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的家庭训练计划
米歇尔的家庭训练计划
一位美国母亲的记录
一、 关于训练计划
1、行为训练(行为疗法)的基本概念
“行为训练”这一名词多少有些不太恰当。一些人认为布利基特(Bridget)只注重行为训练,而罗宾(Robin)却只重视语言训练。事实上布利基特的行为教程大部分集中在口头的或非口头的交流方面,比如:玩、认识和社会化。而“行为”这个词只意味着一种教学风格,即:强调间断的练习,把任务分开,全面运用鼓励和奖励等。
“行为训练”是由Lovaas教授和其他一些在专业领域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发展起来的,针对认识障碍的患者的全套课程和训练方法。正因为如此,它也被用于那些被诊断为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以及语言迟滞、语言障碍等的患儿。
2、米歇尔教学计划的意义
我准备将米歇尔的教学计划概括如下。最初的教程有两套,后来发现这是多余的。我们对米歇尔的教程的注释既详细又系统,这一教程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孩子,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需要都不同,他们的进展也不同。尽管如此,我仍愿意将教程列在此,理由大体上有二条:
● 提供一些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我们的行为训练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没有太多机械性或重复性的教条。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我必须再一次强调我在整本书一再强调过的东西,那就是“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冗长乏味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在实际教程中文件注释有一千页以上。
● 为了对孤独症患者的家长尤其是对那些还没找到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较好的训练计划的家长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尽管教程大纲是专门对米歇尔制定的,但有许多内容对其他的孩子也是适用的 ,或者可以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出适应于你们孩子的训练计划。
3、给家长们的建议
(1)我在此强烈地向准备建立一套家庭训练计划的家长们推荐《The me Book》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解释了教学方法而且能找到许多训练计划,此外家长还应得到行为训练师的帮助以确定训练计划,并为特殊儿童建立一套课程。《The me Book》这本书可以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给Pro-Ed公司获得,其地址为:Pro-Ed 8700 Shoal Creek Boulevard austin,TX 7878-6897 Tel: (512)451-3246 Fax: (512) 451-3246
(2)训练师很难找,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是最好的。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有经验的人而且此人能够训练病人并且能指导他人训练,这种指导必须是不间断的。
(3)教学计划的进度尤为重要。因为要使孩子既不紧张也不枯燥而且也没有压力。在初期或不同时期都应该不断地使用表扬强化,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强化物)。最开始可以用食物或饮料来加以表扬。许多教学资料能通过教育资源目录而订购到一套绝妙的表情标记图、顺序卡和行为标记卡以及其它一些东西。
二、 米歇尔的行为教学计划
1、训练原则简述
【基本要求】指对孩子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完成情况的基本要求。训练人员要求孩子做某事或说什么,以及是否给其鼓励和帮助。家长收集有关基本要求的数据,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事能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对“上”、“下”介词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孩子将某物放在椅子上或椅子下,并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看他是否能完成。
【不同行为的不同强化】指用奖赏正确行为(强化正确行为)的方式去消灭或杜绝不正确行为的方法。对于那些不屈不挠地将转头摆成一条直线的孩子你要用「给孩子做简单易做的事或是他能做的事,然后表扬他完成了任务」来代替说“不要把砖摆成一条直线”这句话(孩子在某种情况下反而会加强这种行为)。你要营造一种不理不睬、孤独的气氛对待不适当行为,而奖励适当的行为。在训练中当米歇尔哭闹时,只要他有五分钟的安静我们就用强化正确行为的方法说:“好安静、听得好”等去表扬他。
【表达性语言】是指语言的口头运用。表达性语言这个名词和接受性语言以及语言的理解能适合任何一个你试图要教的单词,例如:你要教「表达」“他”和“她”,是要求孩子能正确使用“他”和“她”两个单词;如果你是要教孩子「接受」“他和她”时,则是要孩子弄懂“他”和“她”二者之间的区别,接受性语言通常在表达性语言之前教。
【淡化刺激】指要渐渐地撤除物质的或口头的暗示,不要使孩子养成对鼓励有依赖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于鼓励运用和淡化在《The me Book》一书中作了充分的讨论。
【模式化】指训练者对孩子的正确回答模式。模式化在表达性语言的初期用得最多、最广泛,当孩子较为熟练时便渐渐淡化退出。模式化与口头鼓励促进不同,前者是说出一个词的全部而不是一个词的开头音,如“橘子汁”是口头模式,而“橘—”则是口头鼓励。
【促进和鼓励】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训练人员所给的物质的或口头的
辅助,比如在你想要孩子说“鞋”,可以给他一个提示音如“洗—”;在物质促进方面,可以将小孩子的手做成“指”的形状。
【项目综合编排】指在相同的训练中混合以前学会了的项目。比如:首先你教孩子接受性语言“摸摸头”,然后教“摸摸腿”,最后教“摸摸臂”。当孩子能分别掌握它们时就把这三个动作混在一起训练。
【接受性语言】指对语言的理解,参看表达性语言。
【差异性刺激】这是指一种特殊的刺激,通常是训练人员对引起一种特殊反应做的口头命令。差异性刺激在初期非常一致,如开始时说:“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后来逐渐就变得不同了,如:“请把所有的红木放在一起好吗?”
