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学会一些简单的外部口型,会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孩子还显得特别的兴奋与高兴,突然孩子不知怎么的就不爱和人说话了,一让他和别人打招呼,孩子就开始发脾气,乱闹,要么就扭扭捏捏的。这是为什么啊?使
2011-12-19
孤独症的自由选择的治疗方法是由美国的Bali和Susi·Hofuman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直接的来源是自由选择心理学,我阅读过《旭日东生》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孤独症儿子在小的时候如何接受这个治疗,但是我一直没有时间再进一步地研究这种方法。
2011-12-19
我们首先要明白,自闭症孩子也是有心有思想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只是这种思想不成熟有一些偏激。这也是正常儿童心智发展的正常阶段。
2011-12-19
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2011-12-19
孤独症的感人故事:天空忘记了
2011-12-19
在画展现场,最夺人眼目的作品是少儿组金奖作品《童年的记忆——游泳》,这副作品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杨绫子学校一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小傅。
2011-12-19
昨日下午2点过,一则“10岁自闭男童在成都吉祥街走失”的微博在网上引发关注。微博特别注明该男童患有自闭症,理解能力有一定障碍。
2011-12-19
Tom是“自闭症”患儿吗?在与Tom家长沟通却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李霞决定要为这个特别的孩子做些什么。
2011-12-19
一个原价1500多元的足球皮椅,只卖500元;图案各异的木板画,每幅才10元钱……如此大幅度的“优惠”,都是为了援助贫困自闭症儿童。
2011-12-19
近日,在中国内地一档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身患先天性自闭症的18岁南昌男孩魏俊,以精湛的二胡演奏技巧和灿烂的笑容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在三位评委和上千观众的笑与泪中,成功获得晋级。
2011-12-19
我的孩子叫竹儿,1999年10月28日诞生,是3岁时诊断为的孤独症,当前就在特教老师地指点下在家训练,后果不是很好,2004年9月送到机构训练,先进很大,当初说话很明白,会表达简单需要,会答复简略问题,认知、手眼和谐、动作模拟等都有很大进步,但从不自动问问题。在2005年3月4日,他见一个小友人吃零食,就跟在后面走,问...
2011-12-18
怎样理解强化训练的概念,如何把握强化训练的操作,虽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但许多人,尤其是家长和新老师容易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到训练效果,甚至影响到自闭症儿童走出机构后的发展,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加以纠正! 把"强化"理解成"强迫",是认识误区中的"头号...
2011-12-18
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1、说说说,不停地说。 ­ 注意!我们可不是鼓励你成为絮絮叨叨的唐僧。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
2011-12-18
自闭症的孩子有时候很难理解她的情绪变化,或是她们发泄的方式。我觉得是因为她的刻板行为,导致在休息六天之后上课把她的生物钟弄乱了,所以她非常生气,以至于发脾气来宣泄。
2011-12-17
孤独症的患儿进入幼儿园后,给教师的突出印象是他们独来独往,对幼儿园的规矩、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他们不理解纪律是什么意思,不懂得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听从老师的要求。
2011-12-17
近年来,人们通过媒体渐渐熟悉了“自闭症”这个词,知道了一群与我们同样生存在这个世界,却无法融入这个世界的一群孩子。有的人形象而无奈地将他们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无法通过这个世界的情感、语言与他们的父母、亲人以及其他正常人有沟通。
2011-12-17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发展障碍,它主要呈现人际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三大特征。
2011-12-17
2011年10月 23日8时在汨罗黄市乡捡拾女性弃儿一名,估计年龄3岁,有自闭症、智力低下。随身携带物品有六件换洗衣服。
2011-12-17
目前,长春市有自闭症儿童3000多名,其中大部分患儿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接受持续的康复教育。“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长春地区项目负责人介绍,符合条件的自闭症儿童可到长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申报2012年该项目的救助资金。
2011-12-17
那个年代,全国只有北京、南京两地有研究自闭症的专家。想在长春市给斌斌找一家专门的训练机构,几乎不可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斌斌却被拒之门外。于是,长春街头,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花甲老人带着特别好动的孙子,四处“瞎逛”。
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