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见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幸福小区的呼和浩特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一张张天真的面孔让人感觉:这里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没什么不同。可是一种叫做孤独症的疾病让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虽然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在一些方面较同龄人不足,但在特定的音乐感或机械记忆方面,他们又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能力。
呼和浩特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是我区首家与市残联设置的机构。目前该中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日托形式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的机构。这里的30多个孩子中,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10岁,他们均表现出或轻或重的孤独症症状。有着丰富学前教育经验并有5年特教经验的彩虹老师告诉记者,许多孤独症孩子在这里经过训练已走向了社会,孤独症不会痊愈,但是经过训练后,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达到同龄人的水平,无论在交流还是在学习和工作上都不会有影响。彩虹老师还向记者介绍了各种康复训练课程,例如感觉统合课,它是通过各种教学用具来培养孩子与外界的交流以及手脚等身体协调能动能力。个别化训练也叫做ABA型训练,即在老师与孩子一对一的训练中,锻炼孩子们的认知与专注能力。视觉策略课即通过各种拼图、积木等训练用具来训练孩子的整体视觉、感知与记忆力。
记者发现,在ABA型训练中,老师会不时提醒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辨别简单的东西以及发声练习。期间,孩子们的机械记忆力表现的非常好,一件拼图,普通人可能会顺着一边拼,而他们会另辟蹊径、举一反三,显示出超强的智慧。在课堂上记者注意到:该中心每周都要求父母与他们的孩子一同上亲子课。来自乌海的孤独症儿童小杰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小杰的母亲说,教师会在亲子课上让家长们学习一些辅助训练的课程,回到家后可一遍遍帮助自己的孩子练习。
说起孩子患病的经历,小杰的母亲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在小杰一岁八个月时,突然不让人接触他的身体。看着儿子反常的举动,她带儿子到北京检查,检查的结果是:孩子患有孤独症!小杰的母亲说,当时她对孤独症并不了解,上网一查,她感到天旋地转。在随后的三年中,小杰的母亲每天下班回来就教孩子认东西、说话,可是任凭自己有多努力,小杰没有丝毫改变。眼看着孩子马上4岁了,当母亲的不知如何是好。为了儿子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小杰的母亲放弃了工作,抱着一线希望举家迁往呼市,慕名来到呼和浩特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11月小杰来该训练中心仅仅一个月,小杰妈妈惊喜地发现:小杰竟然张开双手让她抱了!两个月后,小杰学会了模仿……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小杰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下小杰每天的变化。将来她要把博客上记录的点点滴滴作为礼物送给小杰,并让小杰以感恩的心,感谢呼和浩特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的教师们,是他们让孩子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我。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的教师们从来没有假期和周末,因为孤独症儿童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间断训练会错过孩子最佳训练时期。为了孩子,该中心全体教师主动放弃了休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离开这里,去体验属于他们的童真童趣,让家长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采访结束了,记者由衷地感到:快乐星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的爱心守护,不仅给一个孤独症儿童家庭带来了希望,也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去不断学习知识,从而创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文/王科岩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