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角色区分的问题思路
角色游戏的前提是孩子会什么。游戏不是教出来的,是要有想象力,联想能力和经验基础的综合性的活动。并且,做游戏的目的不是学会游戏本身,而是从中体会到乐趣,加强与人交往能力,或者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而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身心有健康的推动意义。有意义的游戏,是我们该做的,该教的。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我们该教的游戏呢?
一:与生活密切相关,小孩子能接触到事情的的游戏。如过家家
二:小孩子有一定经验基础的游戏。当爸爸当妈妈,上学,餐馆
三:小孩子能有一定感受力的游戏。如分享物品,包括食品
四:与孩子有一定关系的游戏。逛超市 逛水果店等
五: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游戏。如开车过红绿灯的游戏
带孩子做游戏的前提准备
一:孩子能知道并能简单模仿家里人的动作行为,如孩子是否了解爸爸是是谁,是做什么工作的的,爸爸都是怎么做工作的,或者是爸爸在家做事情的方式
妈妈是谁,妈妈是做生么工作的,妈妈是怎样做工作的,或者是怎样在家做事情的。同样模仿家庭其他成员--这是过家家体验家里不同成员角色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孩子三岁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这类模仿。
二:了解家庭成员的个人喜好,如食品,动作,个人爱好。孩子是否知道爸爸最喜欢吃什么菜,什么水果,爸爸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穿的衣服,最喜欢的发型等等。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什么水果,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里,妈妈最喜欢穿的衣服,妈妈最喜欢的发型,等,而别人的这些于自己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的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角色不同所造成的。在角色扮演时是要有区别的。模仿的是谁就要有谁的特征,这不就分开角色了吗?家庭其他成员也是如此。
三:社会成员中,去超市,都有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几种角色,孩子是否都知道各种角色的区分?角色都是做什么的,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如超市里谁是收银员?谁是导购?谁又是顾客?孩子能区分出来吗?收银员就是负责结账的,要给顾客算出总账,收款,找零。导购是帮助顾客找到所需要的物品,整理货架等等。顾客是来买需要的东西的,购物程序是什么?要遵守的场所规则是什么:先付款后消费,不损坏公共场所的所有物品,否则会怎么样。这些孩子都曾经在现实生活中做过吗?孩子能模仿出来吗?这是做有关超市的游戏所必需的。
四:餐馆,孩子知道餐馆都有哪些种类的?在餐馆里都有哪些角色吗?这些角色都是什么名称?工作的内容都是什么?如服务员,这个角色,是负责点菜,上菜,递餐巾纸,餐具的,孩子可有曾认识服务员或者请服务员帮过什么忙解决过什么问题?谁是餐馆老板?餐馆老板负责干什么?和服务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可曾见过老板怎样指挥餐馆的日常工作?什么是顾客,能否通过观察说出谁是顾客?顾客来都是干什么的?都是怎样干的?
五:在菜市场,孩子能否知道在这个场所中,都有哪些社会成员?身会成员的职务都是什么?这些不同的职务都是有什么特点?如卖菜的,都有哪些工具和物品?他是怎样卖的?他为什么要去卖菜?不卖行吗?那是顾客?顾客都是来干什么的?他们怎样做他们的事情?顾客和卖菜的又会有那些矛盾和一致的地方?顾客买的菜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一样|不一样?这些孩子都亲身经历过吗?这些经验基础都是做买卖游戏的前提基础。
六:在医院。都有哪些角色?各种角色从外表上都是怎样区分?各种角色的职务都是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履行自己的职务角色的?他们用的器具都是什么?如医生。穿白卦的,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开药方。护士带着护士帽,给病人打针和照顾病人的。病人是什么样子?有的捂肚子,有的流鼻涕,有的磕破肉了,他们又是怎样寻求帮助的?这些孩子都知道吗?都亲身经历过吗,能简单模仿吗?
这些是孩子模仿医院环境游戏不同角色的经验基础。
走在大街上,孩子能否猜测出那几个人是一伙的?一个爸爸的孩子是谁?通过观察大体辨认。
要区分角色,这些嗾使必修课。在超市为什么不让孩子挑选大人喜欢的食品?在餐馆为什么不让孩子向服务员要餐具,要餐巾纸?在菜市场为什么不让孩子买他喜欢的菜水果?当大人感冒时,为什么不请孩子帮忙去找医生,找护士?交往不就是这么多事吗?工具性的交往,就是我们日常用的这些。而这些,其实就已经很够了,不影响一个人的独立生活水平。这些事情都会了,难道还不够我们欣慰的吗?
游戏源于生活,也是扎根在生活中的。生活的经验丰富了,游戏自然也就可以进行了。否则,一切都是在虚假的基础上进行,我们的孩子本来分辨真假就困难,没有真实经验的做基石,试想,孩子长大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