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训练自闭症孩子小便
小源是我们班的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的孩子,他在2008年9月进入我们桐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小源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教师,家庭条件优越,平时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但小源的自闭症状实在很严重,所以入学以来,小源总是不能在教室里安静地坐下来,总想方设法地要跑到教室外面去。有一段时间,小源回到家里情绪一直非常兴奋,不愿意睡觉。父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小源使用了药物,小源终于能够安静地入睡了。睡觉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服药期间小源的小便控制不了了,每天不知道要尿湿多少次,每天不知道要给他换多少次的裤子。后来,小源的父母觉得服药的副作用太大了,就马上终止了。但,没想到的是,小源尿湿裤子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2010年9月,我开始担任小源的班主任。我发现,小源平均每30秒左右就要不自觉地胀一下,随之淋出3-4滴的小便,一节课下来小源要胀上百次。下课了,老师必须忙着带小源到生活办公室换裤子。从教室到生活办公室要走100M左右的路,在路上我发现小源总是表现得非常兴奋。小源的父母对小源的这种状态非常担心,特意带小源到杭州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人感到很意外,小源在生理机能上是正常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深入地学习,我了解到这种现象其实是发生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一种逃避性行为。小源在入学以前过着非常随性的日子,他想吃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他想到什么地方玩,父母就会带他到什么地方玩。但,现在小源读书了,一节课要在教室坐35分钟,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偶尔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们的小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服药期间,小便出时老师能够带他到生活办公室去换裤子,能够玩一下、放松一下,有时还能够从阿姨那里得到一颗糖。我们聪明的小源就是这样地发现了一把“金钥匙”。于是,小源也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过着他每天湿淋淋的但快活的日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从哪儿入手呢?我在实践中思索着、探索着......
1、老师亲自带着小源上厕所:当看到小源想小便时,我总是放下手上的事情亲自带着他上厕所,然后在旁边观察他的尿量,尿多时马上表扬,反之马上批评。让小源明白上厕所的目的不是为了玩!
2、 在教室换裤子:小源到生活办公室换裤子是他最喜欢的一件事情,也是他常常故意小便在身上的原因之一。我们要改变他的这种行为,首先就要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此,我把裤子拿到了教室里,让他躲在布帘后面换。从此,小源小便在身上后失去了玩的机会。渐渐地我发现小源理解了我的用意,知道即使小便在身上也不会有玩的机会了。
再等3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源小便间隔的时间有所延长。小源也养成了要小便先报告老师的好习惯。这时我又想到:如何使小源保持好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地进步呢?于是,我尝试着当小源提出要求,要我带他去小便时。我会故意对他说:“等一下,老师忙完事情再带你去。”说完,我会偷偷地观察他,当看到他真得快忍不住时才带他去小便。通过这种方法锻炼一下他的生理机能,同时也能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老师地不懈努力和坚守,我发现小源小便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时整节课都不必带他去上厕所了,小源也逐渐告别了每天“湿淋淋的日子”。
正常小便是我们很多普通孩子不用怎么教自然就能会的技能,而像我们小源这样的自闭症孩子却需要我们老师想尽办法去训练才能学会。它需要我们老师付出的是细心、爱心、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