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康复训练老师工作小结
一、与孤独症儿童情感上的交流。
在生活中为孤独症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以“耐心、细心、爱心”来真诚地对待每位特殊孩子,使他们在离开父母身边也能同样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老师建立深厚的感情。同时,与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学会分享。
二、对孤独症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
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家长过多的包办、迁就,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等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多鼓励、多示范,利用生活例行性活动等方法及时地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自理方面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种较自觉的行为,同时也培养孩子的生活独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营造孤独症儿童良好的情绪环境
1、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孤独症儿童良好情绪的形成。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孤独症儿童喜欢这个环境,愿意接受这个环境,那么孩子才会有下次还想要来的欲望。有的孤独症儿童不喜欢这个环境,一来到这个环境就开始哭闹,孤独症儿童进都不想进,那更就别说是让他在这个环境下去玩、去学习了。
2、 适当调节孤独症儿童的情绪
要想调节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首先要了解孤独症儿童的需要。如果孤独症儿童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不安,那就照顾他,满足他;如果孤独症儿童想寻找尉籍,那就用心去倾听,用爱去安抚。
如果孤独症儿童有一方面东西一直都好,而在教的过程时又怎么也学不会,那么试着去调整一下孩子的情绪,让孤独症儿童能够在好的情绪下去学习这个东西,可能会比在那儿死板的教上大半天的强,每个人都在好的情绪下学习了,各自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身心健康,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才能更多好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四、孤独症儿童的良好行为的培养
有人会问:是不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良好行为都要给予充分的表扬、鼓励呢?虽然孤独症儿童的感受和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时候就要把握好这个“度”了。
当孤独症儿童出现好的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的奖励和夸奖孩子,让孩子明白我这个行为的出现能让别人高兴,我能够得到奖励,可以让好的行为的再次出现。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应准确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给予恰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