2、米歇尔的教程
【基本原则】
● 每一个训练都必须带有目光对视训练项目(让患儿的眼睛与训练者对视);
● 在混合练习之前必须先分步练习;
● 不断变化表扬和鼓励方法以保持其有效性。
● 对不正常的行为要给予明确的警示。
备注:在目录中所列的项目均按分层秩序排列,从易到难,但在每一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又有不同的项目类别。
1990年2月至6月(第一阶段)
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15项:
【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指令】【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
1、【注意力】
「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训练者要坚持原则,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 看着我,面对面:(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
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加强训练: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
(2) 呼叫反应
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一步指令】
(1) 指令:
「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
(2) 触体指令:
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3) 动作指令接受语:
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等。
3、【模仿动作】
差异性刺激指令为“做这个”
(1) 大动作: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
(2) 较好的动作:指物、把手打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
(3) 积木模仿:积木放成不同的形状,由三块积木开始至五块以上。
(4) 物体模仿:教其使用物体的模仿能力,如把勺子放到杯子里、用纸面巾给洋娃娃擦脸,把玩具车放进玩具柜,等等。
(5) 画图模仿:先教孩子持笔,然后画直线或圆等。
4、【指物反应】
举起孩子想要的东西说“指指它”,鼓励孩子用手直接指物(或摸它)。然后将他想要的东西给他,逐渐撤除奖励并拉大孩子与物体的距离。
如,训练者:指着物体问:“你想要什么?”
孩子:自然地指;
孩子:自然地指+近似的口述;
孩子:自然地指+说:“要XXX(所要东西的名称)”;
孩子:自然地指+说:“我要XXX(所要东西的名称)”。
5、【比较】
实物与实物、图片与实物、图片与图片、颜色与颜色、字与字、数与数。
6、【发声模仿】
声母:啊、依、呜、额、哦、把、怕、吗、的、特、呢、了、个、可、和、计、其、西、持、是、子、此、四、日、呀。
韵母:安、恩、欧、昂。
韵母和声母组合(上述是译者自己写的)
单字、词组(开始时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如采用形声法)
7、【玩耍】
按不同的形状将东西(积木或硬纸板)分类,串珠子、搭积木、听音乐(合着录音带唱歌)、读幼儿书。
玩动物游戏:拿着不同的动物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或学不同的动物叫声。
玩时间游戏:说出不同的时间。
玩数字游戏:认不同的数。
玩打击乐游戏:用物体敲打出不同的节奏。
8、【物体辨别】
把东西放在桌子上,说“请给我XXX” 「球」、「杯子」、「鞋」、等等(逐渐增加桌子上所放物体的数量。
9、【图片辨别】(接受性语言练习)
说“请把XXX(图片上所画的某个物体)指给我看”
10、【物体命名】(表达性语言练习)
回答“这是什么?”用实物或是图片。
11、【「是」或「不是」练习】
对喜欢吃的东西点头说「是」;对不喜欢的东西摇头说「不是」,给予奖励,然后逐渐撤销。
12、【动作名称练习】
(1) 对训练者说出“我在干什么。”如「挥手」、「跳跃」、「站立」、「坐下」、「拍手」、「跑步」、「打喷嚏」、「亲吻」、「大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等。
(2) 回答训练者“你在干什么?”的提问。
(3) 回答 “他或她在干什么?”的提问(开始时可只说出动作名字)。
13、【颜色】
先是接受性词汇训练,后是表达性词汇训练(先练习「听懂」,再练习「说出」――编者)
(1) 听懂“请指出红色(蓝色、黄色)” 等,并指出相应的颜色。
(2) 回答“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如答对则给予奖励,然后逐渐撤除)。
14、【所有物练习】
说“把XXX的鞋(或某物)指给我看好吗?”(此项练习也是「我的」、「你的」练习的基础)。
15、【形状练习】(先是接受性词汇,然后是表达性词汇练习)
(1) 听懂“哪个是方形、圆形、三角形?”(要求正确地指出相应的形状)
(2) 回答“这是什么形状?”用相似形状的木块或塑料板等。(回答正确给予表扬,然后逐渐撤除)。
1990年6月至8月(第二阶段)
在继续保持上述各项联系,包括对视练习的基础上开始下列练习:
1、【物体属性练习】大/小(接受性词汇练习)
听懂“指出大车/小车”(可替换为其它东西),作出反应。
2、【动作物体名称练习】(表达性词汇练习)
(1) 说出如「喝果汁」、「吃饼干」等表达要求的字词。
(2) 看着图片,回答:”他在干什么?”
(3) 回答“你在干什么?”的提问。
(4) 对训练者说出:” 我在干什么?”
