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一个高功能孩子(3岁)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
一、 模仿部分
动作模仿部分较好,与实际年龄应达的水平基本相符,所要注意的是需要培养带有创意的模仿,
如用橡皮泥捏出三种简单的模型等。
从声音模仿部分来看,孩子的发音非常好,除了要训练其模仿说长句以外,可以着手训练其模
仿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儿歌,甚至是绕口令。注意语调和语气的训练。
建议:
1、多做操作性的模仿,如看着老师怎样完成一个简单橡皮泥模型或积木模型的制作,然后照着做。从老师做一步孩子跟一步过渡到老师做完后孩子仿做。
2、社交性的模仿。如老师示范给娃娃穿衣、洗脸、喂饭,让孩子进行模仿。在模仿动作的同时,需要模仿出老师说了哪些话,有一定的基础了,老师可以提问:“娃娃哭了,你怎么办?”由孩子来回答,尽量让答案多一些,使孩子从小接受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3、模仿做一些手部的动作,尤其是手指动作的模仿,最好配以一定的儿歌或节奏,使其能提高理解力。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手影游戏,让孩子仿做,这样孩子能明白影子是什么。
4、 在模仿发声方面,除了教他会说,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其理解语言和场景间的关系,并能把握这种关系。
二、 感知觉部分
相对其他的同龄孩子来说,这个孩子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
但视觉的辨别能力相对差一些,而这个能力是具备分类能力所必需的前提,也包括认识颜色等都需要视觉辨别力。
听觉的发展步骤是能留意声音——寻找声源——辨别声音——了解声音与环境的关系。这个孩
子的前两部分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有完成配对相同的声音及辨别别人说话的语气,后一部分因为测试题目的限制,没有做,但相信会有一定的困难。有一些高功能的自闭儿,发现他们能看,但不会听,所以造成上学困难,因此要从小抓紧听觉训练,使孩子具备利用听到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学习和分析的能力,而辨别说话人的语气有困难这是自闭儿通有的欠缺,也是我们要克服的欠缺,如有这部分的欠缺我们仍谈不上已经康复。后一部分的能力发展有助于帮助孩子和理解他人并且和他人合作,都需要我们去下功夫。
触觉部分要从三方面入手:增强孩子接纳不同物件的能力;增强让人和物接触其身体的能力;提高触觉辨别能力。
建议:
1、 各种视觉训练仍要继续做。如拼板、拼图、串珠、点图等。
2、多做动感式的视觉训练,如吹羽毛、吹泡泡、吹乒乓球(在桌子上两人对吹)。还有就是在门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孩子先用手推球,然后用拍子推球。
3、培养孩子追寻物件的能力,可以先做一些小魔术,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使他能具备能从复杂环境中寻索指定东西的能力。为配对、归类打基础。
4、做分豆子的练习,一开始可以只有两种差别大的豆子,慢慢可以增加到四种,里面可以有黄豆和豌豆的分拣。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同时加进颜色的训练,不要操之过急,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
5、 在游戏中加入大小的训练,大小的差距要大,先是两个一模一样的,慢慢地变成有一些差别的大小物品的分类。
6、听觉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训练时叫他名字有反应,这一步这个孩子已经能做到,那么我们就要训练在任何时候叫他都有反应,如他玩得非常入迷的时候等。这样的反应要过渡到在有人叫家人时他也有反应,并能帮助去提醒。任何的训练都不要“断层”进行,都需要紧紧围绕使孩子走出自闭这个目标进行,在孩子有了基本正确的听觉反应以后,要训练他安静听别人讲完,然后复述别人所讲的,可以从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直到能复述故事。在做这个训练的同时,要孩子学习聆听别人的问题,并进行到位的回答。
在听觉训练中,还可以进行让孩子进行声音分辨的训练,如动物的叫声,可用录音机录下来,由一种动物叫,过渡到几种动物同时在叫,让他讲出有哪些动物。也可以用录音机录下各种声音,让他分辨是男音还#p#分页标题#e#是女音及童音等。另外可以做节奏辨别训练,让他根据听到的来变换敲打方式,因为孩子年龄尚小,不用做得太难。
7、大多数自闭儿都触觉异常,虽然这个孩子没有太明显的反应,但仍需注意。同时在生活中多做触觉练习,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冷热、软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三、 大运动
自闭儿看上去大运动能力没有什么异常,反而觉得他比其他孩子灵活,但其实孩子在控制肌肉
张力、灵活伸展肌肉方面有一定得困难,更不能把握活动和场景的关系,并因此带来判断力低下,显得反应迟钝。我们要通过这方面的训练使孩子能提高判断的能力,提高听指令的能力,学会轮侯,学会谦让,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使体能和智能能综合起来平衡发展。
从这个孩子的测试来看,其弹跳的能力要相对差一些,并由于测试项目不是那么全面,也不能肯定其它方面的发展是否良好。
建议:
1、四肢协调的训练要继续,多做一些弯腰取物放到高处,踮脚取物放进指定的地方,做这些训练的时候要求他听着指令做,而指令也要从一项逐渐增多。
