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精细课教学过程及问题解决的报告
摘 要: 本报告对如何上好一节精细课做了一个介绍。精细课是以训练孩子小肌肉运动能力而专门开设的课程。上好一堂精细课,要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对孩子的能力进行评估测评。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孩子,要矫正其行为,培养他们的常规。常规训练好之后,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计划。轻松的教学课堂氛围,能给孩子带来学习的乐趣。做老师的也要有爱心和耐心,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孩子的康复进行服务。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精细课;教学设计
1.儿童能力情况的分析评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孤独症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个体间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评估,然后再展开教学。下面是对儿童的情况分析:
江同学,于2005年出生,现在也有6岁了。当时母亲的妊娠年龄为35岁,江同学上面有一个姐姐,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父母都是高中文化,家庭的教养方式民主。
江同学临床诊断为独孤症,并伴有精神发育迟缓。对江同学的各个领域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如下表:
学员能力情况分析表
姓名:江同学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5年
观察领域 表现记录 解析建议
模仿 模仿能力较弱,注意力比较分散,主动目光对视较少,日常生活的动作模仿较少。 需加强动作模仿能力
感官知觉 1.视觉较弱,主动对视较差,注意力持续短。
2.听觉较好,痛,触觉无异常情况。 需要加强视觉训练
认知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自己需要的不能很好表达,游戏规则较差,对简单的日常用语及指令动作不能很好认识。 需要加强游戏规则和指令的训练
粗大动作 1.基本的动作能力已经具 备,走跑跳都发展较好。
2.涉及到四肢的协调性则较差,大动作的运动显得比较僵硬。 加强四肢的协调能力
精细动作 1.上肢力量发展较好,运动自如。
2.手指间的操作及灵活度需要加强。 弱势领域
需要加强手指间的灵活度及协调性
社会适应 。 1.缺乏与人交往能力,不能较好融入群体。
2.游戏规则差,难于控制自己。 弱势领域
自理 。 1.穿着能力较差,洗漱能力较差。
2.会自己吃饭,没有明确的如厕意识和能力,需要辅助。 需要重视加强洗漱能力的训练
行为问题 情绪不好时,经常用头撞墙或撞地上,大叫或用手打自己的头。 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从各方面评估分析来看,江同学的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分散,持续的时间短。在认知方面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表达,自理能力也较差。平时上课,行为问题也比较严重。伴有明显的自伤性行为。例如,自己撞击自己。江同学适应性差,有明显的抗拒性行为,会伴有打人,撕书本的行为。因此,在教江同学精细课时,首先要培养好常规,把一些行为给退化掉。江同学的行为特征有:
1.1行为不足
1.1.1缺乏沟通技能,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执行命令。表达自我需要和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等能力的缺陷。如不会表达“我要喝水”等。
1.1.2与人交往时不能保持充分的目光对视以显示对对方有兴趣,或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同情或关心。不能与同龄人一起玩游戏,不能自主参与。
1.2行为过度
尖叫哭闹,大发脾气的行为;撞头的自我伤害行为;长时间看旋转物体的刻板行为。
1.3行为不当
行为不当指那些在性质上已经异化了的行为,或是所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发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即儿童表现了不符合自己身份,或不适合当时场景的行为。江同学有时会突然大叫,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痛苦害怕,有困难和受委屈时,不会寻求亲人的帮忙,在该害怕的时候,往往并不表现出害怕。在确实感到害怕后难受的时候,往往是宁可独居一处而不寻求大人的安慰和帮助。
经常会有重复性的肢体动作。不停地翻动手掌来满足对视觉与听觉的需要。江同学对长形的物体似乎特别感兴趣,往往会抓住一支铅笔长时间地注视,然后似乎很兴奋的手舞足蹈。
对于江同学的行为问题,必须给以高度的重视,这是关系到他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只有改善了行为问题,才能进行下面的内容。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2.1问题行为的矫正