3、【新颜色练习】
(1) 接受性语言练习,回答“哪个是绿色?”(咖啡色等)。
(2) 表达性语言练习,回答“着是什么颜色?”的提问。
4、【所有物练习】(表达性语言练习)
回答:“这是谁的鞋子?”(或别的东西)。
要求回答:“这是XXX的鞋子。”(或别的东西)
5、【选择练习】
对“你是要XXX还是要XXX?”作出反应。
6、【连锁反应】
同时做两个动作,如拍桌子和摸鼻子。
7、【继续积木仿搭】
8、【给/拿多个物品练习】
训练者说“给我XXX和XXX,还有XXX。”
从桌面开始,然后要求孩子到屋内某处拿某物。
(该练习对训练孩子的短期记忆很有好处)。
9、【两步性动作练习】(接受性语言训练)
训练者说:“站起来然后转个圈”等,孩子做出反应。
(要在多个一步动作掌握之后开始此项练习)
10、【肯定或否定练习】
否定练习:拿着一样东西说出一个错误的名称,让孩子否定。如:举着个玩具娃娃,问:“这是一只老虎吗?”
11、【玩耍】
(1) 模仿简单动作,「吃饭」「睡觉」「唱歌」等,玩布娃娃时能强化身体部位练习,如鼻、口、眼、耳等。
(2) 和训练者一起看完一本小人书。
(3) 认图片。
(4) 玩球(如果将球滚回则要加以表扬)。
(5) 和训练者一起唱歌。(只要有一点声音就要给予表扬)。
12、【表达要求的练习】(可进行句子扩充)。
如说“我要XXX,我可以要XXX吗?”
13、【感情状态认证】(接受性/表达性)
如:高兴、痛苦、悲伤等;
利用图片或书说“他感觉如何?”
(先给与标准模式,然后逐渐转移到杂志或小说上)。
14、【「我的」「你的」练习】(接受性语言练习)
如:用鞋子练习说“请把我的鞋子给我”或“请把你的鞋子给我”。
备注:这可能是语言学习教程中最难教的部分,甚至比以后的表达性提问更难。因为「我的」和「你的」这两个词会因说话者不同而变化(即当东西的所有者说话时用「我的」,反之则用「你的」或「我的」这个词)。
在开始时我们应该教孩子接受性语言及要求理解“请把我的XXX给我”,好像「我的」这个词永远指训练者,而「你的」这个词则永远指受训练者;然后再教其它的表达,要孩子在说话时将「我的」和「你的」反过来,即在孩子说话时「我的」指他自己,而「你的」则指训练者。此外,「我」和「你」在孤独症患者说话时也常常混淆。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曾花了大量的时间,致力于孤独症患者如何造成这种代词张冠李戴的缺乏自尊和自信的表现进行研究。如果有人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瑞姆兰医生所写的《婴幼儿孤独症》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概述了孤独症患者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所有困难,以及对有障碍者先天性能力的训练而推理、转换、产生和创造出的生疏的语言。
我认为乔姆斯基(语言学家,以研究深层语言与解构而著名――编者)所说的“语言获得性装置”,即指在大脑中存在的使我们能天生地学会变化「你」、「我」、「你的」、「我的」等称谓的某种东西,在像玛丽亚和米歇尔这样的孤独症孩子中并不缺乏,只是由于我们粗略的教授课程,使他们还没有掌握得如此抽象。但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经过我们认真的教育,这两个孩子最终还是掌握了它们。
15、【口头模仿】
「F」加元音(韵母)如:「f」加「eng」,读「feng」。
16、【方位词的理解和表达练习】
如:「哪里」、「在里面」、「在上面」、「在下面」等。
训练者问:“勺子(或其它东西)在哪里?”
孩子的标准回答:在盒子里/在盒子下面/在盒子上面。
17、【对“谁”的接受性语言练习】
用有爸爸、妈妈等熟悉的人的照片,问“这是谁?”
18、【对“XXX(所熟悉的人的名字)在干什么?”的接受性语言练习】
用孩子所熟悉的人做某事的照片,问“他在干什么?”
1990年9月至11月15日(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有许多课程,每个课程的训练人员在他的两个小时中只做一部分,其余项目通常是由其他训练人员完成。
1、【开始入厕训练】
2、【物体的属性练习】
如热和冷、长和短、重和轻等,用教学卡片,用教学卡片比较两个东西。指令:请把(重的、轻的、长的、短的等)给我看。
3、【代词练习】
接受性语言训练:我的/你的(鞋子)。
表达性语言训练:他/她。
训练者问:“他在干什么?”或“她在干什么?”
在孩子回答时提示:“他在……”或“她在……”
逐渐撤除提示。
4、【继续两步指令练习】
5、【介词练习】(继续接受性和表达性语言练习)
靠近、在……后面,在……前面,等。
6、【继续色彩练习
7、【继续情感表达练习】
(1) 用图片、面对面的问答。
(2) 训练者在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时问:“我现在怎样?”
