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使学生能把相关事物联系起来。 2.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程序: 选择数组相关的事物,从动物食品衣服等简单的类别开始。通常,可以用图片教学生进行分类,但有些学生可能要看到实物才能进行分类。 提示: 用身体引导、示范、言语、手势或将这几种提...
2011-10-23
一般说来,对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疗法,可包括基于功能分析上的环境改造,效果调控,以及技能Vl[练等。具体到自闭儿童的治疗,除了上述这些方法以外,较为常用的疗法可概括为强化疗法,自然疗法,和团助疗法.
2011-09-19
自闭症儿童往往出现一些奇特的动作和怪相,如扭曲手指、怪异的跳动、奇特的表情动作等。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患儿用古怪的表现,引起公众的注意;二、他们可以从这些怪异的动作中得到某种的刺激或满足。所以,我们把他们这种古怪稀奇的动作称为“自我刺激行为”。
2011-09-11
自闭症孩子一直会有暴力行为出现,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肯定精神有问题,不然怎么就无缘无故的就有这样的大动作。
2011-09-09
由于孤独症是一种广发性发育障碍,致残率很高,而且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因此目前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只能够针对患儿的症状变现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减轻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争取其尽量能回归主流社会。
2011-09-08
有些所谓高功能的自闭症孩子和爱斯柏格综合症的孩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有暴力倾向。对此,大人和教者也要结合运用主动干预与后果调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干预。
2011-09-07
孤独症儿童常常会出现令人头痛的行为问题,这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即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感受。问题行为的功能(孩子想以此方式达到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①回避或逃避的功能,为了回避他感到不愉快或困难的情境或环境,或从中逃避出去。
2011-09-07
从过来的研讨中,研讨人员曾经晓得自闭症儿童在肢体运动方面有困难,而且这能够与大脑里学习肢体运动的功用异常有关。为了理解自闭症儿童学习新举措时大脑的任务形式,研讨人员让14个自闭症儿童和13个发育正常的儿童学习运用一个新的工具,并对他们泛化所学技艺的形式做了测量。
2011-09-07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表扬与惩罚,其频率和强度都不足以被他们感知和认知,因此也就无法达到塑造其社会行为的目的。
2011-09-05
在给孤独症孩子做行为训练法的时候,不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我们必须要帮助患者学会一定的技能,记得要全面,持久
2011-08-26
[摘 要] 孤独症儿童不会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学习。他们似乎不能理解简单的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也因感觉输入而感到困扰,并不同程度游离于周围的人和事
2011-08-26
运用适合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移情训练游戏
2011-08-17
日本的一位专家将自闭症孩子偏食说是与他们的认识障碍有关,但这种认知障碍对孩子的进食行为形成干扰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家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矫正的条件,这种干扰就会减少后消除,反之则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我们对2003—2005年2—3岁自闭症婴幼儿进餐习惯作了分析
2011-08-13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一大特征,主要表现在兴趣行为方面重复某一特定行为,具有执著性,强迫刻板性。在自己固定模式下,对某一物品和人产生依赖行为。
2011-08-12
行为是具有可塑性的,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从小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特殊儿童是先天性的,教育对他们的作用不大。殊不知,这种论点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忽视了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而改变的原理。我们已经知道行为是可以塑造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利用行为矫正所产生的行为改变,不同与其它的行为改变。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学...
2011-08-11
(1)每个自闭症儿童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大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因人而教。 (2) 要对一个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必须对该儿童进行全面了解,为孩子选择好训练的重点、难点。 (3) 在自闭症教学中,要稳定心态,切勿因为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没有进步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孩子本身的特殊性,我们...
2011-08-08
自闭症儿童生理性负强化行为 自闭症儿童生理性负强化是指用各种问题行为(如打自己的头或挖自己的皮肤)来减少内在的痛苦和不适,所以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与医生合作尽可能地来消除病灶。
2011-07-12
“ABA”是英文的缩写,就是“应用行为分析”。有人说ABA是专门用来训练孤独症的,这是错误的。ABA是一个很广泛的科学。在这里有两块内容大家容易混淆。一块叫ABA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你可能随时用到,永远都不可能过时和失效的东西。比方说,要强化孩子。孩子做出正确...
2011-03-03
自闭症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噪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