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病(ASD)患儿的最佳管理方法是由医疗、行为、教育专家组成一个有经验的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干预项目,与家庭一起工作。当然,很多儿内科医生和家庭也成功地组合并实施了项目。
2011-08-21
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
2011-08-21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展障碍,特征是对人的反应全面缺损,言语发展有质的缺损,和对环境的异常反应及特有的异常行为。发病在3岁前,起病缓慢。
2011-08-16
孩子没这些表现要当心孤独症
2011-08-15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①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②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③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
2011-08-14
儿童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期是3~6岁,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论如何治疗,其智力和行为只能停留在幼儿时期;但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终生残疾,连自理能力都没有。
2011-08-10
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精神障碍。通常观点认为,儿童孤独症由遗传基因、脑部疾病或创伤及其他生理原因所致,而现有诊断方法多以观察儿童社交能力、交流反应等为主,诊断精确度差且诊断时间长。科学家新近发现,通过尿检也可判断儿童是否患孤独症。
2011-08-10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
2011-08-10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各不相同,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也常表现出鹦鹉学舌式仿说,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的特征。他们中大多数有语言缺损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1-08-10
大家都认为2岁的彬彬是个乖孩子,他不哭、不闹,不爱说话,也不和小朋友一块玩,平时,拾到一个小棍都能玩半天,但到医院却查出患有自闭症。
2011-08-09
自闭症的孩子总有一些特殊的本领。龙龙的“特异功能”,就是对万年历“过目不忘”:只要是近十年的日子,你说出年、月、日,他就能脱口而出当天是星期几
2011-08-08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通常在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上存在很大障碍,而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被形象地称作“小星星”。今天上午,“小星星”们和宁波海洋世界里的“海豚、白鲸、花鲸”等动物明星来了一场约会,让天籁之声来唤醒沉睡的“小星星”,一起去看看。
2011-07-28
对于自闭症患者能够采用的治疗方式除了行为治疗方式以外,还有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家长在选择用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以免会在日后造成不必要的残留问题。
2011-07-26
为自闭症候群学生提供的调整措施会因其障碍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些在学业上具有高成就的自闭症候群学生可以参加标准化教育评估,而只需在测验情境、时间、呈现方式和作答方式上作些基本的调整。测验时间和情境上最常见的调整是延长考试时间和小组或个别施测。
2011-07-25
自闭症患者很可能出现大脑癫痫和认知缺陷,这表明自闭症候群有神经学基础。而且,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实施的遗体研究和神经成像研究表明,自闭症候群与许多脑区有关。实际上,由于许多脑区均受影响,很多专家认为更应将自闭症视为神经网络障碍而不应将其视为特定脑区的异常。
2011-07-25
我的儿子叫熊伟,今年11岁,我的孩子在3岁多的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那个时候,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知晓率远比今天要低,康复机构更是少得可怜,我们夫妇为了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带着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华南,几年下来,孩子的异常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自伤和攻击行为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个中的心酸,我今天都不太愿意再去回忆了。
2011-07-25
闭症的发生率,近二十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09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受自闭症影响的儿童人数急剧上升,8岁儿童中,自闭症儿童约占1%,即100名儿童中就有1名被诊断为自闭症,这比2002年增长...
2011-07-24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2011-07-24
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如未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后很差,对儿童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需有人长期照管。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家长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关心、信心。
2011-07-24
约1/3的孤独症儿童原先说话伶俐,表达能力强,但至2岁后这方面能力逐渐丧失,甚至完全不会讲话,即使会讲话,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