8、【继续辨别不同的提问】
分辨「谁?」、「什么?」、「哪儿」、「何时?」等问题。
9、【句子的主语、谓语和补语练习】
用比较完整的语法来描述动画人物,开始时可以用“小孩吃苹果”这种不完整的话,但以后要逐步使句子完整:“这个小孩在吃苹果。”孩子掌握之后要求:“请说说这张图片”或说出“发生了什么?”“小女孩在干什么?”等等。在表达时要求孩子用“他”或“她”来描述动作的执行人。
10、【简单句练习】
“我看见……”,“这是……”
做一本「我看见」书:把一些图片贴在一个本子上,每页贴一张图片的有五页,贴两张图片的有五页,三张的五页,四张的五页,五张的五页,以促进孩子掌握更长的句子,如表达:“我看见一个XXX 和XXX还有 XXX以及 XXX。”(在增加物体品种之前要确定他已经掌握了句中数量词的表达。如:一个「娃娃」,一只「老虎」,一颗「树」,一杯「水」,一只「笔」等。这是我自己写的――译者)。
11、【依据要求回忆三件事或物】
12、【呼名请求的练习】
在向谁要什么东西时先呼其名,然后提出要求。如说出:“布利基特,我想要XXX,”随后可以加上「拍拍谁」后再问上述问题,鼓励孩子先拍拍训练员以引起注意,然后再提出要求。
13、【「是」或「不是」否定练习(继续)】
14、【简单交流提问】
问别人姓名、年龄,如哥哥、姐姐等。
15、【游戏】
粘贴板游戏:将粘贴的玩具放在粘贴板上组成一定的场景。
16、【口头模仿】
单词组合练习,纠正小孩对物体名称的发音。
17、【「继续」注意和注意力转移练习】
很难说这个练习在重要性上的位置,但它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
(1) 保持注意力:训练者对同一画面提出不同的几个问题,如“看见这只狗没有?”“他在干什么?”“这只狗是什么颜色?”“他要到哪里去?”等等。这虽然不是课程内容,但它确实是我们练习的目的之一,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该偶尔予以强调,尤其在游戏和阅读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应该是孩子的注意力能够保持在某一个主题上,控制他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和做些离题的事。有些孤独症患者还能用正常的句子和词汇说话,但是不能将注意保持在朋友、兄妹和父母等想问以及想要谈的主题上。当然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需要进行听力训练以求改进,但一些功能很好的孤独症患儿常常在做某事时跑题,或是在其交谈中乱弹琴。由于这种行为使得这些孩子很难与亲戚和朋友相处,因此我觉得在很小年龄就应该灵活教育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主题上。
(2) 变化注意力
A.做主角变换游戏:如我先来做什么,然后变成你来做什么。
B. 训练者坐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但仍然要求保持眼和眼的对视。然后训练者不断改变自己在房中的位置或让孩子改变位置,要求孩子保持注意力并保持与训练者的目光对视。
C.训练者开始一个游戏,然后说:“现在我们玩另一个游戏”。在游戏中既要帮助孩子保持和转移注意力,又要保持精神放松。
D.训练者开始一个动作,如在桌子上画画,要求将孩子注意力集中在桌面上,同时训练者继续与他交谈和提问,鼓励和表扬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者身上,并对做出的正确反映给予鼓励。
18、【记录下孩子的问题行为】
如:大叫、发脾气、哭、打人和自我刺激行为。增加反「大叫」行为的教育:每次用少于五分钟的时间让其坐在椅子上,用“做得好”、“听话”、“你不哭”等话来鼓励,并增加强化时间,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鼓励。
当他发脾气抓住你的头发时,可用手压其指关节,他的手就会自然放松。
如果孩子用手打、抓或用脚踢,一旦发生就说:“不要动!”并将其手抓住三秒钟,只要他安静下来就要予以表扬。
19、【保持目光对视】
20、【时间周期训练】
从现在开始,每一节课都包括时间周期训练,无论课堂上干什么都和在学校里一样,每一个时间周期约十五分钟。
21、【「不知道」练习】
用卡片练习,开始时用几张孩子熟悉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每间隔几张就拿出一张他不熟悉的图片,并提示孩子说:“我不知道。”一旦他懂了“我不知道”这个概念后,在读书或看杂志中鼓励他先说出:“我不知道”再问“这是什么?”
22、【朗诵练习】
23、【方位词练习】(表达性语言练习)
注意:所有表达性语言练习都是在接受性语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将两样东西放在地板上,要孩子拿每样东西两次,在第三次时将要他拿的那样东西收起来,要求他找,当他找时鼓励他说出:“XXX(要找东西的名称)在哪里?”如果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要予以表扬。
24、【用蜡笔画画】
(1) 画简单图形,如圆、三角形等,训练者画一张脸要小孩将头发或眼睛画出来。
(2) 训练者画一些简单的物体,如花、球等,要孩子辨认。
(3) 纠正其手的位置并予以鼓励或奖励。
(4) 最后要求能画出有几个以上物体构成的景物。
25、【继续虚拟游戏】
模仿飞机、猴子、婴儿、狮子等并装出其声音和动作。
26、【分类练习】(动作、衣服、食物)
如:将上述三类物品的卡片放在桌子上,从其中一类拿出一张。
问:“这是什么?”
