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岁定终生大脑生理学家们说:人类的脑细胞数目大约有160亿个之多,这个数目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终其一生并不会再增加。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聪愚就已经命定;或者如达尔文主义者所相信:人类胎儿的发展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着某种进化的模式发展,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遗传”得来,后天的努力均难以影响。实际上,人自...
2006-05-03
第5章 儿童之家的发现我们可以说,蒙特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是在“发现”与“实验”交替研究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其经过大致如二十三页所示。也就是说,蒙特梭利从三十六岁成立了儿童之家,到八十二岁去世为止,一直用科学的方法:一面研究儿童在成长和接受她的新教法中(实验),所自然表露的情况(新发现);一方面...
2006-05-03
就头脑的成长来说,这三种练习,都是刺激大脑成长的来源,而且在三岁以前,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语言”能帮助小孩和大人沟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应。“运动”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动领域,也逐次建立了“独立”和“自信”;同时,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和脑下垂体,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有 出 息所谓“有出息”,通常我们是指一个人...
2006-05-02
第3章 新幼儿教育目标在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里,价值的唯一取向是金钱,难免父母对儿女的期待也会错误地以为“将来你要能赚很多很多钱哟!”就是唯一的教育目标了。有了钱真的会幸福吗?试问那些自杀、坐监、酗酒乃至“剪断三千烦恼丝”看破红尘而出家弃世的人,有几个是为了穷”字?因此,我们在谈到孩子教育目标之前,大人们也该反省一下自己...
2006-05-02
为什么选择蒙特梭利教学法父母对孩子在幼儿阶段中基础性格的培养,是否合理?是否得法?是关系到孩子一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孩子的品格一旦定型,就一辈子无法重来了。蒙特梭利教学法,虽然来自外国,所依据的教学观却是一个迄今不变的原理。它重视孩子的童年阶段,更以“先观察”的科学方法入手教育孩子:(1)从观察中发现孩子生命的真正...
2006-05-02
了 解 你 的 孩 子有一件事实,是您不得不正视的:您把一切最好的给他,有没有考虑过所给的,是不是目前他需要的?所安排的,又究竟是不是他喜欢,而且能接受的?这些对于他的心性、头脑又有什么帮助呢?“孩子需要些什么?”的问题,实在值得您一再地探索呀!你可能在他未出世前就看过一些书,懂得某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一般发展...
2006-05-02
第1章卷 首 语毫无疑问地,现代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是竭尽能力地给了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是不是给对了?孩子是不是真的更快乐?却令人怀疑!否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不会遇到许多实实在在棘手的问题──孩子蛮横地哭闹耍脾气;强制性地满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过分依赖父母、无独立性;破坏性较强(如破坏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以及...
2006-05-02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幼儿教育。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2006-05-02
客间兼游戏间大人小孩都快意 当拥有自己的房子时,我思索的重点是如何为孩子布置一个游戏空间,而不是到家具行选购传统的客厅设备,当我在客厅里布置一个属于孩子活动空间后,增加了我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虽然朋友拜访,都埋怨没有椅子,只能坐在地板上,但我还是和颜悦色的说:“大人牺牲一点,可换来孩子的快乐!”所以当有朋友造访时,...
2006-05-02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
2006-05-02
孩子为什么说“不”?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2006-05-02
此外,在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两点事项,是大人必须时时警惕在心的:·给孩子自由 “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
2006-05-02
五大步骤 蒙特梭利幼儿教育方法可分为下述五个步骤: 1.预备环境 我们不止一次强调,一个适合生命发展的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学中,如何为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们生命发展的环境,被列为首要的条件。 2.发现意愿 儿童表现在外的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反应,尤其是幼儿时期会在某一阶段对某种需求有特别的“敏...
2006-04-28
给父母的话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但却是来自沉静的思考。成人或许可以要求孩子闭上嘴巴,但这只是安静的假象,并无助于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现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往往暴露于过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动作经验不足、运动量不够,不仅阻塞了感...
2006-04-28
第三阶段确定孩子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进入安静,并敏锐知觉环境中的声音后,就可以尝试做此阶段的活动。1、 邀请孩子们坐下来,先请孩子们静坐不动(图七),然后轻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再以最安静的移动方式,走到你的身边。2、 也可以走到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多次练习后,你甚至可以在门边或隔壁房间),轻唤孩子...
2006-04-28
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活动,你和孩子已经可以共同创造一段寂静的时光,此时环境中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地清晰。1、 在孩子能静下来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后,邀请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注意听见什么声音,并告诉孩子等你的指令后再张开眼睛。2、 邀请多位孩子安静闭眼倾听一段时间后,再请孩子们张开眼睛,分享彼此刚才听到的声音。(图五)补充说...
2006-04-28
安静游戏第一阶段1、 先关掉家中人为的声音(如:电视、音响等),以及可能会中断活动的因素(如:正在烧的开水、电话等),再邀请孩子和你到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如:书房、卧房)2、 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的活动,你现在要让自己的头(或是手、脚等,你自己觉得最轻松、最容易开始的部位)不动,接着请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体,保持全...
2006-04-28
学习独处的能力——安静游戏 多年前,在一个妈妈级的友人聚会中,一位全职妈妈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当她最小的儿童开始上学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送孩子们上学后,她就会赶紧到市场。因为她强烈的感觉必须赶快看到人,和人说说话。然而,当该做的事都办完,总还是得一个人回家。在家独处的时光,她总是焦虑地等待孩...
2006-04-28
蒙特梭瑞感官教育感官教育在蒙特梭瑞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官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 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
2006-04-28
(三)幼儿教育内容和方法 蒙特梭瑞指出在“儿童之家”中对幼儿的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 1. 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动作的灵活、协调和正确,还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2. 感官训练 蒙特梭瑞认为,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
200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