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游戏中提升特殊儿童的听语能力
国内的听语疗育,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鼓励家长在让孩子接受专业的疗育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疗育教学,帮助孩子在家中自然学习听与说。以下介绍简单的游戏,提供家长善用日常物品和孩子一起玩。
建立声音与物品的关联性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初期,家长须掌握语言输入,例如:给孩子看一辆公交车模型,再加以描述「ㄅㄨ——ㄅㄨ——ㄅㄨ」;给孩子看一只鸭子,说「呱、呱、呱」。当教导一些声音后,可以开始和孩子玩一些听觉回想游戏,看看孩子能不能把声音和物品连结起来。
学习倾听和说话
进行游戏时,说出一个音,然后要孩子选出代表该音的玩具。例如:让孩子看奶瓶,请他说「ㄋㄟ——ㄋㄟ」;看汽车,请他说「ㄅㄨ——ㄅㄨ」;看时钟,请他说「滴答」等。
猜一猜
如果孩子年纪比较大,家长可以进行听觉描述的游戏。例如:在一个盒子里装一项孩子熟悉的物品,然后进行描述:「牠是黄色的,是一种动物,有四条腿,牠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鼓励孩子猜猜看,若答对,即给孩子奖励。
遵循指令
教导孩子位置的概念时,可利用让孩子容易遵照的简单指令,例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等词汇,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请把书放在桌子的上面。」也可以换孩子说指令,让孩子告诉你要做什么;家长可以偶尔故意做错,让孩子来指正你,这也是一项很好的听语练习。
扮装游戏
若家长希望提升孩子的日常对话技巧,可以设定特定的情境(如:下课了),利用娃娃和孩子进行一对一对话。家长提的问题要尽可能具体,并尽量引导孩子说出细节。
给孩子主导权
为促进孩子持续发展听语能力,家长须留意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所在,以便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相关的教材。例如:孩子喜欢书本和篮球运动,就让他制作经验小书,放入各种篮球运动会使用的物品和动作,引导孩子认识相关的名称。
近年来,各县市教育单位致力推行新生儿听筛工作,并朝「听筛」、「确诊」、「疗育」三方面共同协力,未来听觉障碍幼儿在接受早期疗育服务的时间点上将更为提早。期盼透过听语游戏的设计,让疗育变得更有趣且符合孩子的年纪,也让听损孩子有机会发挥剩余听力,提升其听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