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总目标是发展自我照顾、促进个人生存能力。矫治目标为: 1.促进正常发展 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逐步提高各方面能力,开发潜能。并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病儿在人际交往、语言沟通和社会适应行为方面明显的缺陷得到补偿,促进正常行为的建立。 ...
2006-05-22
【金陵晚报报道】 上个周末,本报的亲子开放日活动“开放”到了位于龙江的美国聪明兔育婴中心,参加人员多达130多人。其专业的蒙氏、感统、智力提升、创意手工、亲子等课程的吸引力实在不小。 孩子“工作”热情高 记者到达聪明兔时,老师正在给体验课的孩子上蒙氏课,孩子们对需要自己动手“工作”的这种课程热情高涨。 在玩搭棕色梯...
2006-05-17
第20章 结论──对世界的贡献(1)她对智障儿童教育有贡献, 但却是提升正常儿童教育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方法,虽只下了四年功夫研讨,但有着前所未有,迄今有效的发现。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因她这项成就,误以为她只是白痴儿的教育家;其实,她更是研究和倡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正常儿童智力最有成效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2006-05-04
如何自制感官教具 商店可买到感官教具,除了蒙特梭利和福禄贝尔的教具(连这两种教具,也不适于一岁以下的孩子)以外,并不很多。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你自己宝宝的需要,设法自己来自制。 这里我们要简述母亲在家里,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自己制做教具,帮助孩子发展智力的几个活动例子,既可以节省购买舶来品的国家外汇,又经济自己外出购...
2006-05-04
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学习分三个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必须用于所有的每一个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上。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大-小、大-较大-最...
2006-05-04
第19章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由于智力发展,是从感官接受外界讯息开始,在家中施行感官教育也并非一定需要蒙氏教具,母亲可以自行制作原理相同的教具,使幼儿感官能力敏锐。所以此章针对这个需要,特别撰文介绍。感官训练的目的在培养幼儿感觉的敏锐性 不论是在家庭中的婴孩或进入幼稚园的幼儿,不但应该把感官训练列为首要项目,更...
2006-05-04
第18章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家的现代意义和它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断绝的时代”,一个“不定型或不定性组织”的时代,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世界将走向“人类自趋毁灭”的时代。不管未来的世界走向何处,我相信大多数的人,仍然认为在未来的廿一世纪中,“家”依旧是孩子和正常成人生活的基地。虽然目前“单亲家庭”和过着...
2006-05-04
第17章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骤 在我们了解了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论之后,才可以开始着手于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在作施行步骤的介绍之前,我仍想再一次地纠正: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幼儿园,在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之前,并未先进一步彻底地探索她的原理,就直接运用“教具”来指导孩子了。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为,因为它会“误导”小孩子,使小...
2006-05-04
第16章 方法论(四)──教具(下)此章我们针对教具的种类分别略作介绍。依蒙氏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计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四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日 常 生 活 教 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
2006-05-04
第15章方法论(三)──教具(上)▲小明拿着一盒积木,蹲在地板上,一块接一块地往上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就在堆完了一座“城堡”后,他将积木往地板上一扔,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华拿了一块地毯铺在地板上,又从架子上将十块粉红塔由小到大,一块块地取了下来,放在地毯的上方,他坐了下来,找出最大的一块,放在第一层,接着又找出...
2006-05-04
第14章方法论(二)──导师由于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老师就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他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 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
2006-05-04
遗传无法完全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才有着大部分的影响。 蒙氏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上述的两件事实,我们在前面第七章已经分别叙述过,蒙特梭利教学法的首重环境,就是基于同样的认识。基本地来说,蒙特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
2006-05-04
第12章 原理论(六)─奖惩无用妈妈吼着说:“小明,叫你不要玩水,听到了没有?”老师怒气冲冲:“小明,求你不要到处乱跳!”阿姨甜着脸:“来!小明,你把这碗饭吃光,阿姨买糖给你吃哟!”爸爸回来了:“唉哟!小明,和你说过几遍了,你怎么又爬到我的办公桌上把墨水打翻了!“(这时爸爸可能,啪哒啪哒地打了起来)。奖惩教育下的不踏实...
2006-05-03
第11章 原理论(五)──工作人性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工作的: “小明从老师手里接过玻璃杯,玻璃杯外围的三分之二地方,老师已经先行贴了一圈红胶带。小明拿着杯子,到了洗手台前,转开水龙头,将水装到杯子红胶带所指示的界限,关上了水龙头,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杯子回到了活动室。小明看看老师,老师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头,原来,老师...
2006-05-03
第10章 原理论(四)──吸收性心智我们常听见一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什么?其实只要仔细体察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形,就不难知会这句话的含意了。瞎眼的蝙蝠有声纳器官帮助;柔弱的毛虫有变色的皮肤保护;荒冷高原上的牦牛有温厚的皮毛调节体温;所有的生物都拥有赖以生存的天赋本能,这不正是老天的好生吗?人类呢?强壮不及猛虎,灵...
2006-05-03
第9章 原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生命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看看那土里冒出的新芽,瞧瞧那“唉!衣服又太小了”的宝宝,你都可以确实地发现,生命它不曾滞止。爷爷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你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这么高,都必须经过由幼小到成年的连续过程,才有现在的自己。但是只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长大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个所以...
2006-05-03
第8章原理论(二)──独立成长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天在菜市场买了一盆植物回家,每天一清早,你就会提着小浇壶,小心翼翼地将水洒向植物,说不定心里还会对它说起话来,“快长大哟!”;可是,一星期后,它居然枯萎了!为什么?您是否曾又为孩子吃饭问题伤脑筋,只要一开饭您就得端着饭碗,满屋子地追小孩,就为了要喂他几口饭?甚至你气...
2006-05-03
适 应 环 境任何事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想要生存,就非得适应环境不可。反而言之,“适应环境”也是万物的一种本能。例如:长在沙漠上的骆驼,它们为了适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生理上就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而人类呢?我们以语言能力一例来说明本能的适应现象,例如母亲不希望孩子讲粗话,小孩子居然朗朗上口,完全是他自己从环境中学...
2006-05-03
第7章 原理论(一)──环境适应蒙特梭利终其一生,并没有将“蒙特梭利法”,作过有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就算说明,也只限于一些原则性的阐述,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她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知道儿童内心蕴蓄的宝藏,像海水一样的深,对生命本体的研究,根本就是无穷无尽,绝难有定论的。所以她自己曾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对儿童加以研究,只不过...
2006-05-03
蒙 氏 重 视 胎 教蒙特梭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三岁前教育,甚至她也强调两岁以前更重要。因为,二岁是迈向三岁的前站,假如前站没有播下良好的种子,又怎能期待下一步开出灿烂的花束?而且约50%的智力既是定于二岁,也可见从出生到二岁这短短的两年间,是何等的珍贵了!鉴于这个发现,蒙特梭利更追本溯源地往上寻根,她认为:“孩...
200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