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游泳教练将自闭男童“甩”入水中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那么,星儿家长该如何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呢?
训练孩子的“我”的意识
自闭症孩子大多缺少“我”的意识,对自己的物品、别人的欺负,都没什么维护意识。也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无疑是性造成了他们不会保护自己的局面。
究其原因,与自闭症孩子自身障碍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我意识的建立是在孩子逐步参与社会化活动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而社交障碍却是自闭症的核心障碍,这也
就造成了一部分自闭症患者对自我认识的建立较晚或有缺陷的现象。
因此,要想让孩子能够学会自我保护,首要建立“我”的概念。

生活化的对话和情景是自闭症孩子学习“我”的最好方式,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来给孩子进行训练。
1
训练孩子的警觉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躲避、遮挡等动作,来保护自己。
道具可以用“懒骨头”,或大一点的枕头。
游戏方式可以是:我们拿枕头丢孩子,提示孩子躲避,或者拿其他的枕头遮挡。

第一步:直接丢在孩子身上,并提示他躲,让他明白,不躲闪的话就会被咂到。
第二步:给孩子一个范围,要求他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随意躲避;当确保孩子能够做到不跑出这个范围时,才拿枕头丢他,让他开始跑闪着躲避。
第三步:也给孩子一个枕头,但是规定他不能用来咂你,只能用来挡你丢过去的枕头,让他学会遮挡。
2
利用社交礼仪卡片、绘本等
教导孩子正确反应
当孩子已经能够正确区分“你、我、他”之后,我们要教的不仅是躲避伤害,还应该教会孩子在受欺负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到相应的社交礼仪卡片、情景绘本等。
一个定制的情节、一本你与孩子共同制作的情景绘本,能够更好地传达你的意思,让孩子明白,当“我”受到欺负时,应该表达“我”的气愤、制止对方的行为,或寻求他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