孩子答:“猫”
训练者说:“很好。”
再问:“猫是什么?”
答:“动物。”
训练者:“说得很好。”
“再拿一个动物看看。”孩子应该从动物类中拿出「猫」来,先予以表扬,然后逐渐撤消。
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第四阶段)
1、【分类训练】
继续动物、食品、衣服分类训练,增加玩具、食品、饮料。
2、【继续介词练习】
练习应该始终贯穿于全课程中,而不是专门训练。
3、【实物使用练习】
将三至四样实物放在桌子上,说:“你用什么东西剪纸?”标准答案为:“剪刀。”
4、【「我不知道练习」】
继续用实物进行“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练习。
5、【「他的」练习】
继续进行「我的」、「你的」等接受性语言训练,并开始加上「他的」概念。如:将一个娃娃放在椅子上,问:“我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她叫什么名字?”
训练结果显示米歇尔在「我的」和「你的」接受性语言概念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他被弄糊涂了,因此我们不得不停止关于「他的」接受性训练。我们还增加了一些课程以促进他对「我的」、「你的」之间的辨别。比如我们增添了像“请给我布利基特的鞋子。”“请给我米歇尔的鞋子。”此时要将「你的」和「我的」说得特别响亮,而把物体所有者的名字说得非常柔和。在训练一些时间之后我们试着将提示缩短为“我的布利基特的鞋子。”“你的米歇尔的鞋子”,最后将所有提示均撤消。
6、【继续「是」或「不是」练习】
关于物体的属性:你淋湿了吗?你的衣服是干的吗?这个东西摸上去凉吗?
关于物体的身份:你是一只青蛙吗?你是一个小男孩吗?
关于活动:你在睡觉吗?我在拍手吗 ?
关于感情:他高兴吗?他很痛苦吗?
关于物体名称:这是一辆卡车还是一个胡萝卜?
7、【交流训练】
其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开始时此项训练显得十分呆板,都是死记硬背,但当孩子掌握了这个概念后,该训练就显得十分自然而且孩子气。这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我们十分成功地进行了这个课程。当我的两个孩子掌握了这个概念,他们就十分高兴地进行自我练习。
如:
(1) 孩子:“我用一只蓝笔涂色彩。”训练者:“我用一支红笔涂色彩。”
(2) 孩子:“我穿着一双白鞋。”训练者:“我穿着XXX。”
(3) 训练者说:“我喜欢早餐吃烤面包。”孩子说:我喜欢早餐吃XXX。”
8、【关于“谁、哪儿、干什么、什么颜色”的表达性语言练习】
也可以将此项放在某一课程中练习。
9、【介绍「开始」、「最后」、「其次」的概念】
如:用按一定顺序排好的数字提问,“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其次,哪一个排在最后?”(比如2在先,3在其次,5在最后)。尽管孩子还不懂2大于1的概念,但这种游戏仍是十分容易进行的。教过数字概念后,要开始教时间概念。
如问:“哪餐饭最先吃?”回答是“早餐。”
再问:“其次吃的是什么饭呢?”回答是“中餐。”
最后问:“一天中哪餐饭最后吃?”回答是“晚餐。”
要变化提问,发现问题。
(文中「表达性语言」指训练孩子能够说出来,「接受性语言」指训练孩子能够听懂,尽管他可能说不出来。作者在之前有说明。)
1991年1月至3月(第五阶段)
1、【继续“我的”、“你的”接受性语言训练】
2、【寻物练习】
将三种东西中的一种放在房间中的某处,让孩子去找。开始时放在离孩子较近的地方,以便他容易找到,然后逐渐放远。
3、【三图顺序卡练习】
目的:训练孩子叙事的顺序及如何讲故事,同时帮助孩子扩展创造性及自发性语言。
重点:练习理解“首先”、“然后”、“最后”等与顺序有关的概念。
教具:三张按顺序描述一个活动的卡片。
训练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如“一个小孩拿着杯子接水,然后喝水。”注意练习孩子对每张卡片上所描述动作的动词的理解,如:去喝水,正在喝水,喝了水等。当孩子能对每张卡片所描述的动作正确叙述后,要求他在讲述完整的故事时逐步提高句法的正确性和对概念的理解力(这项练习我们持续了数月)。顺序卡可以在教育书店买到(在美国可以买到,在中国如买不到成品,可以自己制作,如,将一个活动拍成若干张照片——编者)。如,Ravensburger公司就曾制作了一套《讲故事》的游戏卡。使用时首先要将几张卡片按逻辑顺序排好,然后围绕这些卡片讲一个故事。如,第一张卡片:小姑娘拿着一个没有吹的气球。第二张卡片:气球被吹起来了。第三张卡片:气球越吹越大。第四张卡片:气球爆了。首先帮助孩子练习将卡片按顺序摆好,然后训练他讲这个故事。当他熟练后逐步撤消辅助。每个故事最好用3-5张卡片说明。
4、【开始表达性语言练习】
问:“刀是什么?”
