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一直生活在自己自闭的世界里,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常常有看起来古怪的举动,无缘无故地哭和笑这群孩子被称为自闭症儿童,因为一部《雨人》的电影也被称为 “小雨人”。
2011-04-0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闭症是一个陌生的病症,它不像其它病症那样症状明显,特别是儿童自闭症,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4月2日“世界孤自闭症日”的来临,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病症。特别是年轻的家长,比别人更多了一些关心。人们对自闭症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
2011-04-02
他们有明亮的双眼,却拒绝和他人对视;他们有正常的听力,却对亲人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能正常发声,却不与他人交流;他们或被认为智障,却常在部分领域能力超常……他们就是孤独症患者。
2011-04-02
今天是联合国第四个自闭症宣导日,南京明心儿童益智教育培训中心的自闭症儿童和老师一起,要在红山动物园玩上一番。
2011-04-02
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昨天上午,由龙虎网主办的“让春风吹走孤独——自闭症儿童工艺作品展”在鼓楼区城市书房开幕。通过这次展览,主办方希望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
2011-04-02
21岁的嘉伟有一张十来岁的脸。在家里,这个似乎总长不大的男孩几乎不说话。但周六是例外。他会指着日历上自己画的红圈,大声对母亲说:“去沙龙了!”
2011-04-02
自闭症,这是个奇怪的疾病,至今发病原因仍是谜。他们常常让父母、医生感到一种无助感,离孩子很近,却似乎又很远。不少家长因为孩子不会开口说话而垂泪到天明。有的孩子经过几年的康复,仍然是收效甚微。
2011-04-02
值4月2日“第四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4月1日,贵阳市一医将自己的党日活动确定为给自闭症孩子“送医上门”。
2011-04-02
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
2011-04-02
4月1日上午,在宁夏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十几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随意跳舞,跟其他小孩不同的是,这些孩子的舞蹈必须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2011-04-02
2008年,一家人搬到南京后,肖女士就带着双胞胎到脑科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两个孩子得了“孤独症”,即“自闭症”。她说,由于这一家人目前并不住在西善桥,他们尚无法与肖女士联系,希望她能够尽快到街道来办理。
2011-04-02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拥有清澈的双眼,却冷若冰霜,从不与你对视;他们拥有灵敏的听力,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拥有纯净的灵魂,却像中了魔咒,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洞悉的梦魇里,似乎与这个世界隔着遥远的距离。
2011-04-02
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但越早治疗越好,2到6岁是最佳干预期。自闭症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主要是通过教育和训练来使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的专业学校太少,专业人员太少,导致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2011-02-21
孤独症被称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目前基本不能治愈,因此医生提醒家长,在为孩子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免造成终生遗憾。由于病因不清楚,目前教育训练被证实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可行的办法。训练内容主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行为缺陷,作出弥补措施,可训练过程十分艰难,需要...
2011-02-19
性格孤独、孤僻的孩子与患孤独症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孤独症也称自 闭症,是发生在和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思维、情感、智能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患儿的父母如果注意仔细观察,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可以发现异常。例如:孩子不愿与 父母亲热,也没有眼神情感交流,更不愿接受父母的拥抱、抚爱;当父母或与他很亲近的人离去时,他没有依...
2011-02-19
孤独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各国的医学专家为寻找孤独症的原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依然无法揭开孤独症发病的神秘面纱。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父母都很聪明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都有强迫的性格,对孩子缺乏温暖,使孩子在情绪发育中受到干扰而造成孤独症。他们这种“冰箱妈妈”的理论认为,孤独症患儿的大脑并没有损害...
2011-02-18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不否认看电视对开发小孩子的智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时代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而且儿童的大脑仍在发育当中,如何防范以电视为代表的多媒体对儿童造成伤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1-02-18
编辑推荐 “SOS救助父母,救助儿童”!假如您不懂孤独症,就无法带领您的孩子走出孤独。特殊教育训练会让孩子改变现状,提高能力,拥有更幸福的人生。这套丛书由多学科有丰富的专业人士撰写,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是一套新颖、实用、对家长有帮助的好书。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奇对小儿脑...
2011-02-16
3 坚持,再坚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哪里做得不好?”许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在孩子确诊后的第一个反应都会是自责。很长一段时间里,艾欣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觉得自己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整天在想自己过去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是不是对孩子关爱不够等等,更羞于和人讲...
2011-02-15
2 绝望的母亲 一天深夜十一点多,“爱心家园”的老师洪菊已经休息,电话突然响起来了,是班上孤独症儿童阿金妈妈打来的电话:“阿金会喊妈妈啦!阿金会喊妈妈啦!快来给洪老师喊一声妈妈!” 电话两头,激动和欣喜化成泪水,两个女人哭...
20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