2、 单脚站立要继续训练,并过渡到单脚跳和按指定线路或方格跳。
3、可进行投篮训练,最好能有同龄孩子一起进行,因为孩子各方面能力较好,必需及早抓社交,利用球类运动学习和他人合作使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能对球类运动有兴趣,那么这种训练可以多样化。
4、 垫上运动。这类运动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侧翻、前翻等。先有家长协助,然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数着数做。
5、弹跳的训练。在地上画一个大一点的圈,指定孩子在圈内原地跳,也可在蹦床上跳,然后在孩子头部上方悬挂一些孩子喜欢的物品,让他跳一下触摸一下,高度要慢慢增加,并可以让孩子手持物品去击打物品。
6、 走障碍物的训练。此项训练一是为了训练还听指令,其次是为了让孩子提高判断力。
7、多举行一些赛跑、两人三条腿之类的游戏,这样的游戏能帮助孩子理解规则,也从游戏中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家长还应该设置一些场景,让孩子学习帮助人以及体会成功和失败的感觉。
四、 精细运动
基本的精细动作都已经掌握,只是同时使用双手并方向相反的动作,如拧螺丝等相对差一些,但关键在于孩子能否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这些能力,而不是成为一种刻板。
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不要过于强调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利用这些技能上,给孩子工作的机会和时间,要孩子在这样的机会和时间中享受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这是训练者和家长必须注意的。各部分的测试表明,孩子的动手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其理解的能力,我们必须利用孩子操作的过程帮助孩子去理解。
1、训练孩子多用手指,增强手指的灵活性。1)可把一些硬片和纸片撒在地上,要求他运用手指捡起来。注意把这样的训练做得非常的有趣,可以用比赛的方式,也可以只让他捡起其中的几样来(如红色的星星、黄色的月亮)2)让孩子利用指尖画出某些物品的轮廓,还可以进行有趣的手指画。
2、在直接利用手指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训练孩子用棉球、棉签沾上各色的水彩,任意在纸上画画。不管他画什么,都要鼓励,家长要帮助其想象他画出来的是什么,慢慢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来他画了什么。
3、用笔的训练。从任意涂鸦到点连线、描图、上色,无论哪一步,都要严格要求孩子握笔姿势正确,注意力集中,坐的姿势也要正确。指导者要多变换方式,以免孩子刻板,多采用结构化教学,多给予视觉刺激。如在教孩子画图形时,可给孩子看一些实物图,先让他动手用实物图拼成各种造型,然后才画,这样孩子就不会太困难。
4、简单的折纸、撕纸和剪纸。这一类的活动可以使孩子学习运用物品来完成手中的工作。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听指令、细心的好习惯,并且工作完成后,要孩子帮助收拾,真正做到“有始有终”。这项工作要和前面的画画相结合,#p#分页标题#e#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培养他享受工作成就,体会成功的喜悦。可到书店买一些2——3岁孩子用的手工书,家长陪伴他一起来做。
5、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孩子同时用两手尤其是反向用手的能力相对较弱,除了做拧瓶盖的练习外,也可买一些螺帽教孩子拧,一些挂锁教孩子打开。
五、 手眼协调
手眼协调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觉能力而组成的。但因为自闭儿的目光不能依附在某事物上,因而障碍了他们的学习。
建议:首先要在前部分的视觉对焦、视觉追踪上下功夫,还要多做小肌肉练习(精细运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要进行大范围的手眼协调活动,渐渐缩小活动范围,最后孩子能具备独立完成较精细的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1、继续橡皮泥制作的练习。指导者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难度,由一步模仿制作慢慢地加到两步、三步等,但指导者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工作的能力。
2、 从仿搭积木到自己搭积木。(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听指令或按要求的。)
仿搭的过程要使孩子能看、听、做相结合。各科的训练其实都不是独立的,仿搭是一个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习巩固其它部分所学的内容,如颜色、形状、上下、高低、左右等概念。从测试情况看,孩子这一部分的能力不算太强,所以在后一阶段的训练中,这可以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从仿搭三块到十块为止。到了十块的水平以后,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搭。一开始用木块的建筑积木比较好,可串插雪花片等,广州钟氏有一些积木也适合孩子做。
