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评估 与有其他学习问题的孩子一样,被怀疑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需要接受彻底的检查。虽然目前已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行为等级量表(检测表)来诊断自闭症,但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填写这些量表却需要大量的临床判断。简单地根据对自闭症儿童没有观察经验的人所填写的行为检测量表进行判断是不够的,既不能做出诊断,也不能决定所需要的...
2009-01-10
自闭症是一种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发展障碍,它主要呈现人际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三大特征。患自闭症的人自婴幼儿期开始就呈现眼睛不太看人,不理人,缺少和人建立互动建立亲情的人际关系发展,在动作和语言沟通的发展上有明显的迟缓或质的方面的障碍,以及出现一些特殊的偏好,固定...
2009-01-09
孤独症儿童的治疗相当困难,但有些教育方法可以大大地改善其行为障碍。 (1)与他玩合作游戏。这种方法在集体中使用效果更好。如让其和小朋友共同玩拍、跳绳、推玩具小车,开始时这样的儿童可能完全被动,经反复练习后,其会愿意参加一些活动的。 (2)训练目光接触。家长主动和孩子对视,孩子不看大人,大人可以追着让他(...
2009-01-09
要让弱智儿童早日康复,其行为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行为训练主要有以下己方面: 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 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
2009-01-09
(一)语言障碍儿童的定义 1.学理的定义: (1)一般特殊教育学者对语言障碍所作的定义: a.沟通:是思想、信息或概念的交换。它可以是非语文的,可透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沟通的必备条件是一位输出者、一项讯息和一位接收者。只要输出者能正确且完全传达自己的讯息而且接收者也能完整的了解...
2009-01-09
儿童孤独症(1943年Kanner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utile autism),当时指出其临床特点为:①极端孤僻,不能与仔人发展人际关系。②言语发育迟滞,失去了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③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缺乏对物体的想象及灵巧地运动它们的能力。特别喜欢刻板地摆放物体的活动并渴望维...
2009-01-08
本人不才,因缘际会从事儿童弱视、近视、多动症、孤独症的穴位按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治疗期间,有的家长也要求开点中药,用以辅助治疗。所以在中药方面,也进行了研究,辅助疗效也很理想。所以,在这里开篇讲述一下,以期与广大家长分享。 但是,这里探讨中药的使用,并不希望对穴位疗法的重视产生冲击。我把穴位按摩疗法的重...
2009-01-08
昨天(1月5日)下午,记者陪同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后田晓丽等一批志愿者来到“明心孤独症康乐园”,见到了这些被“遗忘在人间的天使”。目前,孩子们经过训练,语言行为等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还需要社会持续的关爱...
2009-01-08
对于有孤独症的孩子的教育要点: ①第一步有意教导患儿在听别人讲话时有目光接触; ②有目光接触后,教导孩子会用手势示意与别人交流;每一个自然环境,如进食、穿衣、便溺、玩耍,要求孩子先有目光接触和手势示意,再给他想要的东西。 ③孩子学会手势示意后,可用示范的方式教他用声音配合手势示意,慢慢引导他用口语表达意思。 ④...
2009-01-07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
2009-01-07
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
2009-01-07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经过诊断评估和全面的医学、心理检查,诊断明确,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特殊教育训练,家庭治疗计划以及药物疗法。 治疗的目标为减少孤独症行为症状、增强社会交往、促进正常发育。由教师以及父母对患儿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包括生活习惯、言语运动技能的学习训练,矫正病态行为症状和其他不适应行为。家...
2009-01-07
人的大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大脑支配的行为因而也具有可塑性。这是一切训练的基础条件。每个人基于他对事物的理解都有自己认为是有效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借以改变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只是一般人没有对这一套方式进行总结,使之形成为一种理论或系统的方法学,而学者专家所作的就是将之理论化或系统化。 我暂且不提什...
2009-01-07
新华报业网讯 本报“祝愿2009”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去年12月28日“明心孤独症康乐园”的徐副园长在心愿树下许愿,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患孤独症的儿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昨天下午,记者陪同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后田晓丽等一批志愿者来到“明心孤独症康乐园”...
2009-01-07
昨天(1月5日)下午,记者陪同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后田晓丽等一批志愿者来到“明心孤独症康乐园”,见到了这些被“遗忘在人间的天使”。目前,孩子们经过训练,语言行为等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还需要社会持续的关爱。 孤独症孩子中有“神童” “说他们是遗忘在人间的天使,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
2009-01-07
第一、要设法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行为特别。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记住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意思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残疾儿童面临着他无法懂得的复杂情况所做出的简单反应。 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往往会重复在过去导致奖励的行为,而停止不受奖励的...
2009-01-06
1、【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评估】 (1)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简称ABC量表):本表供父母及抚养人使用,总分达67分以上其诊断阳性符合率达85%。 (2)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简称CARS量表)供专业人员...
2009-01-06
一、引言 对孤独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他通过对11 名儿童的临床观察,在1943 年发表了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的论文,他的研究对后来研究者的影响很大,即使是在今天其论文仍在被广泛地引用。1982 年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正式在国内专业文献上...
2009-01-05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110004) 王璐综述 范国光审校 摘要孤独症是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代表性疾病。患孤独症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缺陷。目前有关儿童孤独症认知功能缺陷的fMRI研究多集中在面部感知、情感处理、意外听觉刺激和讽刺语言理解等方面。随着试验刺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多种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
2009-01-05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 竹脚儿童发育中心今年2月展开儿童学玩(learn-to-play)计划后,每星期有15个儿童到中心接受学玩治疗。 职能治疗师胡嘉玲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有的孩子会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玩,当治疗师递上一个普通...
2009-01-05