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快乐东东上学去-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幼小衔接与学校适应之个案研究

作者:曾馨莹、梁碧明 更新时间:2010-01-0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快乐东东上学去-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幼小衔接与学校适应之个案研究
题  目:A Case Study of Kindergarten-Elementary School Transition and School Adjustment for a Child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姓  名:曾馨莹、梁碧明
所属单位:花莲教育大学身心障碍与辅助科技研究所
联络电话:0937-487536
E-mail:btst1995btst@yahoo.com.tw

快乐东东上学去-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幼小衔接与学校适应之个案研究

曾馨莹、梁碧明

研究背景与目的

对特殊儿童而言,其生涯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转衔过程都是重要的,这些过程将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其能否适应新环境,且是有效启发其潜能的重要关键因素(魏俊华,1996)。有鉴于此,内政部与教育部于2000年时颁布「身心障碍者生涯转衔服务整合实施方案」及「各教育阶段身心障碍学生转衔服务实施要点」,目的为结合社政、教育、医疗、劳政等相关单位及人员,透过科际整合之专业团队合作方式,为身心障碍者提供整体而持续性的生涯转衔服务,并于实施要点包括数据移送之规定、各阶段转衔服务流程、转衔会议、成效评鉴等。

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之沟通、社交、行为三项主要特质而言,一个高结构化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因此环境、上课方式、生活作息、学习方式...等转变都会影响高功能自闭症学生在校之适应问题,研究者基于以上观点,运用个案研究法试图透过观察、调查及访谈等资料搜集方式,旨在探讨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接受一系列的幼小转衔服务,及其进入国小后之学校适应情形。本研究从学前巡回辅导教师与家长提供之幼小转衔服务之目的、内容、预期成效及面临困境;而在学校适应部份,主要从级任导师、国小巡回辅导教师、特教教师、家长等方面了解个案入学后之自我照顾、动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情绪及学科学习等状况。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94年10月至97年5月完成数据搜集,数据搜集包括观察、访谈与量表调查等。在参与观察部分,研究者参与个案所接受之转衔课程,包含个别课程、团体课程及暑期国小准备班;个案进入小学后,研究者于个案一年级上学期星期一、三、四入班观察,个案一年级下学期,研究者入班全程实习并观察,以搜集更完善资料。另于访谈部分,分为幼小转衔服务提供与学校适应两部分;转衔服务提供访谈对象为学前巡回辅导教师及家长,国小学校适应访谈对象为级任导师、国小巡回辅导教师、国小特教教师及家长。量表调查方面,研究者阅读幼小转衔相关文献,自编「幼小转衔服务提供调查表」,填写对象为学前巡回辅导教师及家长,而学校适应量表方面,研究者选择卢台华、郑雪珠、史习乐、林燕玲(2003)所编制之「社会适应表现检核表」,填写对象为级任导师、家长。研究者透过观察、访谈与量表之填写,期望能更有系统与完整的搜集数据并呈现之。

研究发现

研究结果将从幼小转衔服务与学校适应两部分呈现之:
一、幼小转衔服务
(一)学前巡回辅导教师及家长所提供之转衔服务之目的在于缩短个案与一般儿童之能力差距,进而培养进入国小就读之适应能力。
(二)学前巡回辅导教师提供之转衔服务内容包括个别课程、团体课程、国小准备班;家长透过相关特刊之提供、提早熟悉即将就读学校环境、与孩子说明小学生活等,降低个案对新环境焦虑,增进适应能力。
(三)学前巡回辅导教师与家长预期转衔服务能达到个案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从社会适应表现检核表得分与转换为一般生常模,其平均为2,与智能障碍常模相较下平均约为7.6,可发现个案在适应上比一般生差,但优于智能障碍者。从多位访谈中,可发现受访者对个案之学校适应情形给予正向的回应,故推估幼小转衔服务对个案是有帮助的。
(四)学前巡回辅导教师提供转衔服务时面临困境主要是在国小准备班部分,包括普教教师招募困难、行政绩效及沟通不足等;而家长在转衔过程中并未感受到明显困难。
(五)对于转衔服务不足之建议部分,包括转衔后之追踪、国小准备班课程提供连续性与完整度、有系统的提供人际互动与口语表达课程、落实两阶段教师沟通管道、延长国小准备班之时间、落实两阶段之数据转移等。

二、学校适应部份
(一)自我照顾:许多自理能力个案在托儿所时就已建立,因此进入小学后,并没有太多问题。
(二)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表现十分优异,但于粗大动作方面较为不足,特别是在大肌肉的平衡感与协调能力均较差,然而此部分并不会影响其学校适应。
(三)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相当不足,在表达时常以简短语句或是叙述事件时有顺序颠倒的情形产生,但经导师耐心指导下,已经有渐渐的进步;在非口语表达与理解能力的表现上也不尽理想,如在脸部表情或是肢体动作上的表达甚少,然偶而也会用不适当的方式表达其情绪。
(四)社会情绪:与教师互动频率的多寡,端视个案其对环境与教师的熟悉程度;与同侪的互动上,则依据本身意愿,然而因本身特质因素,与人的互动频率较少;在常规表现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分心从事与课程无关的事情,随年龄的增长与导师、家长和同侪的帮助下,常规表现已明显进步;在特殊行为#p#分页标题#e#上,并无任何明显的特殊行为。
(五)学科学习:个案在此领域之表现明显优于其它同侪,然在数学应用问题理解部分较不理想。

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个案学校适应有如此优异的表现,除了其本身的能力之外,研究者也发现幼小转衔服务提供对其学校适应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国小准备班服务的提供,其最主要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及早熟悉新环境结构,使其进入类似的环境后,透过其所接受的幼小转衔服务之经验,类推到新的学习环境,使其面对新环境时,能缩短其适应的时间,而以最佳的状态及最快的速度融入新团体中,故幼小转衔服务在个案的学校适应历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其功效也是不容小觑的。研究历程与结果请参考附图。

幼小转衔至学校适应时序图

加入收藏
Tag: 上学 高功能 研究 个案 儿童 学校
上一篇:开启一扇沟通的窗---学前自闭儿沟通教学个案研究
下一篇:走近自闭症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训练治疗
  • 为孤独症儿童撑起一片天
  • 什么是孤独症(十三问)?
  • 天上的星星盼说话———关注深圳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
  • 门牙漏风同学嘲笑 缺牙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 孤独症学生辅导手册~三、患自闭症学生的身心需要
  •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缓?它和大脑发育不全等是一回事吗?
  • 系列研究(八)
  • 给我一颗希望的种子,我将收获整个秋天
  • 叽叽喳喳-中奖狂想曲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