答:“切东西的工具。”(标准答案)
开始时训练者可以拿着实物提问,待孩子掌握了这个概念,就撤消实物提示,如只提问:“什么是游泳衣?”、“汽车是什么?”
5、【对物体功能的表达性语言】
如问:“你用刀干什么?”标准答案应该是:“我用刀剪纸。”
6、【表述房屋和家具】
我们在训练时,在一块黑板上画上居室的图,有卧室、书房、客厅、浴室和厕所等,并在图上画出一些有特征的家具,如(卧室里有床,书房里有书柜,客厅里有沙发和茶几,浴室里有浴缸等)。要求孩子在不同的房间里找出与其相符合的卡片。
7、【练习口头模仿】
针对那些难发声的字词进行语音模仿练习。
8、【“为什么”、“因为”】
开始时可参考小画书,通过讲道理引导孩子,如:“这只狗为什么要叫?”“因为它看到一只猫。”
9、【练习问答社会交往性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包括:关于姓名、年龄、兄弟姐妹的姓名,以及“家住哪里?”等问题。
10、【“谁”、“什么”、“哪里”、“干什么”】
11、【开始「比较」练习】
从两个物品比较哪个大,哪个高,哪个短......
12、【继续代词】
练习用“他/她”、“你/我”进行表达。练习“我”时,训练者可以在做一个动作时(如跳跃)时问:“我在干什么?”要求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出:“你在......”;开始时训练者可以小声地提示:“你在....."然后进行换位问答练习。
13、【时间标志练习】
时间标志是指:之后、刚刚、后来、然后、现在、以前等词组,着重练习在讲故事时使用这些词语,以理顺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14、【继续时间周期练习】
15、【复习介词、色彩和冠词】
我在训练中不断给孩子增加在实物与非实物之间进行选择的数目。儿童读物和图画卡片以及游戏将成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和教材。
16、【开始对复数进行接受性语言训练】
17、【开始“相同”和“不同”的练习】
训练从“相同”开始:将两本相同的书和一本不同的书放在桌子上,说:“ 把两本一样的书给我。”孩子完成指令动作后给予表扬:“很好,你把两本书给我了,它们是一样的。”然后换其它的材料练习。
18、【开始认识数字和子母】
19、【开始进行数字概念的接受性语言训练】
要求孩子从若干个(可以从四个开始)相同的物品中拿出一个/两个/三个,然后逐渐增加物品的总数目。
20、【开始进行“多”和“少”的接受性语言训练】
将某样东西分成数量明显不同的两组,要求孩子:“把多/少的给我“。
21、【回忆过去的事情】
选择两到三个动作,如看妈妈拿叉子,然后将孩子领到另外一个房间里,让他重复刚才看到的动作,再带回教室问他:“刚才你做什么了?”要求孩子回答出来,训练时不必强调句子的时态和语法,关键是他能掌握对发生过的事情的理解和表达。
22、【关于“我的”、“你的”表达性语言练习】
提问:“这是谁的衣服/鞋/帽子......?"要求孩子正确回答。
23、【玩“什么不见了”的游戏】
将三样东西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看,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训练者拿走其中的一个,待孩子睁开眼后,问他:“什么不见了?”训练他回答。
24、【“轮流坐庄”练习】
即:练习理解“轮到谁了?”、“轮到你了”、“轮到我了”之类的游戏语言,同时练习用它们表达。
25、【扩展“接语”练习】
“接语”练习就是训练者先说出一句话,要求孩子接着说一句与之相关的话。如:训练者:“我看见一只猫,它在叫。”
孩子:“我看见一只猫,它在吃牛奶。”
逐步要求孩子增加新内容,开始时可以提示全句,以后逐渐减少提示(从全句到词组)。
26、【“你在干什么?”的表达性语言练习】
当孩子掌握了“我在干什么”的概念后,开始转移到训练用“你在干什么”进行表达。
27、【开始对常见的现象进行“说理”练习】
如:“为什么这个小姑娘要吃饭?”“因为她饿了”。
“为什么妈妈要看医生?”“因为妈妈生病了”。
“为什么你要睡觉?”
