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孤独症儿童浩浩的案例分享

作者:张荣 更新时间:2022-06-2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文/张荣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教研组

    孤独症儿童浩浩现已具备一定内部自我思维能力,及认知基础能力。但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严重不足,对他人的语言,不能准确的分辨(理解),出现鹦鹉学舌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交流性语言,根本无法理解(不能理解他人话中话的含义)泛化思维能力极差。

    如何改善以上各项能力呢?由于以上各项能力的欠佳,给他人的外在感觉就是不会“察言观色”,通过对浩浩的针对性分析多半有以下原因。

    A、视觉注意力不集中(与他人沟通时)

    B、习惯性利用听觉回答问题(机械性)而代偿视觉观察,之后再作回答

    C、听到指令后,不能先利用视觉观察或通过大脑思维之后,在作出正确的语言反馈(语言、思维编排能力较差)。如果是记住的答案就会马上反馈,不理解的就会重复语言,或瞪眼看着大人嘴巴寻求口型提示。再者就所问非所答。以上现象说明孩子视、听、动不统合,而导致孩子与他人思维在沟通过程中的融合能力欠佳。

    D、大人在孩子沟通时的语言技巧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上各项能力的发展。

    E、许多家长与老师,在孩子前期训练过程中感觉较为轻松,同时觉得孩子也很配合、听话,但当孩子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许多家长会感觉孩子不如以前听话了、不好训练了,很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觉得孩子在退步,这时的问题不是孩子,孩子退步了,(而是进步)而是随着孩子各项能力的提高,但家长的训练套路仍停留在前期的思维模式当中。此时已满足不了孩子的发展需求。因此,随着孩子的不断变化,家长的思维模式及训练方法也应及时去调整,提高。否则就会有以上的现象。

    F、当孩子思维接受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家与孩子在生活中说话时,不能过于直接的给孩子发指令,而是多应该用一些手势、语言、反问句、祈始句、选择疑问句等。让孩子去领悟他人话中话的意思如:妈妈手脏了  扫地了  洗脚了  出去玩了等  进行观察或思考进行编排之后,再做出相应反应。而不是让孩子听到指令后,靠机械性记忆回答问题。

    如:“再见”每天在情景中与他人“再见”时。

    大多数会主动提醒孩子说:给···再见(重复)或语言提示“走了该怎么说”(孩子回答)→···再见。在此情况下,孩子会根据大人的提示或记住的答案做出相应正确反映,···再见。

    此时,大人会很满足孩子的表现(这要看在什么阶段的孩子)。其实应进一步泛化到沟通性语言的理解让孩子灵活应用。也就是说在不同阶段对孩子的要求要不断提高,最终应过渡至在情景中,听到对方说“我、我们走了”这句话之后,就能主动表达“···再见”。

    看到对方做“摆手”动作就应主动说:“···再见”。再如:当孩子急于想要某件物品时,大人会有意识教孩子说:妈妈我要  帮帮我  给我吧等让孩子重复表达欲望,之后给予满足。→大人同时也得到满意,认为孩子会说这些话了。此时却疏忽了一些细节性的沟通语言让孩子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会说以上表达性句子的基础上,大人应将孩子想要的东西放在高处或举在手里让孩子看得见而拿不到,从而来激发孩子,能理解他人的语言。如:“问我要”、“去问他要”、让奶奶帮你“等,然后做出相应语言反馈。(目的:对沟通性语言的理解)

    我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在给孩子示范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吃问我要“,还没等孩子有反应,家长往往会自豪的说:”他会要,知#p#分页标题#e#道向他人要东西。但却不知道孩子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在情境中对他人语言的理解、分辨,之后做出相应语言反馈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自发性的表达欲望。如:军军,什么话都会说,但就是不听指令说,总是在情境中自发性表达。为什么,因为他欠缺与他人思维相融合的能力,那也就不会理解对方的语言,不理解很自然就不会正面回答。

    这些现象是在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内容,但也是家长最不注意的生活细节。往往最容易疏忽的东西,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东西。

浩浩康复训练内容

    1 、在多张卡片中按功能和属性快速找并说出卡片名称

    2、在多张卡片中,按大人语言意图,寻找相应卡片并用正确短句回答。如:老师说:“我好热啊!→听到老师的语言之后,能在多个卡片中翻找”电风扇、空调“的卡片,并说热了扇风扇或开空调。

    我想睡觉了→找“被子”的卡片→盖被子

    放学了→找“书包”的卡片→背书包

    吃饭了→找“勺子、筷子”→勺子吃饭

    做饭了→找“锅”的卡片→锅做饭

    想妈妈了→找“电话”的卡片→打电话

    手脏了→找“香皂”→香皂洗手

    手湿了→找“毛巾”→毛巾擦手

3、将以上内容逐步的应用到生活中,让孩子能理解大人话中的意图,然后,做出相应行为反应与语言反应。

    注:在此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的把握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视、听、动协调能力及视、听、动协调能力的发展。这则需要训练员在每个环节观察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反应,及时给予正确诱导。协助或提示,避免孩子错误反应出现。也就是说,老师的诱导提示要在孩子出现错误反应之前给予截至。

4、五官及衣物的泛化

    注:此阶段训练时老师的手势及视觉提示、动作提示较为重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听到指令后如何养成利用视觉进行观察之后,再做相应的语言反馈,而不能靠记忆回答。

加入收藏
Tag: 分析 行为表现 康复训练 个案 儿童孤独症
上一篇:从无语到开口,打开说话的瓶颈
下一篇:心智障碍生青春期社交礼仪教育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孩子有了“梦工厂”
  • 社交障碍——不理会别人
  • 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二十四)
  • Asperger(埃斯博格)综合症的诊断与训练
  • 谈谈儿童孤独症
  • 自闭症矫治的内容
  • 游泳对自闭症儿童分析研究
  • 自闭症青少年之「执行功能」 系列研究 :认知计划(一)
  • 自闭症青少年之「执行功能」 系列研究 :认知计划(十一)
  • 孤独症教育训练的原则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