与否并无大碍,长期如此就造成了千钧今日的状况。
3.3触觉异常的问题
(1)孩子口腔敏感,不喜欢菜的味道。
(2)或者是千钧不喜欢菜食与口腔碰触的感觉,因为这样会让他的口腔处于不舒服的状态。所以,千钧拒绝食菜。
3.4刻板行为的问题
当第一次千钧不吃菜的时候,或许,妈妈也想尽方法让他吃菜,但由于千钧的倔强,妈妈或许不会再逼迫他。所以,在他的脑海里会形成一个“我不吃菜,妈妈也不会逼迫我吃,或者,只要我哭闹妈妈就不会给我吃”的错误意识。
或者是在某一次吃饭时,妈妈没有做菜。而此时,在千钧的潜意识里就会接收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在吃饭时没有菜,所以在以后吃饭的时候就不会再食菜。
4训练方法
因为千钧不食菜时间较久,结合他自身年龄段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他的这一习惯。
4.1采用系统脱敏法【1】,循序渐进,在孩子饭食中掺杂他不喜欢吃的食物。
具体做法是:在学校吃饭的时候可以为他选择易嚼的菜类,或者是在米饭里加一点菜汁,最初阶段时米饭与菜(汁)的比例是15:1。此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开始训练的时候还是先选择用菜汁与米饭混合,而且菜汁的味道不易太浓,训练周期为两周。
第二阶段:在接下来的训练里慢慢增加菜汁的含量。增加的含量不易明显,此阶段的训练时间为一个月。
第三阶段:由菜汁过度到菜,起初,菜的含量还是15:1,训练时间延续到两个月,而后接着增加菜的含量并一直坚持下去。
注意事项:在训练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妈妈与之接触。因为千钧喜欢缠着妈妈,假若妈妈在身边而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时,他就会以哭闹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反抗。
训练效果:经过两周的训练,千钧已经食用了米饭与菜汁比例为15:1的饭食。目前,千钧正处于第二阶段的训练中,在每餐的饭食中慢慢增加菜汁的含量且增加菜汁的含量不要过于明显。
4.2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对千钧矫正前我把计划告诉了千钧妈妈,建议她在家中也对千钧进行干预。可以沿用在学校里的方案,但在家中条件比较充分,妈妈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训练
(1)就可以每天变换菜式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在饭前先带动去千钧的情绪,让他处于开心的状态,比如妈妈陪他一起唱歌,做一些亲子游戏。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矫治的时候,千钧的进餐情况或许较之以前更差,但此时妈妈尽量不要因为一时的心疼而去迁就孩子,要配合矫正计划实施,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2)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或无意识的加到孩子的身上。均衡搭配膳食,均衡收获营养。
(3)可以给千钧进行餐前教育,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2】。也可以给他讲食菜的营养价值,逐步改善千钧的不良习惯。
(4)妈妈也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自己先吃,故意把吃饭夸大吃饭的声音,用声音、表情来告诉他这道菜确实很好吃【3】。
(5)妈妈可以在千钧吃了掺有菜汁的菜肴时给予表扬,可以让他自己放松一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妈妈一定要控制好千钧的情绪,不要太过于激动,否则,或许他这顿饭他不会吃。
(6)千钧有时候在抗拒做某些事的时候他就会哭闹,此时,父母可以忽略千钧的这种行为,反复多次,他自己就可以意识到哭闹是没有作用的。
家庭反馈:在与千钧妈妈的沟通中了解到,在家用餐时,妈妈都会对千钧进行餐前教育,在餐前调动千钧开心的情绪时,千钧会比平时多食用几口。千钧不再抗拒米饭与菜汁的混#p#分页标题#e#合物,但是食用量比较少。
训练效果:在与千钧妈妈的沟通中了解到,当米饭与菜汁混合时千钧也会食用,
4.3使用按摩牙刷
因为千钧的口腔存在异常,强迫他吃饭效果不会太明显。反而会让他对食菜产生恐惧感。鉴于千钧没有刷牙的习惯,那我就先使用按摩牙刷,步骤如下:
(1)为了避免他抗拒把牙刷放到嘴巴里,我就先把牙刷涂上他比较喜欢的牛奶、糖水也可以把面包粘到牙刷上,通过这种途径让千钧先接受按摩牙刷,训练周期为一个月。
(2)在千钧接受按摩牙刷后我再用牙刷为其做口腔按摩,刚开始做按摩的时候次数不易过多,每个方位训练五次,然后再慢慢增加训练量。
训练状况:由于自身口腔的局限性,现在的训练时间只有两周,训练结果是千钧还没有完全接受按摩牙刷,在训练中观察到千钧十分抗拒按摩牙刷,就是在按摩牙刷上涂上他喜欢的食物时,训练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4.4改善其刻板行为
(1)在千钧接受菜食的前提下,妈妈可以做不同的菜给千钧吃,尽量不要在发现千钧喜欢吃某种菜的时候一直做那道菜,也不要怕饿着孩子而不去改变菜式的多样化。妈妈不仅可以在饮食上改善千钧的刻板行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改变他其他的刻板行为,在发现他要做同一个动作的时候要提前制止。
(2)目前为止,暂时不先干预千钧只食用一道菜肴的刻板行为,因为,他现在刚刚习惯吃某一种菜类,在此时干预的话千钧会停止食菜的训练。甚至会对菜肴产生厌恶。所以此训练方法延至于千钧完全接受了多种菜类时才可使用。
5干预后的总结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干预下,千钧拒绝食菜的行为有所消退。在干预的过程中,分析了千钧不食菜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虽然每种干预都行之有效,但是干预后的效果却不尽相同。针对干预效果的不同,我也要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适当调整训练计划。根据之前训练效果的对比,我会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着重从在学校饮食与家庭饮食方面共同干预。因为自闭症孩子康复的不可预测性,训练计划与目标会随着训练效果而改变。
6教学反思与结论
以上是对千钧不食菜行为的目标与训练现状,从最初的制定计划到现在的实施与成效,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效果,也增强了我对自闭症儿童教学的信心。
在整个制定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我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反思:
(1)每个自闭症儿童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大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因人而教。
(2) 要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必须对该儿童进行全面了解,为孩子选择好训练的重点、难点。
(3) 在自闭症教学中,要稳定心态,切勿因为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没有进步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孩子本身的特殊性,我们无法预测孩子在训练过程中的结果。
(4)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自我,锻炼自我。把专业理论与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
(5) 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要结合家庭干预,生态学系统理论认为孩子最依赖于父母亲,其生存环境主要是家庭系统。因此,对他们的干预一定要包含家庭干预。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引导家长正视自己的孩子,结合孩子现有的能力进行最有效的训练。
结论:
在了解千钧拒绝食菜的行为后,全面分析了形成这一行为的各种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结合专科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改善千钧拒绝食菜的生活习惯。同时也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另外也要从孩子自身的生活习惯出发,改善其刻板行为。在三种方法的共同干预下,千钧拒绝食菜的行为已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 《行为矫正》,吕静,浙江出版社,1992年
[2] 《家园配合纠正幼儿偏食行为方法的实践讨论》,王怀平、王敏.
[3] 《如何纠正幼儿偏食》,陈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