“为什么爸爸要上商店?”等等。
28、【附带说明练习】
训练过程中要避免单一不变的或是不相关的废话。注意变化句子的结构,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相同的事件。
1991年4月至5月(第六阶段)
1、【强化代词练习】
(1)“我的/你的”接受性语言练习:玩“摸摸......”游戏(如摸摸你的鼻子,摸摸我的手等)。
(2)“他的/她的”接受性语言练习:将两张一男一女的照片放在桌子上,玩“摸摸他的/她的......”游戏。
(3)当上述概念掌握之后,在游戏中随情景理解“我的”、“你的”、“他的”、“她的”概念。
(4)进行“我的”、“你的”表达性语言练习,如:帮助孩子运用它们表述。
(5)进行“轮流表达”游戏。
2、【答应练习】
训练孩子在听到叫他的名字时,使用“什么事?”应答。
训练孩子理解和使用“嘘—”的手势(将手指放在嘴边)。
3、【“安静”手势练习】
4、【继续进行“相同”与“不同”的练习】
比较两样东西在什么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相同。
5、【同龄人言语适应练习】
训练孩子学习使用与同龄孩子相近的言语或俚语,如:酷(cool)、妙(neat)、哇(wow)等。
6、【“错误”识别练习】
拿一张画错的画给孩子看,问他:“这幅画什么地方画错了/不对?”要求孩子用“.....错了/不对)句型回答。
7、【复习介词和图形】
8、【进行“分类”练习】
练习分类时开始要求孩子回答“为什么?”
将三个相同类和一个不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如:三样食品和一个汽车,或三个人和一个动物等,提问:“哪个东西不属于多的一类?为什么?”
9、【开始“如何”“怎样”的理解练习】
10、【练习“象征”性游戏】
社会救助活动:消防队员救火;警察抓小偷;爸爸给小孩子做饭等。
在家里游戏时,使用某一玩具代替某一实际东西,如:用积木代替汽车、飞机、三明治、青蛙、饮料或小船等。要求孩子借助象征性替代品将每样物品表演出来并强调“代替”这个词,以帮助孩子理解它的意义。
11、【继续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帮助孩子练习用“三段式”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即谁-什么地方-做什么(看见什么)。例如:“一次,有个小男孩走进一片森林,他看见一只小狗,把小狗带回了家。”故事讲完后,用“谁到森林里去了?”“他看见什么了?”“然后怎么样了?”等问题来提问。
12、【继续进行数字和字母练习】
13、【三人“聚餐”练习】
三个人(教师、孩子和妈妈)在房间里。
教师:“妈妈早餐做什么吃?”
孩子:“我不知道。”
教师:“不知道就问妈妈,好吗?”
孩子:“妈妈,你早餐做什么吃?”
妈妈:“烤面包和煎鸡蛋。”
在孩子掌握了这个游戏的规则并理解了“做什么吃”这个概念后,逐步增加问题的内容和数量。
14、【对故事情节提问】
在讲故事时开始练习回答“什么时候?”这类问题,并强调“为什么?”、“怎么样?”,如:逐步增加日常活动知识的介绍(一天中的时间、季节、节日名称等等)。
15、【开始进行“请说说关于......”的练习】
用图片、像册或杂志等练习:“给我讲讲这张画好吗?”当孩子开始讲述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多讲一点好吗?”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我与孩子之间的交谈,在以后的几个月中,这种练习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6、【开始与同龄孩子室内共同游戏练习】
当我们让孩子对与人做游戏发生兴趣后,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与同龄孩子共同游戏,这会帮助他学会更多的东西。
1991年6月至8月(第七阶段)
1、【继续画画练习】
2、【继续按时间顺序讲故事】
3、【强化“为什么/因为”练习】
4、【强化故事推理练习】
5、【故事中的五个问题句练习】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训练孩子对以下五个问题的理解和运用:
“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
6、【综合观察能力训练】
继续让同龄儿童与孩子一起玩,制定一个与同龄孩子玩耍的周日程表,同时要指导和协助他们,并鼓励孩子在与同龄儿童玩耍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米歇尔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新的句子结构,训练因而在更轻松的情况下进行,现在可以说几乎没有了什么训练,只是目光对视仍必须强调。)
7、【角色扮演和时间顺序练习】
继续进行角色扮演和时间顺序训练,其中时间的顺序包括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
8、【给字词做定义的练习】
开始进行给一些字词下定义的练习,如问:“.....是什么意思?”(指某个字或词),让孩子学习做简单的定义。举例:
“今天的天气很闷热。—―什么是闷热呢?”,“闷热的意思是又闷又热。”当孩子掌握了这个概念后,鼓励他提出同类的问题。
9、【泛化练习】
要求孩子能够轻而易举地从一个活动转到另一个活动中去,保持活动的多变性,使孩子逐渐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0、【动词表达练习(不同时态)】
先做各个时态的分别练习,然后揉在一起练。例如:
“你现在在干什么?”
“你刚才在干什么?”
