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行为看似怪异多端,莫名其妙,而实际上其行为的发生与变化是有着内在原因的。行为--心理源分析,是指探讨对孤独症儿童外在行为的内部动因(即心理源)。通俗地说,就是企图寻求一些典型行为的内在心理根源,把握其心理变化,调空其行为。比如坚持固定某种家具陈设,长期固定穿某种衣服,固定走同一条路回家等,这些问题有...
2006-04-20
一、研究目的 自闭症是一种由脑神经功能发展异常而引起的在思维、社交、智力等方面严重不足的现象。语言迟钝、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他们缺乏与人交往能力,内心世界无法与人表白,于是就产生许多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影响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自闭症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社会交往能力...
2006-04-19
据bio.com网站2006年1月17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的医学博士透过基因芯片发现,一染色体区域可能带有“自闭症”基因。这种基因的存在很有可能是导致自闭症的主要原因。这项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美国犹他州的一个高自闭症罹患率家族。 &am...
2006-03-24
以下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遗传孤独症研究小组研究近况。 孤独症的病因涉及许多领域,其中,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观点已得到国际研究界的公认。近来,国际上对孤独症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发现该病与2q,7q31-35,15q11-13和16p13.3等染色...
2006-03-16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th(NIH)认为:许多案例表明,自闭症极有可能是遗传过程中导致.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发育生长的最初几周时,胎儿的大脑发育出现紊乱,失调.因而导致儿童出生后的自闭.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s MEDLINEplus:HHS on t...
2006-03-16
摘要:文章针对1例自闭症倾向儿童的特点进行个案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训练实验法、行为矫正法、任务分析法、小步十程序训练法等方法,探讨如何培养此类特殊儿童的注意,如何对此类特殊儿童进行听从指令的教育训练。结果表明,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训练计划,并辅以多种适宜的方法,进行早期干...
2006-03-16
所谓智障儿童,是指在生长发育期(18岁以前)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1〕 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有哪些异同呢?相同的一面: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与健全儿童一样,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向前发展,即使是最严重的智障儿童,心理也在发展着,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发展起点迟...
2006-03-08
八、实验结果:十名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测试检测表 实验个案语言交往能力测试结果统计 姓名 理解% 表达 语言能力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前测 后测 郑X 0.76 0.94 0.72 0.97 ...
2006-03-07
七、对孤独症学生与人交往能力训练原则、步骤、形式及方法: ㈠、训练原则: 1、针对性原则:通过测试,切实了解每个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发展层次及可能,针对交往动机、语言应用、语言能力、口语、非口语表达、理解程度制定计划,开展训练。 2、综合训练原则:语言交往训练与认知动作,情绪,行为同步安排,综合训练。把语言交往训练...
2006-03-07
2、正常儿童语言发展四个阶段: ⑴、发音练习阶段:尽力防止儿童大喊大叫。(0—4个月) ⑵、呀呀学语阶段:注意保护发音及语言器官(4—10个月) ⑶、理解语言阶段:稳定其情绪,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教师亲切的话语调动儿童自发模仿老师说话积极性。学校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充分发挥语言工具作用,时时处处的把词语与活动...
2006-03-07
五、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特征分析: 从教师观察,家长反应,我们认为孤独症学生有各种各样语言交往方面问题,归纳有十个特征症状: 1、孤独症学生目光不能与人对视。 2、孤独症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对老师和家长指令迅速作出反应。 3、孤独症学生课堂上旁若无人,各行其是,我行我素,好像不理会周围的人和事,对周围事件...
2006-03-07
㈡、国内资料: 根据台大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宋维村多年诊治自闭症儿童的经验,他认为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语言和沟通障碍、社会性和人际关系障碍及行为的同一性。 根据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专家陶国泰先生对孤独症患者交往缺陷提出六个方面: 1、不能应用眼对眼对视,面部表现,身体姿势和手势来调节社会相互交往。...
2006-03-07
三、文献探讨: ㈠、国外资料: 根据Ritvo(1976)的引述,最早对孤独症患者的描述是1960年,Bleuler以精神病的观点认识孤独症,停留在“内在自我”,明显逃避人群,自我封闭的人格特征(Gittiam1981)。Kanner(1943)指出孤独症儿童行为孤立,缺乏形成与人接触的能力,而这些儿童身体很健康,...
2006-03-07
1996年,我学校接受北京市特教研究中心委托承担训练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学校组织凡班级中有孤独症学生的班主任都是课题组成员,校长负责,推选一位略有教育训练孤独症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出任组长。同时确定十名孤独症学生为训练实验对象,制定实验方案,进行了对孤独症学生语言交往能力训练的初步研究。 &n...
2006-03-07
伍、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以一位目前就读于新竹县某国小启智班六年级的中度智能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六个训练阶段,探讨个案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各个阶段的达成时间以及达标率、增强物的运用、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等情形。虽然,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
2006-02-21
肆、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前四个阶段,因此研究者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结果,逐一讨论个案经由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训练后,达到各阶段标准所需的时间和达标率、增强物的使用、及问题行为的减少情形。 【阶段一】物品交换 研究者与班上另一位教师及个案母亲讨论后,在个案面前呈现9样食物(小馒头、洋芋片、曼陀珠、...
2006-02-21
【阶段三】辨认图卡此阶段的事前准备与训练情境与阶段二相同,以下仅说明其余部分: (一)教学目标:个案能走到沟通板前,从一堆图卡中选出想要物品的图卡,并将图卡交给训练者。 (二)训练规则 1.此阶段不使用口语提示。2.让学生在每一天中有至少20次提出要求的机会。3.研究者要常常改变图卡位置,直到个案能够真正辨认图卡...
2006-02-21
参、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设计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所谓个案研究系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的完整资料,对单一的个人或社会单位,进行缜密而深入研究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设计依类型可分为单一个案研究及多重个案研究二种,其中单一个案研究可再细分为整体型单一个案研究和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二种。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不仅视...
2006-02-21
贰、文献探讨 一、智能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与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并交互影响,在思考、注意、记忆与辨认有困难之儿童,理解语言或表达情意的能力发展上,一定会有迟滞的现象产生。智能障碍儿童由于认知能力的低落,因此普遍存在着沟通的障碍,但其语言发展阶段与普通儿童相似,只是发展迟缓,且障碍程度愈严重的儿童,其语言发展就愈...
2006-02-21
摘 要 本研究采嵌入型单一个案研究设计,以一位目前就读于新竹县某国小启智班六年级的中度智能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六个训练阶段,探讨个案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各个阶段的达标率、增强物的运用、以及问题行为的出现情形。虽然,本研究因时间及人力的限制,仅完成图片兑换沟通系统的前四个阶段,但...
200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