自己搭的时候,一开始家长可要求孩子搭个房子,搭座桥等。使各种物品在孩子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这种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自闭儿总是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据他的脑空间,而我们要帮助他改变这种状态。待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搭一个幼儿园,鼓励孩子说出幼儿园有哪些建筑物,有哪些人等,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来帮助孩子回忆他们看到的东西,帮助他建立探索的能力。如上: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多向孩子提问,引导他正确回答问题,也帮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求助,学习提问,如:“妈妈,你搭的是什么?”“妈妈,你看我搭的象什么?”“我搭得好不好?”
3、串珠是很多孩子都在做的。根据这个孩子的情况,可以加大难度,也就是说要他按要求串珠,从中巩固颜色和图形的知识,并且培养孩子按图操作的能力,使他对工作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增强他同时用手的能力,可用整套的螺帽玩具来教孩子装配一个简单的物品。
4、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给孩子画一幅很简单的图画,如一只鞋。当着他的面把图一分为二剪开,让他在同一方向的情况下能拼回去,然后你变换方向指导孩子拼回去,慢慢地线条变成有角度或弯曲地剪开,图片的品种也增多,注意既不能让孩子迷恋又不能让他厌烦。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把图片剪成3份甚至四份,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部分与整体的概念,培养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和孩子玩一些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并且过渡到让孩子帮助小动物找他们的家。(需要联想的能力,如画着萝卜的是小兔的家)
5、多做画画、涂色、走迷宫的训练。画画、涂色方面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一定要在用笔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表达他做了些什么,也要注意想象力的训练。走迷宫的训练也同样如此,一开始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如小白兔要回家,有两条路,一条路上有狼,那就要问孩子为什么不能走那条路,同时走迷宫时注意用笔时线条不能碰上边缘。
六、 认知理解
测试进入最关键的阶段,从这一部分开始,孩子的能力明显和同龄孩子有了差距。因为一个自闭儿他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一些定律,对他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缺乏真正的理解,学习方法较死板。我们要透过这一部分的训练来协助孩子理解周围的环境,提高对#p#分页标题#e#周围事物的认识。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中首先要发展概念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训练孩子的配对能力、分类能力、理解先后次序的能力、概念的理解能力等。这个孩子的测试情况表面其纯粹的认知能力已经具备,配对能力也稍微有了一些,那我们的重点放在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认知面,提高配对的能力,挖掘分类及其它的能力上。
建议:
1、扩大认知面。这项训练不纯在课桌上做,而要随时随地做,并且要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同一种事物,为配对打基础。(也包括对颜色、图形等的认知)
2、在扩大认知的同时进行配对的训练。对这个孩子来说相同实物的配对没有问题,应该进行有差异实物的配对。如在他眼前有童鞋、帽子、杯子这几样实物,而妈妈手上拿的是一只大人的鞋,看他能否理解。(要他慢慢理解童鞋和大人的鞋是一类的。为分类、类化做准备)第二步可以是相片和实物的配对——图画与实物配对——图画与相片配对,常见的日用品可以让他更进一步,那就是可以和字卡配对。
3、简单的分类。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不用做的太复杂,让他有一个这样的概念就可以。1)对一样、不一样的理解。(注意提问多样化,用不用的语气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发同一种指令。)2)能按已经学过的颜色分类,一开始是同一种物品只是颜色不同,以免孩子的视觉混乱,但不能停留在这一步上,等他理解什么是分类以后,就应该里面有多种物品,而他只要按颜色分开就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打乱他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完全按要求来做。3)能按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步骤同上。