“你要干什么?”
a. 你现在在干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在任何一个活动过程中提出;b.而在提出“你刚才在干什么?”之前,应带孩子到另一个房间做一件特别的事情,然后再带他回到教室里问。c. 在提出“你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时,应先要求孩子做一件事,在他要去做之前拦住他问他。
显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孩子首先要理解每个问题,并能运用它们表达。训练时,训练者开始要能给出全部的句子予以提示,然后逐渐撤消提示。
11、【制作模型】
12、【保持谈话主题练习】
进行通过几次话题转移之后仍能保持谈话主题的训练。练习讲述过去的事情或将来的事情,也可以尝试谈一些现场没有的事物(外面的世界、太空等)。如果孩子需要也可以固定话题。
13、【语法练习】
孤独症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对使用连词有更大的困难,如:“如果”、“然后”、“因此”等,着重练习。
14、【对“如何/怎样”问题句的理解和表达练习】
练习孩子掌握这类疑问词的各种含义和用法,如:“味道怎麽样?”、“你怎麽做那件事?”、“你感觉如何?”、“汽车是怎样动的?”等等。
15、【训练自发地对别人的举动提问】
【举例1】
训练者:“我要去干点儿什么。”
孩子:“什么呢?”
【举例2】
训练者:“喔,不对了。”
孩子:“怎麽了?”
【举例3】
训练者:“喂,你看这个!”(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
孩子:“什么东西?”(主动走过去问)
【举例4】
训练者一边作出诸如写字、跳跃、瞄准等动作,一边提示孩子主动地问:“你在干什么?”
16、【游戏时主动提要求】
在孩子自由玩耍时,训练他主动向大人表达要求(呼叫大人或用对视的目光)。
17、【继续归类练习】
a.“△和△是一类,△和□是不是一类?”
b.“马戏团里有什么?”“学校/商店/卧室/卫生间里有什么?
18、【猜谜游戏】
1991年9月至12月(第八阶段)
在这一阶段,继续进行观察力、交谈能力、提问技巧、游戏变化、句子结构的扩充等方面的练习;与同龄儿童在室内玩耍,学习学前的数字和字母课程,看图画故事书,玩简单的迷宫和填字游戏,玩角色扮演游戏;还有讲故事、画画。最后所有这些课程都能与同龄儿童一起进行,鼓励他们相互提问,相互交流。在与同龄儿童玩耍的过程中对培养孩子观察学习的能力很有益处。我们可以说孤独症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但要挖掘它们则需要训练者去创造一个有趣的、活跃的活动氛围,以帮助和协调孩子们之间的分享和沟通。在这种环境中,正常的儿童对孤独症孩子的矫正作用很重要。
ABA是Applied Behavior Analyses的缩写,是一种常被用来对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与训练的操作性方法体系。ABA在实践操作上形成一套结构化的方法体系:个案行为状态的观察与记录、患儿能力结构的划分与测试,IEP(个别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者的操作规范与原则,训练计划执行效果的评估等都形成了规范与标准。
ABA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1、分析(分析每个行为和能力,将它们分解到最小单元,一步一步地教,如CFEI1所述)。2、强化(奖励、表扬)。3、辅助(帮助儿童达到正确的反应)。而DTT(Discrete Trial Teaching)即“回合式操作教学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学法”则是ABA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是非常具体、系统的教学方法。在教自闭症儿童学习任何一个课程时几乎都可以用到它:
任务分析→发出指令→给予辅助→及时强化
发出指令后必须对孩子的反应马上给予反馈,反馈有两种,一是正确反应给予奖励(物质与表扬),二是没有反应或错误反应时的应对。没有反应时需分析是不会还是不合作,不合作(但没有不适当行为,只是不理睬)时,可强行辅助其完成然后给予奖励,如果是任务太难,不会时则考虑是否重新分析任务适当降低难度或直接辅助他完成然后给予强化或鼓励他。错误反应,若是故意做错,采用“忽视”的方法。若是畏难,告诉他“不对,再试一次”。若是不合作并有哭闹等不良行为时,制止并重新开始。若制止困难,就应该改换任务,将任务改为不哭闹得奖励。
分解式操作教学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给孩子发出指令和要求。(2)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回答作出反应。(3)结果。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来训练,这样孩子在学习中容易得到成功,应该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强化和提示,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反应,并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注意泛化,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案例:教刷牙
(1)正确使用牙刷
和孩子面对面坐在一个水盆旁,让他观察我如何使用牙刷。(不停地说小牙刷,刷刷牙。)看到他感兴趣时,给他一支没有牙膏的牙刷,鼓励他和我一样做。一开始需要辅助,慢慢撤掉辅助,不时的对他进行鼓励,直到完全掌握。
(2)漱口(关键是吐水)
我们各自端一杯水,(他用的是矿泉水),我把水喝到嘴里,然后用夸大的动作把它吐出来,示范给他看,(不停地说吐吐吐出来),可他还是把水全部吞到肚子里。经过反复训练,他开始把水吞到肚子里的同时能吐一点点唾沫,进行鼓励,并有食物奖励,使他有积极性再进行练习,直到能完全吐出水来。接着我做漱口的动作给他看,嘴里发出声音,腮不停地鼓动,他能做以后再和吐水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漱口动作。
(3)使用牙膏刷牙
一开始我用指尖沾一点牙膏,轻轻给他按摩牙床,降低他的敏感性,是他习惯牙膏的味道,然后在牙刷上放少量的牙膏,让他慢慢地刷牙,见过反复训练使孩子能完全正确地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