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1
2009-06-19
2009-06-19
2009-06-19
2009-05-31
昨日,一场以“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在省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开讲,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的专家登台授课,公益讲座为期两天,今天上下午还各有一场,有兴趣的市民可去听讲。据悉,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公益讲座是省残联庆祝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系列活动之一。
2009-04-10
记者 胡春艳 本报讯孩子两三岁了还不会说话或是爱发脾气、笨手笨脚、无法控制情绪,过分安静总是重复一种简单游戏,甚至不会拿笔写字、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根本无法和同龄人一起上学……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请别盲目进行责怪,因为也许孩子患上了自闭症! 孩子出现语言表达困难,很多人认为是“贵人语迟”,...
2009-03-30
久闻“华德福教育”,在上海华德福儿童之家的热心推荐下,“Janina Papas”(杰妮)老师和丈夫于24号下午在上海华德福儿童之家的王芬老师陪同下,光临青聪泉,参观了青聪泉的自闭症儿童早期训练工作,并给予了个人的意见和指导。当晚杰妮老师与家长、老师及特殊教育工作者会面,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
2009-03-11
杨宗仁教授,现任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杨教授曾在该学院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就读并于1997年获得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与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特殊教育博士学位。 杨教授对自闭症及多动症儿童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游戏教育方面,曾在专业期刊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 杨教授所翻译的《揭开人际关...
2009-03-10
浙江圣爱2009年4月邀请到以琳的张春华老师,到机构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讲座,内容会涵盖以琳口腔训练器的操作及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琳口腔训练器是在多年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口腔训练工具。能很好的增强孩子的口腔运作能力。促进孩子口腔肌肉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语音模仿能力、词语及句子模仿能力,甚...
2009-03-05
浙江圣爱2009年3月邀请到台湾的陈达德医生,到机构开展为期一天的培训讲座,内容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现状、及介绍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有效介入资源、方法与手法为主。 欢迎杭州及周边地区的老师、家长报名参加。 日 期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地&nbs...
2009-03-02
为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快康复,2月12日至15日,台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杨宗仁教授将携手上海爱好儿童康复中心,在上海同济大学四平路主校区中法中心开设PCI项目课程培训(咨询网站:www.aihaochild.com)。 PCI(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即游戏与文化介入法,特别强调从文...
2009-02-05
2008-12-30
太田阶段法 自闭症概念: ▲ 脑部发育障碍。脑机能障碍自闭症岁年龄增长会伴随癫痫发作,1/4到2/3的发病率。 ▲ 生长机能发育障碍 ▲ &nbs...
2008-10-20
时间: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3:00-5:00 地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田家炳学院603室(金沙江路门进) 讲座内容:如何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 演讲嘉宾:美国圣名学院特殊教育硕士  ...
2008-10-13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二) 增进儿童游戏 一、关注儿童的能力 游戏团体引导者必须区别下列两者能力的不同:自发性开始游戏代表儿童现在的兴趣及能力,而模仿及由他人引导才进行的游戏,代表正在发展中的能力。游戏开始可能采取惯例或非惯例方式,包含对物品、事件或人的不平常爱好,以及特殊的沟通方式。即使儿...
2008-09-11
整合性游戏团体教育手册(一) 整合性游戏团体哲学—透过游戏增进融合 游戏是儿童的天赋本能与学习媒介,透过游戏儿童与周遭人事物产生互动,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Vygotsky(1966,1978)认为透过引导与协助,儿童由游戏中发展出最近发展区(Zo...
2008-09-11
手指指示的介入流程及参考用具 王盈璎制作 教学要点: 1、从手势要求开始做起,让孩子习惯用手指来做要求,减低语言要求的频率 2、在习惯使用手势后,开始在要求活动中加入变化及不确定性,吸引孩子注意进而逐步学习分享。 3、制造一些不确定性或是在对话上提高使用问句频率来让孩子有机会用手指指示并与人确认 4、准备孩...
2008-09-11
自闭症参考书目 杨宗仁整理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有打星号者可以优先阅读 一. 书籍部分 1. *杨蒉芬(2005):自闭...
2008-09-11
确认孩子的感官偏好 孩子喜欢或不喜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觉称为他的感官偏好。确认他的感官偏好比较容了解孩子的行为。也能让你知道从何处开始帮助孩子学习沟通。 当孩子由感官接收讯息,他可能有较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较多。由诊断孩子的感官偏好,你会知道什么活动能引起动机让你们感到愉快。 感官知觉的偏好:由检核表知道其...
200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