4、对常见的日用品能按用途进行分类。这部分不要做得太难,一定要按孩子的认知能力来做,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可以是一堆卡片分别让他找出吃的和玩的,或者在一堆玩具中要求他找出交通工具和积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面的扩大,分类的难度要加大。
5、对于一些常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等,不用专门去教,可以在平时做其他训练的时候就结合实际教给他,同样时间的先后次序概念也是如此。在发指令的时候就要经常用,如要求他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注意角色的转换,经常让孩子担任老师或家长,由他给别人发指令,并监督完成,这个孩子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
6、概念的理解能力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个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从简单的、常见的入手。象纸制品、木制品、铁制品等比较容易认识,先灌输这样的属性概念,慢慢才教他分类。这一条是必须要学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好,免得孩子畏难。
7、数概念的训练。孩子已经会数数,那就可以提高要求。除了会按自然数数数以外,应该要求孩子能倒数;能按任意起止数数数,如告诉他2—8,他就能从2数到8;训练对数字的感受能力和把数和动作联系起来的能力,为点数能力和按数取物能力做准备;训练其按物数数的能力,使儿童掌握物—数的对应关系,发展其数概念(5以内);训练其按物取物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总数与量的关系,为比较多少和大小做准备;1和许多以及大小的比较;认读10以内的数字等等。
理解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孩子的理解力有问题造成的,但理解力的训练离不开前面几部分的训练,我还是强调所有的训练要同步进行,一个好的训练师就是能把握好其中各个环节的每一步和衔接部分。对这个孩子来说,他还小,应该以玩为主,在玩的过程中去学。正常的孩子他自己能从日常生活中悟出很多道理,他自己也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但自闭儿失去了这个能力,我们是要帮助他重新建立这个能力。所以他的玩就不是他自己玩了,而是应该由我们精心去设计。如我们陪他开小汽车,我们就会有目的地去做,如果这个孩子不能理解快慢的含义,那我们就在开汽车的过程中反复讲述快慢的意思,让他从中体会。如果是他认颜色有困难,那我们准备的汽车就会有各种颜色,#p#分页标题#e#在玩的过程中来帮助他辨认颜色。如果正在教他数字,那我们就可以给汽车编上号码,来帮助他巩固他所学过的概念。
七、 认知表达
认知表达就是使用语言的能力。由于自闭儿存在理解的问题,所以他的表达也有问题,大多数是学舌的行为,或者一些孩子连发音的能力都没有。从这个孩子的情况来看,发音能力已经是正常的,会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愿,回答简单的提问,在自闭儿中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但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很大,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孩子仍然存在表达优于理解的问题,从测试中我们看到无论在使用肢体语言、代名词等方面都有欠缺,尤其在与他人谈话时不能正确使用语言,理解是正确表达的前提,而正确表达是理解的结果。
建议: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本质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缺乏使用语言的动机,所以他的主动语言会非常少。这部分的训练也需要我们去设置一个个的场景,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的动机。
1、 在理解常见名词的基础上,训练孩子明白动词及带有动词的简单指令。
2、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要求他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这个孩子已经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的要求要提高,他在表达需要时要要求他用完整的句子,最好是带上称谓的完整句子。同时训练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不要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给他选择的机会也就给了他多表达的机会。
3、 有关陈述句简单句型的训练。要求孩子掌握“我会------”“我爱------”“( )在( )”“( )在天上()”“什么比什么”“什么像什么”“一边----一边”“有字句”“用什么干什么”这些句型。
4、感叹句的训练。从测试来看,孩子还不会用简单的感叹句。要求掌握“什么怎么样?”“什么干得怎么样”“谁真怎么样”“-----太-----”“-----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这些句型,注意在生活中家长和训练者要多用夸张的语气和孩子说话,结合情景教孩子学说感叹句,这也是情感训练的一部分。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比较被动,或者说不自然,但恒久的训练孩子一定会运用自如。