在教学内容安排之前,对江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江同学的情绪不好,规则指令不能很好的遵循。首先,需要把江同学的教学安排放置一边,先来训练他的常规,以及矫正他的行为问题。对待他的行为,家长和老师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关爱和呵护而放纵他的问题行为,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这些孩子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绝非动物。既然是人,那么就必定会通过思维去建立行为标准。孤独症儿童的正确行为,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这个理解的过程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很长。江同学经常喜欢打头,如何矫正这一问题行为呢?拿来一把椅子,让江同学坐下来静坐。他坐不了很长时间就开始发脾气,刚开始的时候,看他快要打头,我就用手去打他的手,坚持了一星期,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我就找了一条毛巾,上课的时候,把他的两只手固定住,发脾气的时候会大叫,但打头的次数减少了。另外,常规的训练主要有目光注视,让他注意到自己。还有简单的指令练习,让他拍手,起立,认识身体部位等。行为问题矫正后,常规训练在前期是特别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而且,正确行为的建立,绝不是通过一两次矫正就完成的,有的可能需要N次,持续时间可能达到数月,而且,往往一些正确的行为概念建立以后,过一段时间还会出现反弹,这是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的。有时,由于天气或者周围环境影响,情绪不好时,可以带他去玩他喜欢的玩具或游戏,在游戏中消除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和他建立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让孩子从中获得快感。
2.2教学内容计划
与江同学建立伙伴关系后,就要开始简单的精细训练了。根据江同学的情况,在刚开始先做简单的教学内容的计划:
2.2.1剪纸:
先准备好一把剪刀,剪刀是塑料制的,以避免伤到小孩的手或是戳伤。再准备画有虚线的长线条,然后放到桌子上给孩子示范。左手拿纸,右手拿剪刀,沿着虚线把纸剪掉。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出现不会使用剪刀,或是没有把纸剪掉,只是剪几下就放那了,或者是没有按照要求沿线剪,只是拿着纸随便剪。遇到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一旁辅助。沿线剪纸最初是为了让江同学安静下来,能保持在椅子上坐下来。然后再让他练习打开剪刀,用剪刀剪纸的乐趣,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手腕肌肉的灵活度。
2.2.2串珠子:
先准备好不同型号的珠子,带有小棒棒的线(线的粗细要与珠子的孔的大小匹配),盛珠子的盒子一个。把这些用具放到桌子上来给孩子示范。同样的一手拿珠子,一手拿着线的棒棒,把珠子的孔和小棒棒对准确串过去,体验串珠子的乐趣。串珠子有一个难点是不能把珠子的孔与棒棒对准确,以至于线串不过去。前期训练时,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简单的辅助。串珠子可以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手指尖的灵活度和手腕的灵活度。
首先先制定这两个内容,来让他试试看。刚开始时,先让他剪纸,剪纸可以让他安静下来。先简单的让他沿线剪线段,但他不喜欢,只是拿着玩具在一旁玩。我就把珠子放到了一边,拿着雪花片在他面前一个一个的投进投硬币的盒里,我边投边说着话,再时不时的#p#分页标题#e#看着他,他偶尔也会自己投一个,然后再去玩自己的。慢慢的,他也会主动地投硬币了,但坚持的时间不长,不过已经有了进步。慢慢的再引导他和我一起做,现在,他和我之间已经有了简单的互动了。
2.3及时强化
江同学跟着做时,要及时的鼓励,让他得到表扬,并加强巩固练习。强化和江同学建立的伙伴关系,维持友好的朋友关系,让他觉得自己是他的朋友。江同学的常规不是很好,刚开始时,教学计划可能不能很好的实施,但是只要江同学注意到自己,能和自己有互动,下面进行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3.教学总结
对孩子的情况了解的越清楚,给孩子安排课程目标才更清晰,突发状况发生时,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常规训练对这些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由于常规不好,上课喜欢到处乱跑,不听老师的指令。而常规训练就是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学校里是要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常规训练好之后,才能展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计划。有些孩子的行为问题较严重,在上课初期,就要着重进行改善。只有行为问题减少了,才能比较好的进行课堂内容。
对于有严重情绪行为障碍的孩子,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上课方式,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获得了乐趣,课堂内容也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行。
教学计划要跟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并且要有可实施性。教学目标不要定的过高,以免孩子达不到而会有反作用。并且,要经常总结孩子完成的情况,以便适时的改变教学计划,适应孩子能力的发展。
这些孩子的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自己会因为看不到前方的路而迷茫,心态也没有刚来时的积极。面对这样的孩子,每天就像挑战新事物一样。挑战新事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坚持探索,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刚开始的迷茫在所难免,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孩子有耐心,爱心,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教学上,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也要需要不断的累积经验,在以断转换,给孩子以新鲜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谦虚好学,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