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孤独症儿童来说,教授社交技巧可以说是最难的。大多数孤独症孩子是规则约束型的,他们的思维是按照一种可预测的和惯例的模式来运行的,这就使他们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交流和互动,因为社交技巧并非是是按照规则来执行的。
2012-07-04
1.小孩子间最常出现的游戏方式——打架!不仅要盯着主要进犯对象,找机会去反击,还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留意其他人的袭击及老师的突然来临,这确实是锻炼孩子的极好方法。2.杨教授反复提到要让孩子多笑,而且是大笑,晨妈之前也提到过这个,说如此则会渐渐修复孩子受损的神经元,并会对人逐渐地感兴趣。3.在生活中大量的给孩子加旁白,...
2011-02-12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二) 增进儿童游戏 一、关注儿童的能力 游戏团体引导者必须区别下列两者能力的不同:自发性开始游戏代表儿童现在的兴趣及能力,而模仿及由他人引导才进行的游戏,代表正在发展中的能力。游戏开始可能采取惯例或非惯例方式,包含对物品、事件或人的不平常爱好,以及特殊的沟通方式。即使儿...
2008-09-11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一) 整合性游戏团体哲学—透过游戏增进融合 游戏是儿童的天赋本能与学习媒介,透过游戏儿童与周遭人事物产生互动,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Vygotsky(1966,1978)认为透过引导与协助,儿童由游戏中发展出最近发展区(Zo...
2008-09-11
手指指示的介入流程及参考用具 王盈璎制作 教学要点: 1、从手势要求开始做起,让孩子习惯用手指来做要求,减低语言要求的频率 2、在习惯使用手势后,开始在要求活动中加入变化及不确定性,吸引孩子注意进而逐步学习分享。 3、制造一些不确定性或是在对话上提高使用问句频率来让孩子有机会用手指指示并与人确认 4、准备孩...
2008-09-11
自闭症参考书目 杨宗仁整理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有打星号者可以优先阅读 一. 书籍部分 1. *杨蒉芬(2005):自闭...
2008-09-11
确认孩子的感官偏好 孩子喜欢或不喜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觉称为他的感官偏好。确认他的感官偏好比较容了解孩子的行为。也能让你知道从何处开始帮助孩子学习沟通。 当孩子由感官接收讯息,他可能有较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较多。由诊断孩子的感官偏好,你会知道什么活动能引起动机让你们感到愉快。 感官知觉的偏好:由检核表知道其...
2008-09-11
模仿儿童的介入原则 1.介入者:姓名,服务单位,联络方式,电话及邮件账号 2.日期: 3.地点: 4.起迄时间(从几点几分至几点几分): 5.介绍个案 甲、生理年龄 乙、沟通能力:有无口语,沟通方式,沟通功能 丙、认知能力:对于数字,形状,颜色,五官/物品的认识等等 丁、社会性能力:眼神注视,主动接近...
2008-09-11
如何處理自閉兒在班級中的問題行為 在班級中自閉兒的問題行為處理是一大學問,試想如果自閉兒在班上一直無法參與課程活動,或是和同學相處不佳,很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排斥,也真是老師的一大困擾。 第一步:了解個案問題行為的歷史 一般來處理自閉兒的問題行為多用問題行為分析,教師們要了解的是自閉兒行為問...
2008-09-11
模仿介入妈妈访谈录 Q :哥哥什么时候可以跟他玩起来? A:大概从DAVID二岁五个月时开始,玩的时间有变久,开始可以注意到哥哥在玩什么。 Q :妈妈觉得这个转变的关键是什么? A:是渐进式的,妈妈在带DAVID时都会请哥哥加入,只要使弟弟笑,哥哥就会得到奖品,哥哥为...
200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