5、自闭儿不会用疑问句,从这个孩子的测试也看出这部分不理想。平时我们一定要多问,如“你想吃吗?”“你想玩吗?”“你想要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哪里有什么”,孩子会回答疑问句还远远不够,关键要孩子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句子,所以角色的互换很重要,让孩子来扮演家长或老师,不光训练了孩子的语言,也训练了孩子玩假想游戏。
6、祈使句的训练。这是社交能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设置场景来帮助孩子学习。如我们可以玩争当售票员、服务员、售货员游戏,在这些游戏中让孩子学会“请”“吧”“要”“不要”这些句子,也从中让孩子灵活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
7、在帮助孩子掌握句型的同时,训练孩子学习描述。可以选择一些特征明显的动物、水果、各种职业的人物来让孩子进行描述,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要孩子去发现事物间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做多了孩子就会具备分析的能力。这是一个高功能的孩子,所以训练时切记要往深处做,不要停留在表面上。
8、 学讲简单的故事。
9、 学习回答假如句。
八、 自理
简单的自理已经没有问题,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是非常关键的。对这个孩子除了加强对
诸如刷牙等的训练以外,家长一要注意自觉性的培养,还有就是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有兴趣、有动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且利用这样的劳动机会来训练孩子对工作程序的理解,使他能具备组织能力。
建议:
1、 生活上他应该能做到的项目,都应该由他自己去做,并且是主动做。因此家长不要包办穿衣、梳洗之类的活。
2、 饭前应该让孩子自己分碗、筷等,简单的清洗水果这些工作也可由孩子去做。
3、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所有孩子自己的学习用品、玩具等应#p#分页标题#e#该让他从哪拿就放回哪。
九、 社交
如果孩子没有社交的动机和技巧,即使孩子有再高的学业能力,也只能说他仍是一个自闭儿。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重点放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接听电话、正确表达要求、轮侯、角色游戏上。
建议:
1、正确表达自己自己的要求。家长要严格要求,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不光有表达,而且要完整地、正确地表达,尽量使用礼貌用语,使礼貌用语生活化。平时生活中,对孩子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者语言要及时纠正。前面语言部分训练过的句型,一定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
2、能和他人主动打招呼。家长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来训练孩子和他人打招呼,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都要让孩子这样做。尤其在家中,要求孩子每一次离开家人时都要道别,早晚要问安,在这一方面家长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你能否为孩子真正建立这样一种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环境是孩子能否康复的一个必要前提。家长能坚持每一天、每一次都充满真情地去做,孩子是一定能体会到的,要记着时时告诉孩子你爱他,同时妈妈教孩子对父亲表示爱,爸爸教孩子对妈妈表示爱,让孩子从不会说到能被动地说,最终使孩子能自如地表达出来。
3、学习理解他人在想什么,这一点可以用“察言观色”来概括,这是孩子的欠缺部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功能非常高,是一个能完全康复的孩子,所以家长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孩子看一些表情卡片,让他描述卡片上的人或动物怎么啦,在日程生活中要引导他使用“他怎么啦”这个句型。有一定的基础后,就要让他观察家里人怎么啦,该怎么办,使他能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且学习帮助他人。在家里有一个人故意装做生气,另一人就要带孩子观察对方的表情,让他说出对方怎么啦,这样的训练也是每时每刻要做的。石头能有今天这样的情感,就是靠我们天天坚持这样的恒久训练而得来的。
4、 在做其他任何一个部分的训练时,都要加进社交的训练,如轮侯就可以在大运动的训练中进行。
5、玩伴。在自闭儿的康复训练中玩伴的作用不可低估,作为家长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玩伴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尤其对这个孩子来说,同龄孩子的行为能对他的行为产生参照作用。孩子的年龄较小,只要孩子能和玩伴间有一定的互动,能有一些功能性的交流,没有过激行为就算达到目的了。等孩子有了一点交往动机后,就要着手训练孩子的社交技巧,要引起家长注意的是,一个好玩伴也给了家长一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